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设施蔬菜害虫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探析

2019-07-03 13:28德庆卓嘎尼玛玉珍陈翰秋
西藏农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粉虱小蜂天敌

德庆卓嘎,相 栋,尼玛玉珍,旺 珍,陈翰秋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32)

1 蔬菜害虫发生现状

主要害虫有蚜虫、小菜蛾、温室白粉虱、螨类、重要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美洲潜叶蝇等,以小型害虫为主(表1)。蓟马、粉虱、蚜虫、潜叶蝇、害螨等害虫害螨在我区高原设施蔬菜生产中混合发生,严重地影响作物生产和品质,频繁使用农药严重地污染环境。

2 设施栽培蔬菜虫害发生新特点

2.1 小型虫发生期早,危害猖獗

由于设施中高温、高湿、光照弱、气流缓慢等特点,导致害虫发生基数增加,发生世代增多,并且设施在冬季成了害虫大量繁殖和越冬的场所,加之害虫天敌被隔离在外,体形小,食量少,隐蔽性强,为小型害虫(害螨、蚜虫、潜叶蝇、蓟马、小菜蛾等)的大量繁殖和发生提供了便利,导致小型害虫发生时期早,危害猖獗,又是蔬菜病毒病的传播介体[1]。

表1 西藏设施蔬菜常见害虫种类及发生程度

注:※表示检疫性害虫;+表示为害程度。

2.2 检疫性害虫不断出现,治理难度大

如美洲斑潜蝇、西花蓟马等检疫性病虫害在西藏蔬菜栽培中从无到有,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发生面积逐年增加、治理难度大,已成为生产上新的突出问题。

3 设施蔬菜害虫严重发生的原因分析

3.1 适宜的气候条件,加重虫害发生

棚室建成后,使用土地相对固定,种植的蔬菜周年生长,由于温室较封闭,棚室优化环境能力有限,适温高湿环境,因此害虫食物充足,能顺利越冬和产卵,加重了虫害的发生和繁殖代数。

3.2 寄主种类多

绝大多数害虫食性杂、寄主多,不仅危害茄果类、瓜类、叶菜类等蔬菜,还危害花卉等植物,为其在设施中的发生、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

3.3 天敌少,抗药性增强

由于设施条件下天敌被阻止在外,为害虫的发生和大量繁殖提供了客观的便利。同时,长期以来频繁的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天敌数量较大幅度减少,温棚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天敌数量和种类的迅速减少,削弱了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同时,棚内施用农药大量增加,导致这些个体小、繁殖力快的害虫产生抗药性,加剧了蔬菜害虫的发生、为害和传播。如害螨、小菜蛾、白粉虱等,目前对大多数化学农药已产生抗药性,给筛选有效农药造成压力。

3.4 栽培管理及害虫防治技术亟待提高

随着连年重茬,管理粗放,农事操作不规范,混栽,单一追求产量、忽视品种抗病虫害能力等,往往造成虫害混合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损失大,在栽培管理技术及虫害防治技术上都亟待提高。由于诊断困难,防治技术不当,特别是生产者不重视预防为主的防控策略,如在土壤消毒、净苗及有机肥腐熟等方面做的不到位,也不彻底清洁田园环境;大多数农户在虫害为害严重之后才使用农药,盲目用药,化学防治方法落后(农药供需不配套,质量不稳定)往往防治效果不理想[2]。

4 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结合西藏高原设施蔬菜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现状,初步提出“以园艺防治为基础,重视植物检疫,加强生物生态防治,配套物理防治,辅助药剂防治”的设施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同一单位应用联防联治,提倡使用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达到安全、有效地控制虫害的目的。

4.1 加强植物检疫

严格进行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随种子、种苗、农家肥料等传入传播蔓延,一旦发现,要立即采取措施,彻底清除,确保我区蔬菜的生产安全。

4.2 加强虫害的预测预报

由于设施属人为控制下的环境,其生态环境相对封闭,虫害演替规律复杂,混合危害严重,加强田间调查,掌握虫害发生动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4.3 农业防治

4.3.1 温室消毒 清除蔬菜大棚内杂草,残株败叶、大棚外带出深埋或烧毁,利用化学药剂和杀菌剂复配,如吡虫啉2000倍液+阿维菌素4000~6000倍液+75 %百菌清800倍液,对墙面、薄膜、土壤,进行全面喷雾,喷药后,密闭温室傍晚再用棚虫克烟剂熏蒸对设施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处理,杀死设施内害虫、害螨,全面降低基地虫源基数[2]。

4.3.2 培育“壮苗” 育苗时把生产温室和苗床分开;苗房要熏蒸消毒;用营养钵育苗,清除杂草、残株;消灭残余虫口,并在门口及通风口增设防虫网,出入关好门,以防外来害虫侵入。在进棚定植前,用10 %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对壮苗进行全面预防处理。

4.3.3 加强棚室管理 施净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 kg,合理密植,地膜覆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结摘除带虫老叶,合整枝打杈,可减少虫口数量;清洁田园;消灭杂草,严格杜绝虫源。

4.4 生态防治

用高温焖棚防治温室害虫。如温室白粉虱,室内焖杀温室白粉虱的最低温度40 ℃,在40~80 ℃,随着温度的升高,在较短的时间里,大棚的成虫与若虫的致死率高,相同温度下若虫的致死率又低于成虫的致死率,田间最佳的温度55~70 ℃,空气相对湿度90 %以上,持续3 h,可以把温室白粉虱焖死。

4.5 生物防治

4.5.1 天敌保护与利用 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天敌自然平衡为原则,菜田及棚室通常天敌较多,如食蚜蝇、寄生蜂、小七星瓢虫、草蛉、小蜂、捕食螨等,要注意保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4.5.2 释放天敌昆虫防治 释放捕食螨防治害虫。①清园。在释放胡瓜钝绥螨前3 d,对植株进行全面喷雾防治,如采用吡虫啉20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或多菌灵800倍液,减少目标害虫朱砂叶螨、二斑叶螨、苹果全爪螨、西花蓟马等害虫的虫口基数。②清洗植株。为保护天敌,在释放捕食螨前1 d,用喷雾器兑清水对植株进行清洗,减少农药在蔬菜上的残留。③释放期与量。释放捕食螨次数、数量、比例关系要根据设施虫害发生情况、蔬菜生长周期、设施内外温度及发展趋势综合分析而定,蔬菜生长周期少于100 d可释放捕食螨1~2次,大于100~250 d可释放4~6次。第一次苗期每667 m2使用100袋(每袋≥1000只);第二次在开花期7 d 每667m2使用100袋。当设施内出现零星点片出现时,可在发生中心区域释放胡瓜钝绥螨,每200 头/m2。若发生面积扩大,全田都有,每平米释放天敌260~300 头,隔两周后再释放1次。在袋子两侧各开1个2~4 cm小口用回形针固定在植株上即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压制粉虱、蓟马及害螨效果显著。在定植蔬菜苗期至开花期应多放2次,以保证胡瓜钝绥螨有一定数量和繁殖时间,有效地控制害虫害螨的发生与蔓延。④留草(过渡性食物)。在设施内种草(或蓖麻树),当蔬菜上害虫数量剧减后,天敌就能在草(青稞苗)或蓖麻树上寻找其它害虫和植物的花粉蜜露,以免因缺乏食物而造成自相残杀。

释放捕食性天敌昆虫防治。研究与应用较多主要有异色瓢虫等。异色瓢虫释放区,在甘蓝蚜发生始期,释放异色瓢虫成虫(释放比例为1∶100)可有效降低甘蓝蚜数量,甘蓝蚜种群发生量较平衡,其对甘蓝蚜的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性较好,处理后14 d,防效最高值达61.3 %。在温室释放异色瓢虫卵卡,对控制蚜虫、螨类等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与控制作用,可减少农药65 %以上。中华通草蛉一生能消灭粉虱1000~1200头左右。在温室中除了可以取食粉虱外,还可以取食菜蚜等。

释放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在蔬菜害虫生物防治中,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与应用较多,主要有蚜小蜂等。吸引蚜小蜂去搜索寄主的物质主要有蚜虫、粉虱所分泌的蜜露,产卵的丽蚜小蜂雌蜂以触觉探查粉虱、害虫若虫,然后产卵寄生,若虫不活动的虫态均可被寄生,一般选择适龄虫期进行寄生,控制效果较好。如李洪安等报道,在每株番茄上有0.5头温室白粉虱时,连续两次以150 000头/hm2的密度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可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的发生,防效可达95.6 %。①释放范围。主要防治温室蔬菜、花卉上的菜青虫粉虱、害虫、粉虱等。据介绍,丽蚜小蜂对目前严重为害的粉虱寄生率高,可有效防治,防效达75 %以上。②释放方法。在茄果类、瓜类定植7 d后开始使用丽蚜小蜂,只需要将蜂卡悬挂在作物中上部的枝杈上即可,丽蚜小蜂羽化后即可自动寻找害虫并寄生害虫幼虫。丽蚜小蜂飞行能力较弱,需在温室中均匀悬挂蜂卡。每亩每次使用1500~2000头,丽蚜小蜂可顺利建立种群。如果温室防虫网能完全挡住害虫进入,可停止放蜂。为确保丽蚜小蜂的旺盛生命力,防止高湿或水滴润湿蜂卡而造成丽蚜小蜂窒息或霉变,不能羽化,温室内应铺盖地膜,并正常通风,温度控制在白天18~30 ℃、夜间15 ℃以上,以提高防效。

4.5.3 喷施有益寄生菌防治 能寄生于昆虫的一种真菌,主要有球孢白僵菌、绿僵菌、蜡蚧轮枝菌、座壳孢等,可通过雨水、气流、害虫、寄生蜂等进行传播和再侵染,但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温度不能太低。在适当条件下,把病原真菌引入温室中定殖,能显著抑制虫口密度[3]。其中球孢白僵菌是研究与应用最多的杀虫真菌。

在拉萨试验表明: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比较缓慢。球孢白僵菌的3个浓度处理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药后14 d达到防效的最高值。其中,1亿/g球孢白僵菌WP在药后14 d的防效为68.13 %,0.5亿/g球孢白僵菌WP在药后14 d的防效为65.33 %,0.25亿/g球孢白僵菌WP在药后14 d的防效为58.79 %。

4.6 配套物理防治

4.6.1 利用色板诱杀 根据害虫生活习性和特点,在发生初期将色板涂上粘油挂于蔬菜植株行间,诱杀成虫,每667 m2挂黄板、蓝板各25~30块,高度与略高于作物。

4.6.2 阻隔 在设施的通风口及门安装防虫网,阻止害虫入迁。在生产过程用防虫网覆盖,隔离害虫接触蔬菜,防虫网一般在80目左右,害虫才不易进入网内危害蔬菜。

4.6.3 银灰色地膜驱蚜 用银灰色对蚜虫有驱避作用,用银灰色地膜代替普通地膜覆盖后定植或播种。隔一定距离挂上一条10 cm宽的银膜,与畦平行。

4.6.4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悬挂高度离地面1.5 m。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等害虫成虫,对害虫天敌的伤害甚微。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害虫物理防治工具,诱虫效果好,杀虫量大,控制面积广。合理使用能明显减少田间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可以收到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4.7 辅助药剂防治

在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础上,辅助农药防治,防治虫害要注意针对性用药、提早防治。在虫害初发期开始喷洒高效低毒环保型生物农药,既可杀灭成虫,对天敌无害,对环境也安全,并在环境中十分容易降解。可选用0.3 % 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或0.3 %的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或0.5 %川楝素乳油1500倍液,或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8 %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效果较理想。喷药尽量选在正午成虫停歇、活动力不强时喷洒,可提高杀虫效果。喷药时要求均匀,药剂充分渗透叶片,特别是叶背。必须交替,轮换用药,严格掌握科学用药量,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喷药7 d后,再释放天敌1次,可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5 小结与讨论

5.1 为构建高原蔬菜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奠定了基础

设施蔬菜绿色防控技术采取多种技术优化集成使用,高效低毒环保型生物农药的试验示范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集成了设施蔬菜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一套适宜当地推广应用的设施蔬菜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效果显著,是设施蔬菜虫害绿色防控的首选。

5.2 完善配套措施,发挥天敌控害作用。

虽然胡瓜钝绥螨、异色瓢虫是一种理想的天敌,但目前还未形成与防治其它病虫害配套的防控体系,如何利用“以螨治螨”、“以螨治虫”、“以螨带菌治虫”控制虫害还有待深入系统研究,特别是西藏本土优良天敌的发掘与利用。

5.3 益虫益螨种群的建立。

西藏自治区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不利益虫益螨的种群的建立与繁殖。由于园艺作物虫害频繁发生,引进天敌种类较单一,应针对不同虫害种类引进多种天敌压制;益虫益螨在高原露地越冬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猜你喜欢
粉虱小蜂天敌
设施蓝莓粉虱发生危害及绿色防控
甘薯粉虱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对策探究
榕树与榕小蜂的相爱相杀
鸡嗉子榕小蜂繁殖资源的空间结构与食性关系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果园天敌(续)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寄生紫薇绒蚧的跳小蜂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绿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