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上海戏曲研究概览

2019-07-05 14:08廖夏璇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2期
关键词:沪剧淮剧剧种

廖夏璇

上海戏曲素有中国戏曲的“半壁江山”之称,其剧种之多、剧团之多、名家之多、市场之活跃,使之始终保有剧坛佼佼者的地位。自20世纪初的中国戏剧改良运动在上海发轫以来,上海戏曲界的改革或改良运动从未停止,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剧目和编导演人才,激活了上海戏曲的演出市场。伴随着戏曲演出市场繁荣而来的,是上海戏曲理论研究的活跃。“十七年”时期上海报刊上展开的关于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历史剧创作、推陈出新的三次大讨论,均引起了全国戏曲界的关注。此外,为加强戏曲研究和组织戏曲理论队伍,1979年建立了上海艺术研究所,这是我国省、市一级建立的第一个艺术研究所。该所制订了为老一辈戏曲艺术家做艺术记录和经验总结的计划;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上海艺术史图志》《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国戏曲现代戏史》等著作;与上海辞书出版社联合发起举办了全国戏曲剧种史学术讨论会,并与上海沪剧院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承担了上海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等等。

新中国七十年上海戏曲在剧种改革、剧目创作、表导演艺术、戏曲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术界对这段时间上海戏曲的研究也得到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展开。

上海戏曲的综合研究

学术界的一些论著对新中国上海戏曲进行了宏观、综合地研究。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著的《中国戏曲志·上海卷》(1996)是上海戏曲有史以来第一部完整的志书,不仅按剧目、演员、演出场所等分类收集资料,还对上海出现的15个剧种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扼要介绍,对研究上海戏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春明主编的《上海艺术史》(2002)的第三章《现代上海戏曲》、第四章《戏曲在新时代的深刻变革和普遍繁荣》,对现当代以来的上海戏曲发展轨迹进行了概述。高义龙的《为戏曲史掀开崭新的一页—“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的上海戏曲改革》(2002)一文对20世纪50年代上海地区的“戏改”工作进行了历史回顾,总结了成功经验、吸取了失败教训,认为对“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正确认识是戏曲事业繁荣兴旺的前提条件。朱恒夫的《论上海戏曲的过去、现状与振兴的对策》(2009)一文对上海戏曲的历史贡献、现实条件、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上海戏曲剧种史研究

1.上海京剧研究。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讲座》(1958)中认为“海派京剧”是京剧在上海的新发展,并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1979)中进一步补充了对“海派京剧”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海派京剧”作为一个京剧流派的基本框架被建构起来。上海艺术研究所、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联合编著的《中国京剧史》(1990)第八章《南派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从上海特殊的地域环境解释了“海派京剧”兴起的内外部原因。徐幸捷、蔡世成主编的《上海京剧志》(1999)对自1863年上海有京调皮黄起至1996年的100多年間上海京剧的剧目、音乐、表演、导演、班社、舞台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龚义江的论文《“海派”京剧纵横谈》(1986)以上海的地理方位为截断面,认为“海派京剧”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剧目上的创造、艺术上的革新和体制上的改革等方面。龚和德在《试论海派京剧》(1989)一文中试图对“海派京剧”的内质作一个更加精准的定位,认为“海派京剧”之所以能够成为京剧的独立派别,更重要、更本质的东西在于海派京剧的“近代化”。学界开始从中西文化在上海这个现代城市中交汇的特殊背景来建构“海派京剧”这一命题。

2.上海昆剧研究。方家骥、朱建明主编的《上海昆剧志》(1998)共十一章,分列为团体机构、剧目、表演、导演、音乐、舞台美术、演出场所、出版物、演出习俗、重大演出活动、人物传记等, 系统地记载了上海地区昆剧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研究上海昆剧的重要志书。刘庆、朱锦华主编的《海上兰苑》(2012)下编《昆曲摭忆》以人物为经,涉及昆剧表演、舞美、衣箱、音效、教育等多方面,较全面地记述了上海昆曲的审美特征。

3.上海越剧研究。卢时俊、高义龙主编的《上海越剧志》(1995)以上海越剧为研究对象,全面介绍了越剧在上海生存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脉络,以及上海越剧在戏剧文学、表演、导演、音乐、舞美、团体机构等方面的特点,是研究上海越剧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姜进的《诗与政治:20世纪上海公共文化中的女子越剧》(2015)将上海女子越剧作为独特的文化现象进行考察,认为女子越剧在上海的成长表征了中国女性进入都市空间、参与塑造都市公共文化的历史性功绩。李声凤编著的《舞台下的身影: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越剧观众访谈录》(2015)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探寻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上海越剧观演生态。此外,谢雍君的《我们该如何谈论上海越剧观众》(2016)、姜进的《越剧与上海都市文化的形成》(2017)等论文,从不同时代和角度入手,勾勒出越剧与都市上海的互文关系,拓展了上海越剧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4.沪剧研究。汪培主编的《上海沪剧志》(1995)较全面地介绍了沪剧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沪剧在剧目、表演、导演、音乐、舞美、团体机构等方面的特点。朱恒夫的《滩簧考论》(2008)第五章《申滩的兴起与发展》紧扣时代及上海城市文化背景,对沪剧由曲艺发展成为戏曲剧种的历史进行了追溯。陆敬文的《沪剧流派与演唱基础》(2016)较详细地梳理了沪剧各流派创始人的生平、唱腔特点和艺术风格,系统地介绍了沪剧演唱基础的声乐常识。

5.上海淮剧研究。刘艳卉的博士论文《上海淮剧研究》(2007)对上海淮剧自1906年至2007年的百年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填补了上海淮剧专门史研究的空白。张金贞的硕士论文《淮剧在沪的发展历程及其空间变迁研究》(2013)探讨了晚清民国时期淮剧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并考察了在此期间淮剧演出场所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朱恒夫的《民间歌舞萌发·成熟剧种哺育·都市文化熏陶—近现代以来中国淮剧艺术的发生发展之路》(2014)一文认为淮剧源于民间歌舞,因接受了成熟剧种徽剧的艺术营养而迅速成长,又因受到上海大都市文化的哺育而与时俱进,进而引导整个淮剧的前进方向。

6.其他剧种研究。周良才主编的《上海扬剧志·上海甬剧志·上海锡剧志》(1996)对扬剧、甬剧、锡剧等剧种在上海发展演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在书中附载了上海地区山歌剧、绍剧、苏剧、粤剧等剧种的演出概况。黄伟、沈有珠的《上海粤剧演出史稿》(2007)系统地梳理了上海粤剧初创、发展、繁荣及衰落的历史,对其演出情况、戏班结构也多有涉及,是研究上海粤剧发展史的重要参考书目。

上海戏曲创作研究

新中国上海戏曲创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沿。创作的京剧《智取威虎山》《红色风暴》《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沪剧《罗汉钱》《芦荡火种》《红灯记》,淮剧《王贵与李香香》《海港的早晨》《金龙与蜉蝣》等一批优秀剧目引领剧坛风气,为全国不同剧种移植搬演,并涌现出陈西汀、徐进、罗怀臻、李莉、陆军等一批优秀剧作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谢柏梁的《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2006)将沪剧《罗汉钱》视为婚恋题材戏中“首开风气”的四大剧目之一,并对上海创排的京剧《智取威虎山》、沪剧《红灯记》、沪剧《芦荡火种》、淮剧《海港的早晨》进行了评介。此外,傅谨的《新中国戏剧史(1949-2000)》(2002),王安葵、余从主编的《中国当代戏曲史》(2005),董健、胡星亮主编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2008)等著作,均在中国当代戏剧戏曲史的背景下对新中国上海戏曲创作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学术界关于新中国上海戏曲作品个案研究的成果颇丰。刘厚生的《从演员的气质谈起—越剧〈红楼梦〉观后感》(1961)、龚和德的《〈红楼梦〉与越剧建设》(2009)等学术论文对越剧《红楼梦》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何慢的《不灭的革命火焰—谈沪剧〈芦荡火种〉》(1960)、沈鸿鑫的《革命的红灯永放光华—评沪剧〈红灯记〉》(1963)等学术论文对“十七年”时期的沪剧现代戏进行了评析,记录和还原了从沪剧《芦荡火种》《红灯记》到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的历史现场。向井芳树的《中国古典悲剧的诞生》(1994)等学术论文对淮剧《金龙与蜉蝣》作为戏曲现代化探索的成功案例进行了研究。龚和德、黎中城主编的《京剧〈曹操与杨修〉创作评论集》(2005)从不同角度对京剧《曹操与杨修》展开了评述。龚和德、毛时安主编的《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2014)对新编历史昆剧《班昭》进行了充分论述。刘祯、谷好好主编的《昆剧全本〈长生殿〉创作评论集:钗盒情缘与历史兴亡的深度呈现》既是对上海昆剧院昆曲创作、表演和研究所取得成绩的回顾,也是昆曲研究者学术成果的集中呈现。方舟主编的《沉重的救赎:“挑山女人”与一位当代母亲的思考》(2017)从剧本、导演、音乐、表演等方面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沪剧《挑山女人》进行了系统研究。

学术界对新中国上海戏曲剧作家的研究,重点关注了陈西汀、徐进、罗怀臻、李莉等剧作家。谢柏梁的《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第三十七章《陈西汀的古典戏文》(2006)、周锡山的《文字惨淡经营的心血结晶—陈西汀剧作研究》(2018)等对海派京剧及当代昆曲大家陈西汀先生的创作生平及剧作艺术进行了梳理归纳。刘婷的《以剧本创作来推动越剧的迅猛发展—徐进越剧创作浅论》(2018)等对剧作家徐进的艺术生平及越剧创作进行了研究。叶长海的《新世纪戏剧的曙光 》(1994)、朱恒夫的《保持戏曲民间性特征,融入当代美学精神—论罗怀臻的戏曲创作》(2011)等学术论文,从剧作史观、民间性、都市化、现代性等方面对罗怀臻及其戏曲创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胡晓军的《以童心,作传奇—李莉戏曲印象》(2017)、吴筱燕的《寻找最佳平衡点:对献身“崇高”理想的歌颂与对个体不幸命运的同情》(2018)等论文,从个性风格、美学特征、个体价值认知等方面对剧作家李莉的戏曲创作进行了研究。

上海戏曲团体研究

文川的论文《为新人塑像—35年来坚持演现代戏的上海沪剧院》(1984)认为上海沪剧院善于结合本剧种特点,扬长避短,长期坚持不懈地从事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是其不断取得突破的根本动力。马也的《对京剧发展的点滴思考—上海京剧院的启示》(2015)一文对上海京剧院60年来的发展路程进行了阶段性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梳理。傅谨的《上海越剧院六十年前的渊源》(2015)对上海越剧院与华东戏曲研究院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梳理,认为华东戏曲研究院对上海越剧院发展方向的确立具有积极的意义。嵇晓静的硕士论文《淮剧在都市环境的生存发展对策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的多样化与统一性发展》(2018)通过在上海淮剧团和建湖淮剧团近五个月的田野调查,对剧团的管理层和演职人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梳理了淮剧发展迁徙的脉络,对上海淮剧团在上海都市环境下的管理模式、演出现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张鼎的《20世纪50年代上海民间职业剧团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2018)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上海民间职业剧团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崔伟的《让古老剧种的艺术“包浆”更加莹润深沉—上海昆剧团建团40周年的思考》(2018)认为上海昆剧团40年的成功发展最深刻的启示在于,要正视不同剧种有不同的历史、艺术风格、审美价值,以符合实际规律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和指导剧团发展。

书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上海戏曲史》的意义

新中国上海戏曲史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格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既有对不同历史时期上海戏曲基本状况的宏观把握,也有对剧种、剧目和剧作家的个案研究;既有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也有针对历史现象进行的理论分析。但是,尚有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1)偏重史料的罗列而缺乏有深度的史论。这主要因为用以指导戏曲史研究的戏曲观念相对陈旧,处理材料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2)剧种研究失衡。其一,除了对上海京剧和上海越剧关注较多外,对上海昆剧、上海沪剧、上海淮剧等缺少系统关注,一些剧种甚至连基本史料的收集也相当不完备。其二,对某一剧种历史的研究多偏重民国或“十七年”,对新时期乃至新世纪以来的历史进程缺乏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3)对上海剧作家的研究多局限在他们代表作品艺术特征的总结上,缺少将剧作家及其创作置于上海戏曲历史进程中进行综合考察的研究意识,因而对剧作家的研究是相对孤立的,并未参与到历史阐释之中。

编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上海戏曲史》的学术价值在于:

第一,在还原基本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历史论述,完成新中国上海戏曲历史演进的详细梳理、理論分析与规律总结,填补1949年至今上海戏曲史全面、系统书写的空白。

第二,突破以上海各剧种历史拼合成上海戏曲史的研究思路,整体把握上海戏曲史的内在结构,总结上海戏曲艺术发展的历史规律。既实现各剧种历史的考察,也完成特定区域下各剧种合成的戏曲整体生态发展的探讨,为戏曲史编纂这一学术、历史工作提供更科学的视角和方法。

第三,在全新的戏曲观和戏曲史观的指导下展开上海戏曲史书写。不仅全面考察作为舞台艺术的上海戏曲各构成要素(如剧本、表导演、舞美、院团等)的变迁及相互关系,还把握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上海戏曲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潮及体制的关系。

编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上海戏曲史》的应用价值在于:

第一,在城市与戏曲之间建立关联,考察戏曲在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与意义,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历史经验。

第二,提供科学戏曲观指导下的戏曲史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思路,对戏曲史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三,总结上海戏曲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从中提炼出客观规律,为当下上海戏曲艺术实践活动的良性、高效开展提供历史经验。

第四,对上海戏曲各剧种来龙去脉进行细致梳理,为上海戏曲剧种史教学提供教材。

猜你喜欢
沪剧淮剧剧种
淮剧还好吧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沪剧《雷雨》海报
沪剧《魂断蓝桥》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