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与我国核心利益关系研究

2019-07-03 02:24李伟华梦莲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贸易战

李伟 华梦莲

摘要:贸易战一方面是中美双方关于贸易之间的冲突问题,另一方面是隐藏在中美双方背后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核心利益的较量。我国存在着多种利益,核心利益在我国的各种利益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政治制度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我国自古以来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的政治及经济保障。贸易战不仅仅打击了我国经济上的持续发展,打击了我国制造业的顶层规划“中国制造2025”,还破坏了我国的对外自由贸易。

关键词:贸易战;核心利益;中国制造2025;自由贸易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301调查行动备忘录,单边挑起中美贸易争端。美国从二战以来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就处于霸主地位,这种霸主地位所依赖的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及贸易实力。由于经济全球化及美国在贸易体系中的霸主地位,美国在世界上积极为自由贸易发声,积极推进世界贸易多边谈判。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及日本经济的复苏及其他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由单边霸权逐步转向多极发展。面对这种情形,美国一方面希望外国在进口商品是实行自由贸易,一方面对于本国产品实行保护措施。而当每次美国想实施贸易保护之时,就会搬出“301条款”作为制裁理由,特朗普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随后的日子里在媒体上发表拟增加关税的中国商品的清单。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多次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采用同样力度及规模的对等、反制措施。

为什么我国这次反制如此坚决?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军事实力及政治地位在国际上逐渐被人所认可,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次贸易战深深触犯到了我国核心利益。那么我国核心利益是什么?贸易战如何破坏了我国核心利益?显然,当分析贸易战之时,不能单单从贸易战的表面来看待贸易战,而是要从我国国家利益来看待贸易战,也就是从贸易战与我国核心利益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因此,本文的任务就是从我国核心利益同贸易战的相关联系作出一定的探讨。中美贸易战不能够仅从经济的角度上来看是中美双方关于贸易之間的冲突问题,在这种冲突的背后是政治上的相互博弈,更准确的来说是隐藏在中美双方背后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核心利益的较量。

一、 我国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在我国的各种利益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政治制度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我国自古以来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的政治及经济保障,倘若无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前四个核心利益就没有了保障,实现也就无从谈起。

1. 国家利益的界定。利益是一个十分广泛的社会概念,一般来讲,凡是满足人的物质或精神需要的都可称为利益。从阎学通教授对利益的定义,我们可以扩展到对国家利益的定义:国家利益就是能够满足国家及全体人民物质和精神的利益总和。由此可见,国家利益主要分为两大方面,其一是物质层面上的需要;其二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同时,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需要对国家及全体人民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国利益除了上述区分方法以外,还包括核心利益与非核心利益。核心利益指的是涉及生存、独立及发展的相关的利益,非核心利益指的是那些除了核心利益之外的利益。维持好国家利益是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倘若我国国家利益受到侵害,势必会是阻碍我国未来发展的步伐,同时对我国的主权、生存及独立也是一定的威胁。但是,也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各种利益对我国的发展都极为重要,但是当各种利益受到破坏之时,我国往往会优先考虑如何保障我国的核心利益。国家核心利益是所有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利益,核心利益对国家整体影响也最为巨大。

2. 我国核心利益。尽管使本国的生存和发展作为首要利益,即核心利益,但是因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国内及国外环境各不相同,那么当各国在判断他国对本国的威胁之时也是不相同的。此外,不同国家在处理事关核心利益的态势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偏防守型,也就是主要以维护好本国生存和发展为主要核心利益;有的国家偏进攻型,也就是在维护好本国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往往主动出击,认为他国的安全对于自己的国家安全也是极为重要的,把本国安全与他国安全联系在一块。由于我国历来崇尚“以和为贵”的生存发展理念,注定我国的核心利益偏向防守型而不是进攻型,即不会把干涉他国安全作为我国的核心价值之一,而把自身追求独立自主、民族伟大及复兴作为本国的追求核心。以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核心利益同他国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人民日报》中以政府文件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我国核心利益的界定为:“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由《白皮书》看一看出,我国把我国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放在了靠前且突出的位置,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与我国在世界上存活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上四个核心利益所衍生出来的问题尚不能够完全解决,所以这几个方面在我国核心利益中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同时,政治制度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我国自古以来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前四个核心利益的政治及经济保障,倘若无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前四个核心利益就没有了保障,实现也就无从谈起。

3. 当前我国核心利益。《白皮书》虽然界定了我国的核心利益,但是并不代表国家就会照顾一种核心利益而忽视其他核心利益。不同时期对核心利益有不同的界定。按照王公龙教授的说法,核心利益由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所决定,客观因素包括国际战略环境、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利益的内外威胁、国家能力大小等;主观因素包括对威胁的主观感知、认知主体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国民的历史记忆、社会大众的政治情绪等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与国家当时所处的历史进程和国内外环境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这么分析我国的发展条件的,他说:“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国家发展战略上,未来将会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说,任何阻碍我国达成这两个目标的手段、方法都是严重的侵害了我国的核心利益,我国势必会发起反击。从中还可以看出,当下我国的核心利益注重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良好、和谐且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经济发展相比较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也是判断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关键考核因素,因此,生产力与经济发展可以说是现阶段我国最为主要的核心利益之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经济快速且稳定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最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之一。

二、 “中国制造2025”之意义

世界经济发展所呈现出来大的趋势是由第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信息产业也逐步变为支柱性产业。世界出现新型的产业结构转型,这种转型以高新技术作为载体。因此,我国必须跟上产业调整的步伐,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技术水平线之上。“中国制造2025”也就呼之欲出了。“中国制造2025”于2015年初发布,其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顶层规划及国家战略对于当下我国的核心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顺利进行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制造2025”之内容。我国在世界上都是以“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展示的,因此,在这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我国计划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向制造强国。也就是到2045年,我国以制造强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那么2025年就是第一个十年计划,因此,“中国制造2025”也就呼之欲出。“中国制造2025”与2015年年初发布,其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顶层规划及国家战略对于当下我国的核心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计划: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二、战略方针和目标,三、战略任务和重点,四、战略支撑与保障。纲领表示,现在全世界已经出现了产业新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各个国家都在加大创新的力度,这种创新的发展,竞争格局的重塑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同时发达国家与我国经历的发展路线是完全不同的,发达国家是由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的,而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必然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同步发展。

2. 战略意义。“中国制造2025”希望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来提升我国综合实力,逐步赶上先进制造国家的步伐,使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反映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当前历史阶段的我国来说,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仅具有技术发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2025”还有其独特的战略意义:首先,世界经济发展所呈现出来大的趋势是由第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升高。同时,信息产业也逐步变为支柱性产业。由此,服务加信息产业是当前世界产业结构所走向的新趋势。这种趋势拉动了世界上新型的产业结构转型,这种转型以高新技术作为载体。因此,我国必须跟上产业调整的步伐,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技术水平线之上。其次,我国在生产商品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往往担任的世界商品组装的工作,我国很少的公司能够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形成创新—制造的二元模式。欧美等先进国家逐渐加快了自身的工业化的进程,牢牢占据产业链高端部分,进一步发挥自身技术和创新的优势。因此,“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意义就是从国家的层面上进行战略布局,是我国在世界价值链的地位处于中高端,形成技术驱动型的创新国家。最后,现在国际竞争不单单是产品的竞争,更是由产品衍生出来的技术、品牌、服務的竞争。这种竞争在以往是偏向发达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发达国家在这几个方面占据着优势。同时这几个方面也是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环节,是世界价值链竞争的主要环节,因此,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拟在这几个方面给予帮助和提升,提升制造业的发展层级,更好的适应国际间的竞争,在这种新型的产品竞争中占得优势,抢到先机。

三、 贸易战与我国当前核心利益

过去美国也曾多次对我国进行过贸易攻击,例如在1997年3月,美国在《美国对华贸易评估报告》中指责我国有贸易保护的行为,使用“超级301条款”等抑制中国的出口。今年的贸易战同以往的最大的不同是我国在美国的声明之后短短时间内同样宣布对美国采取同样的力度的反制措施,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因为此次贸易战损害了我国以下核心利益:经济利益、“中国制造2025”战略及对外自由贸易。

1. 贸易战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一般来说,国家的基本安全涵盖了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主体,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经济交往与世界逐渐的紧密,美国是同我国进行贸易合作的大国之一,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之势还有加大的可能。但是,随着美国以“301条款”为由的对我国发动的贸易战,势必会使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渐变小,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就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利益及经济安全。我国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才是我国的出路,必须发展我国自身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质量不高等特点,经济发展变化势必对我国未来发展造成巨大影响。贸易战的出现势必会影响我国对美的出口贸易,我国在当前的历史环境下也势必会做出反击,影响我国对美国商品的进口。从经济哲学的观点看,社会和谐归根到底是建立在经济利益的均衡和协调的基点上。如果贸易战使得我国经济利益受损,必然会损害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2. 贸易战打击“中国制造2025”。当今世界的竞争不是单纯的武力的竞争,而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更直白的就是经济与科技水平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现在正处于供给侧改革的时期,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我国国家发展战略上,未来将会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说,任何阻碍我国达成这两个目标的手段、方法都是严重的侵害了我国的核心利益。从中还可以看出,当下我国的核心利益注重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良好、和谐且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经济发展相比较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也是判断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关键考核因素,因此,生产力与经济发展可以说是现阶段我国最为主要的核心利益之一。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先进、领先于世界的制造业就没有先进的生产力,那么,经济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现代的制造业主要以高精尖技术为主,如高性能医疗机械等、新材料、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航空产品、高铁装备等。因此,贸易战中美国对我国诸如上述高精尖行业及产品加大征税措施极大的危害了我国目前以生产力及经济发展为主的核心利益。

3. 贸易战破坏我国对外自由贸易。从斯密、李嘉图、到赫克歇尔、俄林等人的自由贸易理论,都认为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有好处,能够使双方都获得绝对收益。重商主义者、李斯特等人都认为自由贸易能够带来相对利益。由此可见,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同时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贸易战的出现,是以破坏私人或经济实体利益为基础的国家利益。私人利益是国家主体利益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贸易自由的一个目标就是希望实现国家之间贸易的“利益和谐”,因此,无论从私人来说还是从国家来看,普遍的贸易自由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正当的及有利的。虽说如此,但是有一点要提出来的即是我国在对他国实行一定程度的自由贸易的基础上,他国是否同我国一样呢?又或者说,他国是否对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不利的贸易壁垒呢?贸易保护主义一般打着“公平贸易”的幌子来进行诸如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保护措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美国的贸易战很显然是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代表人,总希望他国对美国实行商品的自由进入,自身却是对商品的进入实行限制。倘若如此,经济学家们关于自由贸易的优势也就无法实现。我国一直以来就倡导合作共赢的经济理念,贸易战的出现会使我国的这个理念不复存在。

四、 总结

贸易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问题,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问题。我国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等核心利益处于我国各种利益的中心位置,政治制度、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所要追求的四大目標。因此,任何阻碍我国顺利发展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维护我国国家与人民的核心利益是正义的,是不可置疑的。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定会坚持维护核心利益不动摇,积极保障非核心利益,使我国国家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都得到最完整的保障,是我国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促使我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宏福,郭百红.中美贸易冲突:美方逻辑和中方应对[J].现代管理科学,2019,(1):18.

[2]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0.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5] 吴伟.城市社会的发展范式及其未来走向[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40.

[6] 王卓君,何华玲.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与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3,(9):26.

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算法推荐下的价格歧视问题——以伦理学的视角分析”(项目号:201811028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伟(1991-),男,江苏省太仓市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伦理、科学伦理;华梦莲(1992-),女,江西省上饶市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伦理、企业伦理。

收稿日期:2019-01-20。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贸易战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