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共同体”方法论

2019-07-02 03:20林国标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法论共同体

林国标

[摘 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原则,总结和运用这些方法论原则,可以提高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范式,以“共同体”范式为思想工具,我们可以找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在“共同体”视域下,通过坚持生态民生、改善民生方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主体性;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运用绿色发展的方法,保证生态共同体在时间维度的过程性展开并持续完善;通过底线思维、制度建设等方法,保持生态共同体在空间维度中呈现更完美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同体;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9)03-0033-0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智慧,带有强烈的时代问题意识,既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努力防范化解外部环境风险,处理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独特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也是现代化进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所提出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关于生态问题的“中国方案”。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既要“深学”,更要“笃用”,即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将之落实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和把握这种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实践中把握这种思想理论的深刻内涵、思想精髓和方法原则。总结并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这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可以提高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一、生态民生:生态建设必须与民生保障结合起来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之中。马克思曾把社会分成三种发展类型:“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三种社会组织形式也包含了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不同方式。在“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人尚未从自然中独立出来,自然对人构成巨大的压力,人生活在自然的绝对意志中;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因为生产能力的提高,人不仅从自然界独立出来,且与自然构成彼此对立的关系,工具是联结人与自然的唯一载体,而工具就意味著改造与征服,所以,这种社会形式中,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状态;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不仅个人能力全面提高,社会关系也全面丰富,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达成新的和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就是在当今时代语境中,阐述人与自然的这种新型关系。

回顾现代思想的演变历程,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总有不同的声音。目前为止,“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分别代表了两种对立的且极端的选择。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的一切行为应是最大化地满足自身的利益,在人类的利益面前,自然是附属物和贡献者,自然理应满足人类的需要,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所提倡的“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更是为这种主张提供哲学辩护,它把人的能力拟定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早期的现代化都伴随大量的环境破坏。自然中心论则相反,把自然看作主体,人的利益应当服从自然的利益,人类行为的取舍应以自然价值为标准,人类的利益服从于和附随于自然的利益。这两种思想虽然表面上相互对立,但内在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二者都以“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为逻辑基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扬弃了两种思想主张的片面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更全面、更科学的思想主张。它既顾及到人类的利益,也顾及到自然的利益,在“共同体”名义下,把人类利益与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避免了二者的缺陷,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全新的实践方向。这种全新的视角就是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统一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P172人与各种自然元素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仿佛有一种共同的血缘贯通其中。在这种共同体视域下,人与自然都同时得到了肯定。既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又摆脱了自然中心主义的局限,也就是说摆脱了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旧思维,而进入一种“共同体”思维。“共同体”思维也就是一种关系性思维。它强调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会与自然发生联系,但这种联系绝不是对自然的掠夺、征服或改造,而是“共同体”本身的自我完善。所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不是在自然中采掘资源以充实人类,而是使人与自然保持更加和谐的关系,以使共同体本身更加强大和完善。

那么,这种“共同体”思维是如何进行理论观照的?它如何做到既保护自然环境,又顾及人民的利益?“共同体”思维本就是一种关系性思维,既借鉴了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观念,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思想,表达的是一种交互主体性思想。在这种思维观念下,由于不存在单一的主体,而是一种“互主体”,因而体现为一种历史的总体性。所谓总体性,一方面,它是一个“有结构的辩证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并通过这个整体,任何特殊的事实(或事实的组合、系列)都不断得到合理的理解……,事实只有被当作一个辩证整体中的事实和结构性部分来理解,才构成关于实在的认识”。另一方面,它又体现为过程性,“只有在事实的来龙去脉中,把社会生活的各种孤立事实作为历史过程的各个方面,并且把这些事实结合到一个总体性之中,对于事实的认识才有希望变成现实的认识”。总体即主体,主体即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解决总体性的方法是通过增长某个阶级的阶级意识来达到,最终还是落到了个体的主体性,还是回归到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共同体思维则扬弃了这种局限性,它把总体性理想寄寓于总体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完善。总体的自我革命,也就是共同体的自我革命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共产党的自我革命,都是着眼于共同体的自我完善。共同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革命,一方面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方面着眼于补短板,强弱项。

以“共同体”视域来看,人民群众的利益或者说民生问题,恰恰是生态文明中应该补齐的短板,要谋求共同体的总体发展,必须补齐这种短板,这是从量的方面来说的。还有一种从质的方面来看的短板,那就是生活的质量。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导致普通民众生活质量下降。所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就是我们应该补齐的短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特别在经济发展方面成效尤其明显,保持了几十年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更主要的是,也激发了广大人民对提升生活质量的更高的要求。老百姓过去求温饱、求生存,现在则求环保,求舒适,在物质生活得到相对满足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则越来越期盼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里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了对高水平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也包含对优美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人民这种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P4“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2]P8“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P8。

这些指示深刻地揭示了生态文明与民生福祉的密切关系,它们之间呈现出相互交织的多层次的复合型关系。它们的基本关系是:生态是民生的保障,而民生是生态的核心价值所在。把这种关系展开来,它分为如下几个层次。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民生福祉的前提与基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发展的最高理想,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讨论的重要命题,也可以说它是民生福祉的最理想状态。“民生福祉”是一个动态的、有很大弹性的概念。解决基本生存和温饱问题,关系民生福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样涉及到民生福祉。所以“民生福祉”也有一个实现的质量和满足的程度问题。民生福祉总与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发展也总是与生态文明联系。高质量的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与保证。从基本层次来讲,生态保障了人民生存的环境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民生福祉提供了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激发人的社会性,增强合作性,提高精神层次。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他的社会性,社会性的表现就在于人需要交往,需要认同规则,需要建立社会的公共道德,而道德就进入了人的精神层次。所以,人也是有精神需求的动物,而生态环境既能满足人的基础性的物质需要,更能满足人的比较高级的精神需要。如优美的生态环境对人具有娱情的作用,也具有教化的功能,甚至对人的品行、品格、性格塑造都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自然环境可以对人的性格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生态环境无疑可以对人性的发展和完善产生影响,这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必要一环。第三,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增强人的幸福感。“幸福感”既包含了物质的因素,也包含了精神的因素。是两个方面的统一。即是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和高品质的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幸福感”正是民生需求的重要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可以增进人的身心愉悦,身心愉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幸福感”就在各个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中产生出来,而具有高度幸福感的人则倾向于采取对他人有利,与外在环境和对象相协调的行为。这又反过来增进了生态环境,维持了可持续的发展。

人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也是人的生活本身。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内在地包含环境质量的提高。“生态”就是各种关系的综合体,既包括人与自然,也包括人与人。所以,依循“共同体”视角,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这也就是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中人的生存利益,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进生态环境中人的利益的获得方式和利益结构。如果人口资源环境遭到破坏,人的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就会出现严重偏差,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生态民生论”不仅内含生态就是民生的现实考量,而且包含了生态就是发展,生态就是未来的长远关切。所以,针对以往粗放式发展方式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的做法,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2]P144。要求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检验生态建设成效的基本尺度,“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3]“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1]P26-27。这不仅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既能认识到其中的成绩,也能认识到其中不足。其实,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建设三者之间贯穿着一条红线,这条红线就是“人民群众”,这条红线把三者贯通起来,形成一个科学的发展思路,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综合起来,就是生态民生思想。“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4]

可见,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民生需求放在第一位,围绕人民群众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利益问题来谋划发展思路。

二、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必须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

是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既是对我们党和国家以往坚持科学合理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解决当今迫在眉睫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选择。一方面,从纵向的历史过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几十年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实践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所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当今的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解决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等问题,努力合理利用资源,倡导“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促进可持续发展。历任中央领导集体都无一例外地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进行了不懈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的同时,倡导“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等工作。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吸取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和文革时期对环境破坏的教训,同时也吸收世界各国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有益经验,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将保护环境上升为基本国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并把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总之,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随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而不断深化。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有过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有过破坏环境的行为,致使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发展方式的转变一直很艰难。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地方干部为追求政绩而出现的短视行为之外,更根本的还是由于没有从理论到实践树立起根本的绿色、生态理念,一讲发展,就想到“人定胜天”,就想到征服和改造自然。在基层某些地方,一些环境保护举措基本上是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或者是单个的、碎片化的行为,没有形成整体的风尚。这种行为背后的理论基础是单极发展思想,其背后的方法论基础则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是工具理性的无限泛滥。由于没有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根本的方法论上进行矫正,故我们在关于发展的问题上,在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总是难以避免反复和起伏。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P388就是说,人类应该以一种最合适、最恰当的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以一种异己的、征服者的力量来统治自然界。这种最恰当的方式应是人与自然都消耗最小同时总体都能最大程度地发展的方式。马克思还说:“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P56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些说法,无疑为“共同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换句话说,习近平的生态“共同体”思维,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当今生态实践而提出来的。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人民群众对环境、产品、服务有更多、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绿色要求。而要满足这种绿色要求,就必须着力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本身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曾深刻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7]P209“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1]P26-27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既看到了以往在发展和建设上特别是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上所存在的问题,看到了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失误,更看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运用“共同体”思维,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如前面已经分析的,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共同体”不仅仅简单地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总体主体性思维逻辑下一种理论分析和实践运作的基本范式和基本方法。作为一种理论,它是一种分析范式;作为一种实践,它又是一种进取路径和方式。所以,在“共同体”视角下,从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尊重总体主体性与和谐共生的发展,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补齐短板而赢得和谐共生的发展,而且在时间的维度上要通过转换发展方式而保持可持續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标志性话语,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它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的出现。“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2]P126任何无机的自然,纯客观的环境,只要一纳入生态的范畴,那就与人同属一个生命共同体,同属一个有机的大的自然系统。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绿色发展也就是生态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发展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过去人与自然对立的方式中走出来,走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一体化发展,即和谐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包括很多方面:生产方面要求不搞破坏性生产,要花大力气整治那些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的工业污染。日常生活中要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交通设施,建立垃圾回收体系;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保持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理念,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在党员领导干部群体中要摆脱GDP至上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在普通群众中要摆脱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在社会风气上,要使所有人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树立新发展理念,更加关注绿色GDP,改变“畸形发展”“片面发展”的旧模式,这些就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要使之贯穿到生产生活全过程的各个方面。

因此,从“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与方法必然引出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的本体论与方法论基础就是“生命共同体”论。无论是人类中心论、自然中心论还是“生命共同体”论,尽管他们在基本立场、理论诉求、实践路径上都有许多不同,但它们在目标期望上却出乎意料地大体一致,即都期望人类能够永续发展。但是前两种理论没有把理论目标与实际措施统一起来,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是产生了一大批偏执的环保主义者和唯我独尊的物质主义者而已。“共同体”理论则不同,它包含了两重意涵:首先,他承认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性。在本体论、世界观上摆脱了把人与自然分为两极的二元论,从人与自然的关联性来考虑人的生存,不是单方面地肯定某一方面的价值。其次,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看成是彼此的组成部分,人是自然组成部分,自然是人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人的发展也就是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因而,发展必须是全面整体的发展。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把人与自然看作“生命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创新,它继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思想,并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提出了“生命共同体”思想。它既与马克思的自然界与人的“无机的身体”思想一脉相承,也是对当代生态哲学“把自然看作一种生命现象”论断的阐释和印证。

三、生态红线: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8]。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就是要运用正确的思维,采用科学的方法,努力防范化解重大的生态环境风险。这些“思维”,实际上就是应对实际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同样需要运用这些方法,特别是“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时必用的方法。

何谓“底线思维”?底线思维与忧患意识有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场合的重要讲话和论述,所谓底线思维,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要对事实,对任何事情设定一定的底线,即估计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况,以最坏的情况为参照努力谋求最好的结果。为避免最坏的结果出现,行为者必须奋力向上,以求达到最好的结果。底线,也就是红线、限度、规矩、约束。所以,底线思维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是设定严格的制度,坚持严格的法治,用制度和法制来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生态红线”也就是生态底线,即为人们对环境所采取的不当行为划一条底线,不能越过这条底线,也就是说,必须在合法的框架内行动,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的负面影响必须在适当的限度内,超过必要的限度就给予法律制裁。底线思维确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指出:“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质变和量变的前因后果关系,从源头上防止质变的发生。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坚持量的积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改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世纪的任务,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在变化中寻求质的飞跃”[9]P26。他还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2]P8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10]在习近平“生态红线论”框架下,环境保护部于2014年出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都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空间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可见,底线思维坚持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原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量变是质变的条件,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质变和量变可以相互轉化,当量变经过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这里,划定生态红线不是限制经济社会发展,而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法制保障,为更好、更快地实现生态文明提供行动指南。

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是根据当前国内外环境局势做出的科学界定,设定的最低目标,尽管不能彻底解决重大环境破坏问题,但改善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底线”就是那个“临界点”。一方面,它是指环境恶化的“最后限度”,也是环境保护的最后防线。加强监控,保证环境的恶化必须在可控的量变的范围,不能使之恶化到质变程度。一旦达到质的恶化,那就是生态灾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避免的;另一方面,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要坚持久久为功,重视量的积累、循序渐进,寻求生态环境质的改善。很显然,从正的方面,是要引导质变的发生,引导旧的生态环境发生质的改变;从负的方面,是要防止质变的发生,防止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恶化。可见,底线思维是把“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使生态环境提高自我的修复的能力,设置制度框架,也就是设置一个“度”,这样就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底线思维是“共同体”视野所必然引伸出来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环境与人构成总体主体性,这种主体性采取互补的方式,通过改善民生、满足生态利益来完成总体性的构建;同时,在时间维度中,通过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完成共同体的新陈代谢和在时间世界中的延续;在空间维度中,运用底线思维,以“度”的方式,维持和保证共同体的合理存在形态。因此,底线思维是生态共同体的空间存在形式的基本保证和支撑力量。

底线思维要求制定严格的制度,采取严密的法治来保护生态。强调通过法制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也明确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涉及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念的变革,实现这样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光靠宣传提倡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认为制度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他强调,“只有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2]P109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新的举措,出台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为各个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较充分的制度保障。

在充分注意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们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只完成了法规的制订和制度的初步设计,但这些法律法规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实效,法律法规所承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还没有大众化生活化,还没有成为民众自觉的行为方式。在某些领域和某些方面,如环境损害赔偿、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防治等领域仍存在制度空白;在某些领域如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则存在制度与实际脱节、制度明显滞后于环保实践的情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还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各项制度的落实。习近平强调:“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生態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2]P100201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首次对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做出制度性安排,并将“终身追究”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一项基本原则。随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强调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究。用制度为权力套上紧箍咒,确保对生态环境损害行为“零容忍”,从而有效避免主政官员为了晋升而盲目发展经济,导致当地环境遭受掠夺式和枯竭式损害的局面。

总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共同体”是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范式,以“共同体”范式为思想工具,我们可以找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在“共同体”视域下,通过坚持生态民生、改善民生方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主体性;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运用绿色发展的方法,保证生态共同体在时间维度的过程性展开并持续完善;通过底线思维、制度建设等方法,保持生态共同体在空间维度中呈现更完美的存在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习近平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N].人民日报,2015-11-13.

[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1/content_5359898.htm.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EB/OL].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305/24/t20130524_24417883.shtml.

猜你喜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法论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层路径探讨
绿色发展的“库布其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