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尽风光

2019-07-01 02:39许晖
汽车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自动车辆

许晖

梦幻般的Bell Nexu

贝尔作为直升机品牌之中的劳斯莱斯,跻身进入CES以汽车相关企业为主的北馆参展这是大家所始料不及的。不过当看到它们所发布的Bell Nexus时候,似乎多少能明白一个飞机企业为了进入未来出行领域也是拼了,梦幻般的Bell Nexus是一架垂直起飞和降落(VTOL)飞机,其拥有光滑的黑色饰面,五人舱和六个巨大的风扇吊舱,垂直起降并翱翔于天际之中的Bell Nexus将会提供日益拥堵的路面交通所无法解决的空中运输服务。

奔驰的华丽阵容

梅赛德斯- 奔驰选择在本次CES上全球首发了全新梅赛德斯-奔驰CLA四门轿跑车。CLA 四门轿跑车在2013年诞生之初,便开辟了新生代四门轿跑车的细分市场。全新CLA四门轿跑车则以前卫设计与智能科技再次领衔同侪,树立了该级别的新标杆。当然他们还带来了Vision URBANETIC概念车以及全新EQC纯电SUV,以强大阵容打造出一场出行科技荟萃的盛筵,在乘用车和商用车等多个领域,均以先进科技与前瞻理念展示出梅赛德斯-奔驰不断变革与创新,持续引领出行发展的雄厚实力与非凡远见。

媲美影院的奥迪

奥迪在CES发布了一套后排VR车载娱乐系统,该套系统让后排乘客通过VR眼镜观看电影、体验游戏等一系列车载娱乐内容。奥迪通过迪士尼游戏和互动体验公司打造的VR体验项目——《漫威火箭浣熊大救援》,展示了未来感十足的沉浸式车载娱乐技术。乘坐在奥迪e-tron后排的乘客只需佩戴上VR眼镜,就能体验逼真的外太空遨游之旅。奥迪e-tron的全部移动都将被实时同步并映射到虛拟体验空间中。例如当车辆急转弯时,乘客会在虚拟现实中与对面飞来的宇宙飞船擦身而过并转弯。如果车辆加速,虚拟宇宙飞船也会加速。可以说有点干掉电影院的意思了。

拜腾的颠覆姿态

来自于中国的Byton汽车对于广大中国读者并不陌生。在其即将实现量产的BYTON M-Byte车型上,拜腾秉承智能设计美学语言,对概念车的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打造了一个充满未来感、豪华感的高科技移动数字座舱。它在CES的第一天就通过车辆中提供的技术引起轰动。标志性的48英寸共享全面屏将在量产车上完整的保留。这块屏幕是量产车上迄今为止最大尺寸的车载屏,开创了行业新标杆。拜腾共享全面屏可以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显示车辆和驾驶信息,以及丰富的通讯、娱乐等内容。这十分符合拜腾的设计初衷,就是让科技服务生活,为人们提供愉悦的出行体验,成为帮助人们更有效利用时间的伙伴。

日产的无形可视化

日产在CES上展示 “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I2V)” 技术, 这体现了“ 日产智行(NissanIntelligent Mobility)”的愿景,该技术通过将车辆外部传感器信息与来自云端的车辆内部信息相结合,辅助驾驶者操纵车辆。不仅可以追踪车辆的周围环境,还可以提前预知未来状况,甚至显示周边建筑物后方或转弯处的情况。整个指引过程将通过在车辆内投影的虚拟人物与驾驶者进行互动、拟人化的交流。通过利用虚拟技术,同时日产还全球首发了全新日产Leaf Plus。它最初的两厢车版本于2013年推出,是世界上第一款主流电池电动车,并且仍然是世界上最畅销的BEV。为了应对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全新日产Leaf Plus电池容量从40kWh升级到60kWh,在较为严格的美国EPA工况下续航达362km,折合成中国常用的NEDC工况,应该在450-500km之间,是原始版本的三倍多。

宝马的Vision iNEXT

Bmw Vision iNEXT”被宝马看做是未来的智能化“基石”,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宝马未来新技术、新设计和新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此次发布的“Vision iNEXT”,是宝马集团首次将所有四大战略目标(ACES)——自动驾驶、互联、电气化和共享服务整合到一辆车中,并通过复杂的设计和沉浸式体验,将现场的参观者带到未来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世界中去。

本田的自动越野小车

本田是出了名爱玩机器人的,在去年展出了几款机器人和3ED18自动小车之后,他们今年又带来了一个自动驾驶的全地形车,那辆3E-D18还在,不过在它身边,停了一辆比它更大,装载能力更强的自动驾驶小车,它比3E-D18更接近量产的形态,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供应链,也就是说,这款产品现在不仅有概念,同时在量产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它看起来跟沙滩摩托有点像,但是得益于极强的越野能力,这些车可以跟在救援队后面搬运设备,甚至是在工地搬砖!

起亚的SEED汽车

起亚在展会上正式发布了情感自适应驾驶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检测驾驶员心情,并对驾驶室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起亚的这套实时情感自适应驾驶系统(R.E.A.D,即RealtimeEmotion Adaptive Driving)是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合作研发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移动出行体验。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信号识别技术,即时分析驾驶者的情绪状态,从而优化和个性化定制车辆乘坐空间,根据其评估调整内部环境,改变座舱内灯光、气温、音乐类型,从而创造更愉快的移动体验。

虚心学习的一汽红旗

作为首次参加CES大展的中国一汽及红旗品牌,它们带来了“旗境” 智能舱。该智能舱基于红旗技术品牌R.Flag“阩旗计划”开发而来,是红旗对未来智能生态及人机交互领域规划和构想的集中体现。全新的“旗境”智能舱是一款充满丰富内容的黑科技产品,用户可以在这里沉浸式地体验到全感官交互、人体动态识别、MR体验等一系列智能互动功能。红旗品牌希望用充满科技感的HMI设计及座舱工业设计,为用户打造一次创新、独特的出行体验。“旗境”智能舱以人体感官的“五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知觉)为切入点,通过红旗品牌的未来首创技术、极致产品、愉悦服务、美妙出行、良好生态的展示,为体验者带来迭代式的多维出行体验。

現代摩比斯的理念

与奥迪不同的是,现代摩比斯的智能座舱概念中没有仅仅考虑乘客的娱乐体验,而是用巨型电视取代了挡风玻璃,几乎完全剥离了窗户。在一个演示中,一个大大叮叮当当的Pachinko游戏使它看起来像一个轮子赌场。难怪他们在拉斯维加斯展示它。这里的真正进步在于外部照明,其改变颜色以与行人通过眼神接触的方式与行人通信。红色意味着不去。绿色意味着穿越是安全的。

采埃孚的硬核技术

采埃孚在CES上展示了其迈向自主驾驶之路的进一步成果,发布多项新技术包含新一代车用超级计算机 ProAI RoboThink控制器、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服务——机器人出租车原型车。整个展台充满了硬核的技术味道,也更凸显了其作为一家值得信赖的创新型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和合作伙伴的地位。另外采埃孚还同时发布了基于云平台的创新出行服务方案。即使客户选择不同的服务商,云解决方案也能将车队管理、共享汽车、新型的物品递送服务等各种功能集成到一个共享智能平台上。

大陆的整体化快递

大陆集团在展会上展示了如何使用自主驾驶车来布置和部署快递机器人,将包裹顺利送至消费者手中,即使消费者无法亲手接收包裹,也不会影响配送。自主驾驶车(本文中指大陆集团城市驾乘体验平台(CUbE))与快递机器人的无缝集成,可以使货物配送更加有效和快捷。大陆集团的自主驾驶电动车开发平台“城市驾乘体验(CUbE)”,被普遍视为是解决城市内“第一或最后一英里”出行的解决方案。在机器人快递的辅助下,大陆集团的无缝驾乘愿景可以延伸至您的家门口。我们希望机器人配送能够利用自主驾驶车辆来运送快递机器人,从而打造出一支高效的运输团队。不过实话说,大陆在本次展会上最大的风头让其所发布的送货机器狗抢去了。

博世的Like A Bosch

本次展会上的Bosch博世可是着实火了一把。一曲活力十足的广告宣传片,贯穿了博世品牌几乎所有产品,朗朗上口的标语Like A Bosch让所有参观展台的观众都有一种“Like ABoss”的感觉。博世更是首次展示了一款IoT Shuttle概念车,可容纳4名乘客,座位两两相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车上安装了传感器,它能利用预测性诊断功能监控主要零部件的使用状况,能够在故障发生前提醒巴士前往维修站。电动巴士概念车还能够通过车内的摄像头直接检测乘客落在车内的物品,并通过手机通知乘客。此外,它还配备了电动车动力总成系统、360度环绕传感器、互联管理和车载电脑等等先进的互联网科技。

法雷奥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汽车电气系统领域的技术领导者,法雷奥可以提供从低压到高压全系列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和电池热管理系统。传感器方面,法雷奥拥有行业内最全面的产品组合,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雷达以及世界上首款且唯一一款量产的法雷奥SCALA激光扫描仪。本次在CES上的法雷奥与中国企业美团就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技术达成战略合作。法雷奥相信除了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的应用以外,其开发的许多创新技术和产品,也同样适用于美团的无人配送平台,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助推绿色和智能交通的发展,并满足社会在该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

耳目一新的麦格纳

麦格纳带来了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览,以展示其对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智慧出行交融的未来愿景。从全系列的电动传动系统配置,到更能满足驾乘者需求的灵活可变的座舱,麦格纳以“Welcome to Mobility”为主题,聚焦展示未来出行场景,强调科技重塑交通出行。特别是可重组的汽车座椅将在未来智能出行解决方案中发挥重要作用。参观者可以通过全方位演示和VR体验,了解按摩座椅、专属音效系统和多生物识别传感等技术对长途旅行、货物运输和车内移动会议等场景所带来的颠覆式体验。

Bose的声音黑科技

Bose的主动降噪技术大家并不陌生,不少顶级汽车品牌在新车型研发初期都邀请Bose共同开发车内降噪工程。本次CES上Bose宣布其行业领先的车舱主动声音管理解决方案再添新成员:Bose QuietComfort主动路噪消减(RNC) 技术。该技术现已向全球汽车制造商开放,连同Bose引擎谐波降噪(EHC)技术和Bose引擎谐波增强(EHE)技术,共同构成能够全面高效地管理轿车、皮卡和SUV等车内声音的技术系列。Bose QuietComfort主動路噪消减技术将加速传感器、专有信号处理软件、麦克风和车载音响系统相结合,以电子方式控制噪声。安装于车身的加速传感器,辅以Bose算法,能持续测量噪声源头的振动。这些信息随即被用于计算与噪声信号反相的声学信号,并通过汽车扬声器播放,以有效消减目标噪声。安装于车舱内的麦克风会监测车内噪声量,以便系统根据不同路面情况即时调节控制信号,从而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同时还能在车辆全寿命周期内自动调整降噪设置。

镜泰的光电艺术

镜泰Gentex作为一家长期为全球汽车行业提供光电产品的供应商,Gentex为几乎所有主要的汽车制造商提供车辆互联技术和先进的电子功能,以优化驾驶员视野并提高驾驶安全性。本次Gentex展出了用于车内照明、日照和隐私控制的大尺寸可调光装置。多辆展车配备全功能可调光天窗的车辆,可根据需要或系统智能调暗。同时展出可调光平视显示器、隐私面板、遮阳板和传感器罩,以及新一代全显示后视镜(FDM)。这是一种智能后视镜系统,使用定制摄像头和集成于后视镜的视频显示器来优化车辆的后视镜效果。该系统通过后向摄像头捕获视频,并将其传输至独特的、集成于后视镜的LCD,为驾驶员提供车辆后方无障碍的全景视图。

自信的地平线

很少有像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地平线一般,展台上摆着荣获本次CES官方创新奖的作品地平线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然后实际上带来的却是比获奖版本进一步加强的升级版本。该版本平台基于地平线BPU2.0处理器架构(伯努利架构),能够为L3和L4级别的自动驾驶提供高性能的感知系统。另外依托Matrix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地平线开发出功能强大且具有极大成本优势的地平线NavNet众包高精地图采集与定位方案(以下简称NavNet),以及地平线激光雷达感知方案。这些方案在本届CES上均是首次公开亮相,并搭载到实车,为试乘观众现场展示NavNet仅通过单目摄像头视觉感知即可在车端实现的强大地图采集与实时建图能力,以及激光雷达感知方案的多线360度激光雷达点云3D检测能力。

从容不迫的速腾聚创

早在CES 2018上,RoboSense率先展出了第一代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Pre。同年该产品首次搭载到菜鸟的无人物流车上,亮相阿里菜鸟全球智慧物流峰会,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到无人驾驶车辆的固态激光雷达。经过一年潜心研发,此次CES所带来公开演示的RS-LiDAR-M1,使用全新光机系统设计,MEMS技术的巨大潜能被进一步激发出,M1在探测距离、分辨率、视场角、可靠性等全方位取得突破性「进化」。有趣的是RS-LiDAR-M1不但获得了CES官方创新大奖,同时也引起了业内部分企业的不安。展会上居然有号称业内老大的企业用中文标语进行挑衅,这多少让人贻笑大方了。因为估计大部分媒体看来这只能说明这家企业的举动是内心有点慌了。

專注研发的MINIEYE

专注于研发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MINIEYE,在2019年CES上正式对外宣布,与FPGA国际巨头Xilinx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满足L0-L3级自动驾驶需求的一站式感知解决方案(Turnkey Sensing Solution)。作为Xilinx的战略合作伙伴,MINIEYE将基于Xilinx在车载和自动驾驶领域所拥有的强大产业生态和深厚技术积淀,充分发挥自身在感知技术上的优势。在充分考虑功耗、功能安全、成本等量产关键因素的前提下,通过在Xilinx的车规级芯片上运行MINIEYE自主研发的感知IP,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同时支持20多类交通目标的精确识别与分析。并且,能够同时对舱外和舱内实现环境感知,支持多路视频或雷达等其他传感器的信号输入,以应对不同自动驾驶功能对环境感知的需求。目前MINIEYE与Xilinx基于Zynq.-7000 SoC打造的感知方案已在BYD的“宋”系列上量产。

并不简单的图森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已经正在进行“仓到仓”商业货运的无人驾驶卡车公司,图森未来(TuSimple)首次对外展示其改造自Navistar国际轻型半挂卡车的无人驾驶卡车。同时,还将通过现场演示,直观呈现其无人驾驶卡车技术(L4级别)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还记得在去年的CES上,首次展出了图森未来L4级别无人驾驶原型卡车。时隔一年,图森的卡车已经在亚利桑那州进行商业货运,一天之内能运送五次货物。同时还在不断扩大车队规模,朝着打造全球第一台商用无人驾驶卡车的目标快步前进让图森并不简单。

丰田纺织的概念座舱

第一眼看到丰田纺织的时候略微愣了几秒钟才想起来这是丰田旗下的公司,其在CES发布了两款自动驾驶概念座舱,名字分别为ACES和Moox。该座舱最突出的特点是配备了各种舒适性配置,车辆通座舱内的摄像头、座椅传感器等,侦测驾驶者和乘客的眼睛、坐姿,自动调整座椅、安全带高度到最合适的位置。此外,该座舱还配备了内置的个人空调系统,可以监控每个人的体温。如果前排乘客觉得冷,该空调系统会仅让其周围区域变暖。与许多新概念舱一样,ACES也配备了情感感知系统,可以了解乘客当前心情,并通过乘客心情调整环境照明系统并释放香味,帮助乘客在感到压力时让自己平静下来。

编辑结语:

科技趋势潮流总是那么让人无法捕捉规律。正如多年前大家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汽车能与电子科技走得那么近,以至于CES消费电子展能成为国际大车展一样。今年同样有不少参观者表示为什么整车厂都在发布各种前瞻性的车上科技,而零部件厂却又带来了如此之多自己拥有的未来汽车。也许这就是科技高速发展的魅力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科技总会归一而至的。

猜你喜欢
自动车辆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能自动漂浮的“软木人”
车辆购置税法公布税率为10%
车辆
让小鸭子自动转身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关于自动驾驶
傍晚,路灯为什么能自动亮起来?
自动回复
多种基础设施辅助的V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