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业建筑工程基础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19-07-02 13:11彭伟蔚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彭伟蔚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工程建设是“三农”工作的重要领域,农业建筑工程是农业工程中的基础性内容。针对农业建筑工程领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结合多年专业工作经验,分析农业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和措施,用以指导农业建筑工程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 农业建筑工程;乡村振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3.006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求和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就要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科学制定规划。在生态宜居方面,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2 农业建筑工程领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

农业工程建设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性领域,而农业建筑工程更是农业工程中的基础性内容,是“基础中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然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要求,在农业建筑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农业建筑工程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村镇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美丽乡村建设日益展开,又出现了高标准农田设施、特色村镇建筑、休闲农业建筑、农业景观建筑等新型农业建筑。因此,要在继续针对传统农业建筑的规程、规范、标准等开展基础性研究的同时,重点针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新兴产业、宜居乡村建设等相关的内容开展研究和服务工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挥基础性作用。

据此,一方面要围绕农业建筑标准制定、宜居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建筑建设管理模式、新型农业建设规划编制等着力开展基础性技术研究,建立农业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提升农业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围绕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实施,以技术为引领开展工程代建(项目管理)、设计监理、规划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抓质量,强服务,把项目建设实施各项工作做细做实,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助推农业农村发展。

3 农业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工程是“建设农业和维持农业生产高效运转所需要的一切工程”,包括与农业及农业生产相关的土地、工具、条件、资源乃至管理等领域。农业建筑工程是农业工程中的基础性内容,是指为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及农业工程正常运转和发挥功能所需要的农业建筑物、构筑物或农业设施等。从分类看,农业建筑主要包括农业居住建筑、农业生产建筑、农产品加工建筑、农业仓储及物流建筑、农村能源建筑、农业科研用房、农业田间工程等,其中农业生产建筑又可分为畜禽养殖建筑、设施农业建筑、水产品养殖建筑、菌类种植建筑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特色村镇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美丽乡村建设日益展开,又出现了特色村镇建筑、休闲农业建筑、农业景观建筑等新型农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相比,农业建筑具有种类繁多、单体建筑范围和规模小、建设地点分散、建筑和结构相对简单、与工艺配套较为密切等特点。

针对上述特点,从农业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农业建筑工程设计缺乏统一和适用的规范、标准,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1)长期以来,农业建筑工程设计没有本专业的规程规范、图集标准。虽然在建设部发布的工程类别中有农业建筑,但并未针对农业建筑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农业工程设计所依据的都是建设部颁发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规范,这些规范很多地方都与农业建筑工程不相吻合,而且相对于农业建筑特点来说大都标准偏高,据此做出的工程设计往往很不经济,由此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

(2)有些农业建筑工程,如田间工程、某些农产品专用仓储工程等,根本找不到规范依据。在缺少规范约束的情况下,设计人员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但设计结果不统一,而且还可能会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麻烦,甚至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3)农业建筑工程要求与工艺密切配合,但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规范中缺少与农业工艺相匹配的内容,在设计人员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设计不严密,废水、废气、废液、粪污等处理和排放设施设置不到位,致使其无序排放形成污染。

3.2 农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较为粗放

(1)由于农业建筑工程单体规模相对较小,工程整體投资规模也较小,由此造成工程费用和监理费用也较低,较难吸引规模大、资质高、信誉好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参与工程建设。

(2)农业建筑工程建设地点较为分散,往往处于田间地头,不利于加强施工管理。

(3)农业建筑工程要求与工艺密切配合,但施工现场往往缺少工艺专业管理人员,使得工艺施工与建筑施工的衔接存在问题。

上述原因使得农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较为粗放。

4 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和措施

4.1 加强农业建筑工程建设领域的基础性技术研究,制定适用的规范、标准体系

缺少统一、适用的标准和规范是农业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多年来,农业建筑工程行业的从业者均受困于此。扭住了标准规范这个“牛鼻子”,就为解决其他一系列问题奠定了基础。技术研究是工程建设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手段。因此,广泛组织和动员相关力量开展技术研究,建立适用于农业建筑工程的标准规范体系,是提升农业建筑工程建设能力和水平重要举措。一是针对目前农业建筑工程技术研究的空白,研究制定与不同类别农业工艺相匹配的标准图集、施工规程、验收标准、估算指标等,为现代农业建筑工程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提供依据;二是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要求,在农业信息化、特色村镇建筑、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加工体系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与之配套的农业建筑新型式、新工艺、新技术等,进而形成相应的规范标准。

4.2 做好特色农业建设规划和设计理念研究

工程建设规划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是指导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乡村旅游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设规划模式;开展村镇建筑、农村景观建筑、休闲观光农业建筑、农村基础设施乃至农村厕所的设计理念和建设标准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设计理念,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对于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开展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的研究,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整合完善建设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的要求。

在农业工程设计方面要以规划为引领,以节能实用适用为指针:一是充分考虑农业建筑的特点,选用简洁、实用的建筑型式,轻型、耐久的结构体系。二是在建筑材料选择上,一方面采用节能材料特别是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和门窗等降低建筑能耗;另一方面选用环保材料以降低对农田污染的风险。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尽量开发利用本地建筑材料。三是节能措施的使用,如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增设回收用水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以节水,利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节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以节地,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等以节材。四是设计完备的废弃物和动物粪污等处理和排放设施,实现达标排放,确保不对环境特别是农田造成外来污染。

4.3 加强农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强化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是工程形成实体的过程,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环节。因此,参建各方提高认识,增强在农业建筑工程建设中建成精品意识的自觉性尤为重要。首先,建设单位应在工程招标时明确工程质量及安全文明、绿色施工等方面的要求,主导建立高质量施工协调机制,督促参建各方履行职责。其次,监理单位应对工程施工承担监理责任,根据工程特点配备足够的监理力量,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第三,施工单位作为工程施工的实施主体,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负责高质量施工、绿色文明安全施工措施的全面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管理和督查以下方面:(1)合理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不得占用红线外耕地建造临时设施,施工现场和基本农田之间做到有效隔离。(2)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措施的到位和落实,特别是保证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能够有效收集和排放,确保不对耕地和环境造成污染。(3)工程质量的监管,特别是建造于农田内的设施和隐蔽工程,要保证施工时有隔离措施,施工完及时验收,质量不合格及时纠正。

4.4 加强新材料、新技術的研发和利用

在新技术研究方面,重点是根据农业建筑工程特点开展适用技术的研究,农业信息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以及节能、节材、节地、节水、排污等技术措施的创新研究。支持农业建筑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加快进行试验研发、重点突破。在研究过程中,可吸收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在动物养殖场、设施农业建筑、农产品加工建筑中自主设计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技术提升、系统推广。

在农业建筑新材料研究方面,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农业废弃物中的农作物秸秆可作为开发农业建筑新材料的主要思路和来源。我国每年产生秸秆近9亿吨,未利用的约2亿吨。可根据农业建筑工程体型较小、构造较为简单的特点,加快研发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材料的新型农业工程建筑材料,包括轻型板材和墙体材料、室内承重材料等,一方面使得农业建筑工程的施工更加便捷;另一方面拓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渠道,有利于农村环境的改善。

4.5 加强人才培养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做好农业建筑工程建设工作关键也在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因此,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机制,为人才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农业建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快补齐农业建筑专业人才短板,厚植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基础。

同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推动建筑设计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这就要求作为农业建筑工程建设的从业者,要更加密切地接触农村,更加深入地了解农业。要加强“三农”工作方针政策学习,以“三农”工作者的身份去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多接地气,多做调查研究,认真学习、总结全国各地在农业工程建设方面的好的做法和典型,掌握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做好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陶鼎来.中国农业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齐飞,朱明,周新群,魏晓明.农业工程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1-6.

[3]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Z].2016-12-31.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战略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