如何读懂诗歌之浅见

2019-06-27 00:18汪丽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诗歌

摘 要:诗歌一直被视为极高的文学成就,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形象性强。于此,读懂诗歌就比较困难,因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从诗歌的语言特点、意象分析等方面浅谈如何读懂一首诗。

关键词:诗歌;文学成就;阅读方法

首先,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古代诗歌短小精悍,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但意蕴却非常丰富,既要符合古代诗歌的格律要求,又要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诗人在创作时就必须对语言进行变形。语言的变形主要体现在改变词性、颠倒顺序、省略留白等方面,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

一、 把握词性改变,理解诗歌表现力感染力

《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本身属形容词,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同时也在诗里临时用作具有“吹绿”或“变绿”这个含义的动词,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全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春风一到江南绿遍的美丽景色。

二、 补充诗歌省略部分,填补诗歌的空白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我们在理解诗歌内容时就不能像理解文言文一样逐字翻译,把古诗词理解得支离破碎,在理解字句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去感受诗人所营造的画面美意境美,把支离破碎的甚至隐含的内容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领会诗人的情感。《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作者没有直接表明自己悲凉的心境,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物象的简单罗列,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几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断肠人的无限愁思。

在理解诗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按照现代汉语特点,准确找出各个诗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理解诗句中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影响如何。如王维《山居即事》首联“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是说自己在黄昏时分面对着苍茫景象独自掩上自家柴门,字里行间透露的是诗人自己的落寞之情。尾联“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则是写人们在黄昏时分采菱而归的景象,体现出人们生活的惬意。在理解过程中如果没有准确把握诗句的主语,那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也会有偏差。

三、 了解诗歌的修辞手法

为了使描绘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使表情达意更加别致隽永,诗人往往要借助修辞手法。如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凋零,正像霜后梧桐,生动形象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更突出了对贯之的怀念之情。再如“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运用借代手法,借“晕”代月,并配以冷字,突出月夜寒意侵入,同时“晕”又暗示天气变化,结构上引出下句“雨声在深竹”,含蓄道出内心的孤独凄凉。

此外,还应关注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读懂诗歌,不仅仅是读懂诗歌的表层意思,还要读懂作者的深层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明确诗人使用的技巧。晁冲之《汉宫春·梅》“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是说高洁的梅花倚风自笑,清香不减,如此便认为这首词就是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这是远远不够的。联系全词可知,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是对梅花的赞美,实则借梅花表明自己坚守高洁品格的情怀。刘禹锡《荆门道怀古》:“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表面上说枉费庾信的思归之心,结合颔联“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诗人在被贬途中看到古树之下烈马嘶鸣,行人歇息,空城之中遍种禾黍,野雉乱飞;寒风萧瑟,落叶飘零,宫井已被泥土、枯枝和落叶填满,宝衣被大火焚烧净尽。如此残败不堪,自己也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了。诗人是用庾信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国家衰亡的感慨以及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懑。

还要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事物,是主客观的统一,它所表现的既有客观事物,又有主观情感或理念,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工具。多个意象就构成了特有的意境,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通过意境的营造,可以使情感的表达更含蓄隽永深切。李弥逊《春日即事》“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典型意象“小雨”“落花”“黄昏”,把握住意象的修饰语小雨“丝丝”、落花“狼藉”“暮春”黄昏,可以概括出凄冷的意境,从而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伤感。这就是通过分析意象的形态特征来把握诗歌的情感。再如白朴《沉醉东风·渔夫》“黄芦岸白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典型意象“黄芦”“白”“绿柳”“红蓼”,把握意象的色彩特征“黄”“白”“绿”“红”,色彩鲜明,相映成趣,渲染出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特点,展现了渔夫生活环境的优美。这就是通过分析意象的色彩特征来把握诗歌的情感。总之,“一切景语皆情语”,要紧扣诗中意象、意象特點和意象营造的意境来品味诗歌的情感。

读懂诗歌是一门艺术,了解诗歌语言特点、准确把握意象等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需要在实际阅读中根据已有知识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作者简介:

汪丽,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太白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小小诗歌汇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一个诗人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