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囊胚培养方式对囊胚培养效果的影响

2019-07-02 07:58张静雯董玲凤黄建洲范树明冼卓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卵裂周期率囊胚

张静雯 董玲凤 黄建洲 范树明 冼卓杰

在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中,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所处的微环境对胚胎发育质量至关重要, 胚胎培养微环境的主要构成包括培养基、气体环境和培养模式[1]。本文采用两种囊胚模式培养, 分析不同培养模式的利弊, 为进一步提高胚胎体外发育潜能寻找最适合的培养模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7年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常规IVF治疗的433例不孕患者, 第一取卵周期、促排卵方案均为长方案、常规IVF、进行囊胚培养且每囊胚培养周期中胚胎培养数目≥5枚, 其中优质卵裂期胚胎比例≥20%。根据囊胚培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37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34岁, 平均年龄(30.0±3.4)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6~33岁, 平均年龄(29.5±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取卵日定为D0天, 根据D3天进行囊胚培养的体外培养模式分成单胚胎培养和胚胎集合培养。用于进行囊胚培养的培养皿提前1 d下午制作, 均以囊胚培养液(G2, 瑞典Vitrolife公司)在每个Falcon353001培养皿内制作7个30μl的微滴, 微滴上覆盖石蜡培养油(瑞典Vitrolife公司),制备成囊胚期培养皿(BM)。对照组采用单胚胎微滴培养, 将每1枚待培养的卵裂期胚胎按预定编号逐一从卵裂期培养皿转移至囊胚期培养皿内;研究组采用胚胎集合微滴培养, 将待培养的卵裂期胚胎按预定分组将每2~5枚胚胎按组从卵裂期培养皿转移至囊胚期培养皿, 即每微滴胚胎数为2~5枚。所有囊胚培养胚胎均置为型号K-MINC-1000的COOK混合气体培养箱(美国COOK公司)。

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囊胚培养及囊胚分级 取卵后行常规IVF, 受精后平均(18±1)h进行脱颗粒操作并观察受精情况, 出现双原核(2PN)为正常受精。于D3天选择移植或冷冻后剩余的受精正常且卵裂球数≥4细胞、细胞大小及碎片评分在1~3级的胚胎, 经过G2培养液轻柔冲洗后转入相应BM皿培养微滴置COOK箱进行囊胚培养。于D5、D6天分别按照Gardner囊胚分级法对形成的囊胚进行分级[2]。将D5、D6天囊胚扩张和孵出程度分级为≥3级、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和滋养外胚层细胞(trophectoderm, TE)分级不同时为C级(即AA、AB、AC、BA、BB、BC、CA、CB)的囊胚进行冷冻或移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囊胚培养结果,包括可利用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形成可利用囊胚周期率[即:获得可利用囊胚移植和(或)冷冻的周期数占总养囊周期数的比例)、形成优质囊胚周期率[即:获得优质囊胚移植和(或)冷冻的周期数占总养囊周期数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可利用囊胚形成率54.43%、优质囊胚形成率30.69%、形成可利用囊胚周期率98.40%、形成优质囊胚周期率85.60%均高于对照组的48.04%、24.86%、93.10%、74.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囊胚培养结果比较(%)

3 讨论

本文模仿时差技术的培养模式, 研究时差技术中胚胎集合培养与传统的单一胚胎培养模式对囊胚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可利用囊胚形成率54.43%、优质囊胚形成率30.69%、形成可利用囊胚周期率98.40%、形成优质囊胚周期率85.60%均高于对照组的48.04%、24.86%、93.10%、74.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由此证实胚胎自分泌或者旁分泌所产生的有益因子因多个胚胎聚集培养使其浓度增加而可能有助于胚胎的生长发育。但是由于胚胎培养过程中虽能产生利于维持胚胎发育稳态、促进生长发育的有益因子, 但也同时生成一些可能存在负作用的代谢产物,群组培养有益因子浓度增加的同时可能阻碍或损害胚胎发育的代谢产物的浓度也同样增加[3,4]。

虽然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囊胚培养中采用胚胎集合微滴培养模式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囊胚培养效果。但是由于本研究所采用的培养皿为普通培养皿, 进行集合培养过程中培养皿的移动会导致同一个微滴内的数个胚胎位置发生变动, 不利于每一枚胚胎的持续追踪, 无法如单胚胎培养一样在临床治疗中的胚胎观察与评价方面存在优势[5,6]。因此,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利用微孔(WOW)培养法的理念, 使用商品化的Primo Vision新型胚胎培养皿进行集合培养, 从而使单胚胎培养便于胚胎持续性跟踪与集合胚胎培养的聚集培养优势得到较好的利用, 改善传统集合胚胎的模式, 进行新型集合胚胎培养与单胚胎培养在临床结局方面的对比[7-10]。

综上所述, 在囊胚培养方面, 胚胎集合微滴培养较单胚胎微滴培养有明显优势。

猜你喜欢
卵裂周期率囊胚
TLI筛选猪胚胎初次卵裂时间以预测早期胚胎发育
西江月·延安窑洞对
绵羊体外胚胎高效利用的研究
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不同发育阶段、不同质量囊胚冷冻复苏移植周期妊娠结局分析
p66Shc对绵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非优质囊胚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移植价值的研究
民主,方能打破“历史周期率”——毛泽东与“窑洞对”
IVF-ET周期中2、4细胞卵裂球多核细胞发育情况及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观察
RapidWarm Blast玻璃化解冻液对囊胚复苏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