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2019-06-28 09:50高友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先天性

高友文

(长乐区妇幼保健院,福建福州350200)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症,病症较轻患者无明显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影响不大,重者则会引起紫绀、晕厥、呼吸困难等等。当然部分患儿是生长发育迟缓,良好的疗养可以逐渐发育,但大部分患者在小儿时期查体时可发现病症,对病情不严重的患儿建议采用药物治疗,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采用手术治疗。心力衰竭是先天性心脏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有较大威胁,在传统治疗中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来缓解患儿心力衰竭的病症,这一治疗方式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比较有限,现阶段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在改善患儿心功能的同时采用药物治疗及时改善患儿的心力衰竭病症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但这一治疗方式在临床运用中还存在一定争议[1]。现就我院的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家属选择的治疗方式分组对比,研究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家属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在 10周-3岁,平均年龄(1.6±0.3)岁;对照组 23例,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在9周-3岁,平均年龄(1.5±0.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此次研究有意义。

研究对象选取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确诊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且伴有心力衰竭;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愿意积极配合研究,提供治疗的相关数据和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异常和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其它重大疾病患者[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此次研究所用药物有:洋地黄(生产企业: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566)用法及用量:(建议用药量)口服,2岁以上,按体重0.03mg/kg;2周-1岁,按体重0.045mg/kg;卡托普利(生产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816)用法及用量:按照医嘱用药;呋塞米(生产企业: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844)用法及用量:(建议用药量)起始按每公斤体重2mg,口服,必要时每4~6小时每公斤体重追加1~2mg。用药注意事项:具体用药方案按照医嘱,患儿病情发生变化时须及时就医,不可擅自更换药物或者增减药量[3]。

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采用二磷酸果糖治疗,基础治疗用药与对照组一致,二磷酸果糖(生产企业:Biomedica Foscama Industria Chimico Farmaceutica S.p.A.批准文号:H20100111)用法及用量:静脉输注,采用50ml溶剂将5g粉末溶解,混合均匀后,以l0ml/mim的速度静脉输注。儿童剂量应根据体重(70-160mg/kg),不要超过建议剂量。用药注意事项:需单次用药,剩余药物废弃,不可续用[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心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心功能评分以标准的心功能量表进行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以治疗记录为准,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心功能恢复也比较显著;有效: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改观,但需进一步治疗;无效: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需要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有效率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心功能评分以(±s)表示,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心功能评分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对比数据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对比数据见表2。

表1 两组心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表2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依据血液动力和病理变化分为三种:无分流类、左至右分流类、右至左分流类,但无论哪种,在病症治疗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病情的发展很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对患儿的健康威胁也更大。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治疗对患儿的健康更有益,无论是医疗人员还是患儿的监护人都需增加对患儿的关注,使患儿的病情能够尽早被发现,得到良好的治疗[5]。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二磷酸果糖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运用效果,不但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改良患者的心功能,有效控制病情,具体原因是:在传统药物治疗中,药物主要作用于改善心功能,而在实际临床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相对来说病情都比较严重,因此,单纯的药物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二磷酸果糖有调节糖代谢的效果,对糖代谢中的酶活性的作用,可提升抗溶血功能和保护红细胞的作用,患儿自身体内的二磷酸果糖含量比较有限,而且相对与药物所给二磷酸果糖比较低等,在体内的分解效率不高,二磷酸果糖作用下,可以使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逐渐恢复正常,使患者的心肌也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以此逐渐恢复患者的心肌功能,提升患者的心功能。由此可以看出,药物所给二磷酸果糖更加高级,在患者体内的分解效率高,有效的增加ATP含量,通过改善患者心肌状况,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除此以外,药物所给二磷酸果糖能够刺激患者体内的酶活性,提升细胞的代谢能力,逐渐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6]。综合以上来看,二磷酸果糖不但可以辅助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还可以通过刺激的形式,使机体自身的细胞代谢能力提升,通过两方面的治疗能够更有效的保障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应该推广。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有效率高,在临床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中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的推荐运用。

猜你喜欢
二磷酸果糖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PARP 抑制剂在BRCA 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肺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烟草潜香类物质果糖嗪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