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原理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究

2019-07-05 03:26皮珊珊
山东纺织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原理积极性

秦 萌,夏 添,皮珊珊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1 引言

服装设计原理是服装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服装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熟知服装的设计语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服装设计原理知识点繁多,包括服装的理论概述、服装三要素的设计原则、服装设计风格、服装美学特征设计、服装系列设计和程序设计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理论知识的深入,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而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1]。本文旨在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服装设计原理课程积极性的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2 优化教学内容

服装专业大二学生在学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后,已经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和专业认知能力,服装设计原理是学习女装设计、男装设计、结构与工艺设计、面料与造型设计、陈列与营销等后续衔接课程的基础。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将课程按难易程度设置成阶梯状,并精心设计各个板块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服装设计原理课程知识体系庞大,一个合格的设计师除了需了解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需掌握版型的合理性、工艺的可实现性、纺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和服用性能、各类时尚信息,以及服装市场营销、品牌策划等系统化内容[2]。针对服装设计原理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优化教学内容,将繁杂的知识精简,尽量把相关的理论知识穿插讲解,深入剖析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案例的能力,并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服装设计起源过程中,可将服装起源与设计来源和设计理念结合起来。服装设计起源于保护说、气候说、装饰说、性差说、象征说等。先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阐述服装设计的侧重点,进而引入服装设计体现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再结合服装设计理念,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案例,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学习积极性,图1为服装设计起源分析图。

图1 服装起源分析图

3 优化教学手段

在进行服装设计原理教学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采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翻转课堂微视频、同步在线课程、现代分析软件等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多媒体和翻转课堂微视频。

3.1 优化多媒体PPT教学

现代大学课堂大多采用的教学辅助工具是多媒体PPT,这种教学方式利用视觉、听觉及触觉三方面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服装设计是一门与时尚潮流联系紧密的课程, 因此PPT课件与模板需及时更新,PPT展示手段也要不断提高,否则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同时,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累新的知识及经验,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如在讲解服装设计风格时,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动静结合展示的优点,将具有典型风格的服装设计作品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现。图2为Kenzo近两季发布会的新品,采用视频播放和图案细节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设计元素,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并对70年代的复古风格有了深入了解。

图2 Kenzo主题元素设计分析

3.2 优化翻转课堂内容

近年来国内外教师常用的另一种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课堂,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有积极意义[3]。服装设计原理课程理论繁多,如果只是将大量信息灌输给学生,既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下降,也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教学为导学,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潜能[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服装流行资讯,创建网络公共平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另外,教师可将大量的理论信息分解成若干紧密联系的微视频,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课前自主学习,并将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课上与老师和同学探讨沟通。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服装设计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及价值,提高学习积极性。如讲解服装造型设计原理时,只给学生讲授大量设计细节,会使其学习兴趣下降,而通过微视频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让其将感兴趣的设计细节绘制出来,并在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图3为微视频展示的Maison Margiela 2019年春夏高级成衣系列中领、袖、肩部结构的设计。

4 强化目的性教学

4.1 从课堂走进社会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课程,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了解服装款式与色彩的设计、服装面料与辅料的选择、版样和工艺的制作技巧、服装历史和形式美法则等,还要将其与市场因素、流行因素、销售环节等紧密结合,只有了解市场需求,才能做出有价值的服装产品。

图3 微视频展示服装内部结构设计

服装设计原理课程中,某些教学内容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程的理论知识应与流行趋势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市场需求,调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让学生参观纺织面料展会、服装博览会等,提升实践能力。还可引入市场调研环节,让学生感受设计到营销各个环节间的紧密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消费者需求,把握服装市场的整体环境,进而更好地掌握理论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此外,教师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强化学习的目的性。如邀请优秀毕业生开展服装相关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参加服装设计比赛

服装设计原理作业的形式多以画图为主,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整体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师可通过将服装设计原理课程的内容与各类服装设计比赛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学生参加服装设计比赛并根据比赛主题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主动对流行款式、面料、色彩、图案进行搜集、整理,有目的的进行设计,提升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找到设计原理作业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参赛过程中,学生按照服装设计比赛的要求和风格进行设计时,会参考国内外经典和优秀的设计并赋予作品创新性。若作品入围,在批量制作阶段,学生接触到企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会得到很大提高。此外,比赛中可与其他院校学生交流、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5]。参加服装设计比赛作为一个有目的的学习过程,可使学生接触服装设计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结语

服装设计原理的教学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强化目的性教学,以提高学生对服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原理积极性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