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的背后

2019-06-28 09:11莫静瑜黄云辉
师道(人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继母生活习惯家长

莫静瑜 黄云辉

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每个学生都有他背后的家庭故事。家是孩子的成长的摇篮,是港湾。家,承载了孩子的一生。

据说,向日葵的花语是阳光,信念,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我的学生小添,就是一个像向日葵一样的孩子,爱笑,活泼,开朗,好动,阳光,单纯。

认识小添,是带初一新生班的时候。这孩子上课时回答问题反应很快,积极举手,记性极好。然而,很快我就发现了阳光背后的阴影:他的课桌永远凌乱不堪,衣服也总是又脏又臭;上课时不守规矩,经常走神或是讲话;喜欢说谎,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不好……

作为班主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小添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于是,我开始对小添进行纪律上的约束,比如上课提醒他专心听课,检查他的笔记,教他学会整理试卷和书本等等,然而并不见效。

也许,孩子的问题源自家庭,我决定进行家访。

了解

从第一次家访中,我大概了解到以下情况:

小添是家中独子,四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娶了继母。小添跟着父亲生活,在一个离异重组的家庭长大。父亲对他的管教比较严格,会使用暴力责罚孩子。幸运的是,继母待小添如同亲生儿子。孩子很喜欢继母,甚至超过了对生母的感情。六年级时,父亲和继母曾分居一段,对小添疏于管理。如今,小添跟父母、奶奶、姑姑、表姐等住在出租屋里,周围嘈杂喧闹,环境比较脏乱差。他是个很有孝心的孩子,喜欢跟奶奶聊天。但是他偶尔会偷拿爸爸的零用钱买东西吃,有时为了逃避惩罚,会出现说谎的行为。

在家访时,我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孩子在父亲面前,是正襟危坐的,像小学生一样把手放在桌子上,整个家访期间都一动不动,令我颇感疑惑。

带着好奇,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家访,这次采访的对象是小添的继母。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女人让我感到小添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这位母亲对他如对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这次家访解答了我上次的疑惑。原来,小添的父亲对孩子一直采取非常暴力的教育方式,难怪他在父亲面前那么小心翼翼,坐得那么端正。继母跟我谈起,曾经有一次,小添的父亲用脚把孩子踹到几米远的墙上,当时她看到孩子的眼神是充满了仇恨的;然而,当她用自己的身体护着孩子的时候,丈夫却连自己也一起打。经过这次的长谈,我对小添的遭遇有了更多的了解,还有深深的同情。

分析

从这两次家访中,以及与小添的深入交谈中,我还没有完全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发现小添似乎真的很怕父亲,多次跟他交谈,他都不敢说出对父亲的真实看法。在专制暴力家庭成长的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服从、隐瞒和说谎。

怎样才能知道小添真实的感受呢?我想到小添说他喜欢画画,决定让他画出来。于是,我让他在一个安静的教室里画了两幅画——《我的家》以及 《我理想中的家》。

孩子的画是真实的,画面反映了他的内心。

第一幅画 《我的家》,画中共有9个人。黄头发的小添自我感觉及诉求应该还是很潮的,有追求的,对美、高品质是有向往的。小添在这个家没有人与其互动,他是孤独的,和红头发的继母的距离最近,说明和继母的关系最为亲近。最远的是父亲,在画中他是一个完全边缘化的人物,对父亲这一角色而言,这样的描绘是不太正常的。画中除了人物之外,没有其他反应生活气息的事物,比如花、草、小动物等。

图1 《我的家》

而 《我理想的家》这幅画中,只有三个人物,走在大自然中。画上有黄色的树,说明小添对美的品质及自由生活的追求一直存在,且较为强烈。画中小添和继母的眼神是一致的,有交流的,而父亲与小添没有眼神交流,身体也较僵硬,再次表明父亲与小添之间的沟通和情感都存在着隔阂和障碍。但是在这两幅画中,依然感觉到孩子还是很看重父亲的。

这两幅画也许可以解释小添身上阳光背后的 “阴影”:虽然父亲专制暴力,但是慈爱的继母给了他生活的希望,所以孩子是阳光的,活泼的。对小添来说,父亲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很害怕父亲。父亲往往是孩子的人生榜样,但是父亲对小添的管教简单粗暴,而且很少和孩子接触,陪伴不足,所以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于生活习惯,家里的脏乱环境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然是不利的。

对策

经过对孩子的深入了解以及后续的家访,我对小添的父母提出了以下建议:

1.停止父亲的暴力行为。小添喜欢说谎的习性,可以说主要源自父亲的教育方式不当。通过与父亲交谈,让他明白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是有害而无利的,希望父亲能使用严格而不暴力的方式对待孩子,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学习和娱乐。

2.增强继母对孩子的管教。继母宽容民主的教育方式对小添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是过度的宽容却导致孩子放纵、不守规矩。通过后来的多次家访,我尽量帮助小添的父母在教育原则和方式上达成一致,即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而不暴力。

3.改变孩子的居住环境。据了解,小添的父母有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我建议改变生活环境,给小添独立的房间;从整理床铺和叠衣服、洗衣服开始,逐步改善小添的生活习惯。先让小添走读,形成良好习惯后再回学校住宿。

图2 《我理想中的家》

4.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父母双方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写作业;在校,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都加强对小添课堂纪律的要求,督促他按时规范完成作业。家校加强沟通交流,每两周都要互相反馈小添的情况,以便对小添进行及时的鼓励和教育。

反思

从小添的身上,我产生了几点感悟:第一、要先读懂孩子才能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之前,先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第二、要用多种方式来理解孩子,一开始,交谈和家访都不能让我完全了解孩子,于是想到用绘画的方式读懂孩子,为了读懂小添的画,自己还寻找了很多相关的书籍进行学习;第三、让家长信服老师,老师要不卑不亢、真诚、坚持、耐心地跟家长多次交流,赢得家长的信任,逐步指导家长改变不良教育方式;第四、在指导家长的时候,老师既要肯定家长做得好的地方,也要大胆指出其不足之处;第五、一定要坚持,家庭教育的改变需要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和长久坚持。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小添的父母都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正确的认识:简单粗暴和盲目宽容,对孩子都是危害。和交谈中了解到,父母都在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父亲几乎很少对孩子打骂了,母亲对小添也不再轻易妥协,开始严格要求了。父母的教育能够避免矛盾,基本达成一致。

这两年,小添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加活泼、开朗、懂事了,有些长大成熟了。生活上,小添会主动注意整理自己的书桌,床铺;学习上进步也比较大,他的弱势科目是英语,已经从不及格变为良好了。可惜的是,小添的父亲因为工作等原因,对孩子的陪伴还是不够,因此孩子在行为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在两年多的跟踪过程中,看到了孩子的诸多改变,我深感欣慰。作为老师,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继母生活习惯家长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继母的“法宝”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
家长请吃药Ⅱ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