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河流域泥沙与水土保持工作关联分析

2019-07-05 11:33
山西水利 2019年4期
关键词:输沙量洪峰流量历时

张 燕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偏关水文站,山西 偏关 036400)

1 流域概况

偏关河发源于朔州平鲁、内蒙清水河县境内,全长128.5km,河床坡度5.5‰,流域面积2040km2,羽状汇流,流经偏关县境,自东向西汇入黄河,属黄河一级支流,是北方典型的季节性河流。流域范围内地形起伏崎岖,沟壑纵横,植被稀疏,绝大部分耕地为旱坡地,仅河谷内有少量平地,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农业区(见图1)。

图1 偏关河流域水系简图

2 泥沙分析

偏关河流域,除上游局部区域有石质裸露,整个流域被厚厚的黄土覆盖;黄土为沙壤土质,细而疏松,易于冲刷,加上人类活动影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该区域近年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措施包括植树造林,修建水平梯田,建造蓄水拦沙淤地库坝等。为分析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效果,结合一线水文工作经验及偏关水文站40余年历史水文资料,重点从泥沙问题入手,分析探究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的关联关系。

2.1 现象分析

2.1.1 平均降雨量

偏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915km2,为总流域面积93.9%;该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56mm,雨量多集中在六月中旬至八月下旬(见图2),历年数据显示关联性好,基本反映了该区域多年年度降水量的基本情况。

2.1.2 暴雨与输沙量

暴雨(大暴雨)、暴雨历时和产汇流条件,是决定洪水和输沙量大小的主要因素。分析泥沙问题,应该着眼于泥沙是由洪水挟带运送形成的这一客观现象,重点抓好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关联分析;总体来说,径流量大,输沙量相应变大,径流量小,输沙量相应减少。图3表明,80年代后,流域径流量明显变小,输沙量也相应变小。

2.1.3 径流量与输沙量

以水量(自变量)作纵坐标、泥沙(因变量)作横坐标,绘制关联关系图(见图4),可明显看出以下特征:

第一,水量大,泥沙量也大;水量小,泥沙量也小。关联规律明显。

第二,形成4条斜率相似的关系曲线,分别代表4个历史年段:1号线为1958—1965年,2号线为1966—1973年,3号线为1974—1988年,4号线为1989—1997年。

第三,泥沙量(输沙量)随历史年段递增,但增速有快有慢,80年代后出现负增长。

第四,个别年度偏离年段曲线较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历史数据查阅,1963年、1979年偏关河中下游暴雨洪水,最大洪峰流量分别为1580m3/s和2140 m3/s,流经泥沙侵蚀区域,含沙量大;1967年最大洪峰流量1950m3/s,暴雨发生在清水河县和平鲁县的山区,由于植被覆盖较好,含沙量相对较小。这3个年度偏离年段曲线较远,情况比较特殊,但历史水文气象数据能给出合理解释。

图2 降水量、降水日数关系线

图3 偏关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过程线

图4 偏关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关系线

2.1.4 年最大洪峰与年径流量

总体来看,4个历史年段的划分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年最大洪峰流量与年径流量关系密切,可以说,该区域的一场大洪水,就基本决定年径流量的大小,也基本决定了对应年度输沙量的大小(见图5)。

图5还从另一个视角反映了降水和径流量、输沙量的关系。暴雨强度越大,历时越长,范围越大,则降水量就越大,洪峰流量也越大;洪峰流量越大,历时越长,范围越大,则地表径流量也越大,输沙量也就越大。反之,暴雨降水强度越小,历时越短,范围越小,则降水量就变小,洪峰流量也减小;洪峰流量越小,历时越短,范围越小,则地表径流量也减小,输沙量也就越少。

图5 偏关站年最大洪峰流量/年径流量关系线

1958—1997年近40年间,该流域自记雨量站点太少,无法为今天收集、提供到诸如降水强度、范围、历时等系统性历史数据资料;但从图5分析比对可以看出,同样的年最大洪峰流量,80年代以后年份与80年代之前年份相比,对应的年径流量的量级和概率普遍减少,即大数据出现少小数据出现多。因为,较低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的概率(重现期)多,以图5中500m3/s洪峰流量级别为例,500m3/s以下的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年份为28年,占40年份统计总量的70%;也就是说,年最大洪峰流量相同或相似的数值,这个级别及以下出现的机会非常多,几率非常高。由于年最大洪峰流量主要是由暴雨形成,所以可以得出一个推演结论:该区域近40年间,伴随该级别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的年份,应该存在相同(相似)暴雨,并且暴雨的范围、过程等水文基本信息相近。

2.1.5 相同(相似)暴雨产、汇流分析

该区域存在很多相同(相似)暴雨情况,但80年代及后期年径流量却明显比60~70年代少。对于降水量减少,相对于40年时间段而言变化是微乎其微的,相同(相似)暴雨相对于相同(相似)年最大洪峰流量这一个因变量,更符合概率统计客观实际。

因为,年最大洪峰流量,以及洪峰形成的径流总量,是由地面产生汇集形成的。虽然相同(相似)暴雨较多,如果80年代及后期暴雨比60~70年代的暴雨历时短,降水范围小,那就不符合常见暴雨相同(相似)的推论。但是,相同(相似)暴雨:包括降水历时、范围,对于40年时间段和有限的2040km2流域面积而言,确实普遍存在,符合客观实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愈加浓厚,农业生产、畜牧养殖、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作等更加理性和科学,人类活动的各种有效措施,为改变该流域的产汇流条件提供了基本条件,最终表现为80年代及后期人类活动对年最大洪峰流量明显比60~70年代系统性地减少了。说明图4、图5中对4个历史年段划分进行数理统计和泥沙问题分析,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2.2 数理分析

经计算得出,1958—1997年近40年间平均年径流量0.3827亿m3,用这个数值在图4中分别查出分年段对应的年段年平均输沙量,绘制表1(对应图4)。

2.2.1 历史年段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

将偏关河流域内3个自记雨量站(利民、老营、偏关)1958—1997年近40年降水量资料,及偏关水文站同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特征值,根据图4、图5历史年段划分统计,绘制表2,可直观了解降水量、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分年段变化情况。

表1 偏关河流域年段年平均输沙量统计表

表2 偏关河流域降水量偏关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统计表

2.2.2 年输沙量比较计算

从表1可知:1958—1965年8年中,年均输沙量增长531万t,年均增长66.4万t;1966—1973年8年中,年均输沙量增长620万t,年均增长77.5万t;1974—1988年15年中,年均输沙量增长445万t,年均增长29.7万t;1989—1997年9年中,从图4看出,年段年均输沙量停留在4号线上不增加,即这9年增量为0。可知,1958—1988年31年中,年均输沙量的年均增量为51.5万t。

(1)1974—1988年这15 年,较1958—1973年这16年,输沙量减少值保守估算:

前16 年均值=(66.4+77.5)÷2=72.0(万t)

(29.7-72.0)×15=-634.5(万t),即较前16年减少了634.5万t。

(2)1989—1997年这9年中年增量为0,如果按照1958—1988年31年中,年均输沙量的年均增量51.5万t,估算9年输沙减少量:

(0-51.5)×9=-463.5(万t)

(3)以上两个历史年段(1974—1997年)24年间,输沙量减少保守估算为:

634.5+463.5=1098(万t)

1098万t仅为发生水沙现象的估算值,至于产汇流条件改善带来的径流量减少,并由此带来的输沙量减少,数字难以量化,但该数值一定非常可观。

2.2.3 洪峰流量与输沙量关联分析

表2综合反映了1958—1997年40年内流域分年段年均降水量、年均径流量和年均输沙量的情况。1958—1973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增速明显加大,特别是1966—1973年8年中,输沙量增速最快;1974—1997年输沙量增速下降,其中1989—1997年为零增长(见图5),期间年最大洪峰流量,对应年径流量全部落在4号线上。

由1989—1997年最常见暴雨形成的系列中,出现机会最多的最大洪峰流量控制在500m3/s左右。同一洪峰流量对应的4号线年径流量数值远低于1号、2号、3号线的年径流量数值。在暴雨和最大洪峰流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最大洪峰流量是因变量,暴雨发生后产流量减少,汇流量相应减少,由于地面产汇流补给不足,洪水历时缩短。导致最大洪峰流量系统性地相对减小,径流量也系统性地减小,最终输沙量也相应地减少。

3 泥沙与水保关联分析

在60~70年代,农民砍烧山柴取暖做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集体牲畜饲草也需要砍割山坡杂草补充。该流域经历这种多年的砍烧山柴,导致植被严重破坏,黄土外露,生态破坏殆尽。由于缺少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因机械化程度低,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不够,这是60~70年代该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明显增大且增速很快的主要症结。

从70年代后期开始,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各级政府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加大,大量修建了水平梯田和蓄水拦沙库坝,不适宜耕种的山坡滩涂种植柠条、植树等,水土保持工程的固沙效果开始逐步显现。1981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经营模式后,老百姓劳动积极性热情高涨,农家自产的秸杆富足有余,完全能满足日常取暖做饭需要;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形成,荒山、荒坡、荒沟的天然植被逐步得到恢复和保护,山鸡野兔成群结队安家落户,自然生态开始转向良性发展。

从近40年偏关河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趋势来看,从60~70年代的快速增长,80年代的负增长,到90年代的0增长,充分说明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开展,流域内天然植被的大面积恢复,流域生态指标开始呈全面向好发展态势。分析偏关河流域水文资料,可以得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明显改善,是70年代后期各级政府特别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和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生态的结果。

4 结语

尽管缺少近年水文气象的数据支撑,但可以推断偏关河流域1997年后的泥沙(水土流失)问题,特别是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等数据一定是在图4、图5的4号线的轨迹上,继续向更小位置移动。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深入实施,随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经过人民群众世代努力,一定会打赢碧水青山的生态保卫战。

猜你喜欢
输沙量洪峰流量历时
量词“只”的形成及其历时演变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20世纪中期以来不同时段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古今字“兑”“说”“悦”“敚”历时考察
无定河流域洪峰流量的空间变化统计分析
铁力水文站水文特性分析
清流河滁县站历年洪峰水位洪峰流量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祖厉河输沙量变化的影响分析
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减沙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