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确定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2019-06-27 00:18王全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初中语文

摘 要:“1+x”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语文阅读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此方法对学生理清相关的文章内涵,把握文章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提升學生的语文理解能力等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1+x”群文阅读时,要注意处理好议题的范围、采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阅读范围

“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将当下正在讲解的文章作为主料,将与之相关联的课外文章作为教材文章的辅料,其中的1可以是正在进行的整篇文章,可以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还可以是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等,x则是与主料相关的一系列的文章。教师将“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还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 “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确定的原则

进行“1+x”群文阅读教学其实质是源于此,又回归于此的模式,即从“1”出发又回到“1”。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把握如下几个原则:

首先,突出性原则。即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去组文,在确定这个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思考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所组文章一定要突出这个主题,以实现教学目标。切忌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实现这一原则需要以语文教师丰富的学识为前提。

其次,具体化原则。在实施教学中,语文教师确定群文议要具体化,不能太大,太龙统,只需立足一个点就可以,不求面面俱到。议题要始终围绕这个“1”转,而不是抛出去很多相关文章,却又偏离教学主旨,最终导致课堂华而不实。

二、 “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确定的方法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师在实施“1+x”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三个维度的关系,即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确立等。以教学过程与方法为例,若教师将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为“运用想象联想进行画面的再现”,便可设置议题为“让学生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师在设置议题的时候,要充分结合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实施“1+x”群文阅读教学时的议题可以是语文教材的核心线索,可以是教材中的某个片段,可以是教材中蕴含的某个议题如表达方式、体裁、内容等,可以是某个单元的阅读主题等。

三、 “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确定的策略

(一) 确定阅读主题,圈定阅读范围

“1+x”群文阅读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确定一个相关的阅读主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题的延伸和辐射,最终凸显出“1”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内涵。所以,在实施此方法中,语文教师要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课堂的议题主题,以此来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例如,《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是作家史铁生表达对母亲怀念之情的一篇美文。在文章中,我们可以通过“在生命的绝望处”自己的冷漠与母亲的柔情对比,读出“我”的坏脾气与对苦难的绝望之情,同时也在“母亲极度的温柔与安慰”中感受到母亲的耐心与伟大。由此,为了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力,教师可以将“感知亲情”这一阅读主题呈现给学生,然后将《荷叶 母亲》《我的母亲》这两篇文章来指导学生进行“1+x”群文阅读。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为史铁生、冰心以及胡适,在三位作家的著作中,我们能感受到不同的亲情味道,其中史铁生与胡适可能同为男性的原因,他们在表达亲情的语言中带着一种淡淡的深沉与朴实,读来让人如品一杯淡淡的奶茶,清香而悠远;而冰心的作品语言清丽而不失优雅,以物喻人,表达出对亲情的炽热之情。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秋天的怀念》文章主旨,还提升了学生的人文情怀,促进了他们素质发展。

(二) 创设问题引子,突出学生地位

一切学问的起点源于疑问,对于苛求知识的初中生而言,语文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疑问,尤其是在“1+x”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阅读主题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提问,以此激发初中生的思考,这不仅是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也是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群文阅读陶渊明的归隐文化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五柳先生传》等作品,并将其中的主要精神内涵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比如(1)陶渊明为什么选择归隐生活?这是不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心理体现?(2)五柳先生其人生基本的志向是什么?(3)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生活反映了他怎样的人生观?通过创设问题,学生们的思想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陶渊明是真正的君子,不与世争宠,不与腐败狼狈为奸,体现了高洁的人格。此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还激活了学生思维,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形成。

总之,“1+x”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不仅考验的是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在具体实施中,语文教师要本着回归原点、立足原点的原则,并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在议题的确定方面,教师要结合语文阅读主题来确定群文阅读的大方向,要坚持为“1”服务,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敬惠.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8):173-174.

[2]范文霞.灵性与理性的通融——基于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8):98.

作者简介:

王全,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龙溪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初中语文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