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媒体为媒介提高中职乐理课的高效性

2019-06-27 00:18黄秀萍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多媒体

摘 要:职业音乐教育中,一堂好的乐理课,应将理论性、实践性、欣赏性融于一体,乐理课怎样能被学生接受和喜爱并达到高效,是要不断挖掘教师自身的教学潜能,探索优良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中职乐理教学;多媒体;高效教学

中职学校音乐艺术教育愈来愈繁盛的今天,如何做好基本乐理教学已经日益引起关注。对于中职学校的音乐专业而言,乐理教学对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和运用音乐技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中职学校乐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原本应该深受学生喜欢的音乐乐理课缺乏吸引力,学生有的昏昏欲睡,有的交头接耳,更有甚者偷偷地用耳机听流行歌曲,对乐理知识的理解与感受根本无从谈起,乐理课也失去了原先的音乐特色,因此在乐理课堂上如何加强高效教学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是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音乐教学是集音响、文字、图片、动画、影像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和动感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今丰富的网络资源,把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并按照教学需求做成直观形象的课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使用多媒体的图谱、图示等组织教学

例:在中职乐理课2.1《认识音符》时,我用形象的豆芽来做比喻,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记住各音符的名称,并能正确的书写各音符。比如说,豆芽长出来之前是颗用水浸泡发胖的空心豆子,透明的椭圆,就像全音符;过一阵子会长出茎,像二分音符;后来,根部就长出一条根须,就像八分音符;甚至两条根须,十六分音符,三条……就这样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形象的记住音符的名称和形状。

在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唱多低,而是恰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成直观、形象的手势。

通过柯达伊手势的图示法,让知识点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让学生十分容易感受并理解所教的乐理知识,学得快且印象更深。

二、 使用多媒体的音响、影像等组织教学

在中职乐理课第一单元认识音高位置时,我制作了课件,在课件上展示出很多不同音高的音符,并在下面配上唱名和音高的音响,当学生答对答错时课件就会显示不同的音响效果。(例如答对掌声,打错玻璃碎了的声音)掌声很好地激发了做题的热情,碎玻璃的声音提醒学生再次聆听,让学生重新思考,大大加深了她们对错题的印象。通過这样的对比,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理论,又让学生身心愉悦,提高教学效率。

在上中职乐理6.1《三和弦》时,通过节选著名的曲子视频让学生欣赏,利用真实的音响效果,让学生掌握知识以及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区别。通过视频,影像,用丰富的信息量及网上资料最直观的手段让学生们去分辨,大三和弦的色彩:明亮、阳光(张开手臂);小三和弦的色彩:暗淡、忧伤(收臂交叉)。让学生即兴创编舞蹈动作,并上台表演。这样,使学生在律动中获得身心愉悦,把整节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并在欢乐的歌舞声中结束。

利用多媒体进行乐理教学,不仅课时容量大,而且生动形象,在课堂上就可以按照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音、像、图、文呈现出来,既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又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比起传统的乐理教学更加达到高效。

三、 使用蓝墨云班课、QQ群、VR等进行教学

“在场感”是VR技术的一大特点。借助虚拟现实平台,通过360度媒体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具沉浸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逼真的体验感在乐理教学中打造了体验式课堂。在乐理课堂8.1《民族五声音阶》学习中,首先课前我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上传导学案、微课视频、民族五声音阶资料和任务方案,让学生先预习任务卡、下载资源包、任务表;然后再准备教学环境:未来体感教室、液晶显示屏、手机、Wifi网络、VR眼镜、ipad;用情境激趣导入,带学生进入少数民族民歌世界用VR情境(VR体验3D视频),再引出课题进行教学。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割裂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蓝墨云班课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讨论区中进行自主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就问题展开讲解,无须进行手动批改。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大减轻,课堂教学效率迅速提升。学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喜欢,整堂课沉浸在良性的互动中,增加了课堂的高效率。

而QQ群、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也同样拓宽了教学领域,延伸了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在乐理教学中,我经常利用QQ群(音乐学习交流群)发布学习内容,上传群空间学习资源包,而学生则利用它下载学习资源包,通过微课、微视频、学案等做好课前学习任务,并与教师互动,将疑难问题通过QQ微信群向教师请教。师生关系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布置乐理的相关作业,学生在微信群上回课,像乐理当中的编配,旋律模唱等学生通过语音和视频上传到微信群,老师当场就可以分析,讲解问题以及他们的优缺点在哪里,学生更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认识,在群里就展开讨论,教师及时讲解,在这种提问讨论机制下,学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蓝墨云班课、QQ群、VR多种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教学策略,也是乐理教学中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乐理课,应将理论性、实践性、欣赏性融于一体,要不断挖掘教师自身的教育潜能,探索优良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动动脑筋,多研究教材,多写写反思,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就一定能提升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禹海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改革幼师乐理教学[J].科技资讯,2009(22).

[2]刘峰.对幼师乐理课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7).

[3]李红梅.中职学校乐理教学实践[J].科教导刊,2011(11).

作者简介:

黄秀萍,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