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界外艺术的内涵及特质

2019-07-05 14:08徐雁华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2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

徐雁华

什么是界外艺术?

要介绍和研究界外艺术,就不得不提原生艺术,这两者既有关联,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原生艺术的概念是现代艺术家让·杜布菲提出的。1945年,一次参观精神病院美术作品的经历,使他对精神病人的创作感到大为震惊,随后他提出“原生艺术”(Art Brut)这一概念。在杜布菲看来:“原生艺术包括各种类型的作品—素描、彩画、刺绣、手塑品、小雕像等等—显现出自发与强烈创造性的特征,尽可能最少地依赖传统艺术与文化的陈词滥调,而且作者都是些默默无闻的、与职业艺术圈没有关系的人。”1原生艺术的创作者一般限定为精神病人的艺术表现、通灵者的绘画以及具有高度颠覆性与边缘倾向的民间自学者的创作,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完全是自发创作。

“界外艺术”这一概念则是由阿兰·布尔保奈于1972年提出的。在此之前,阿兰·布尔保奈一直是原生艺术的忠实研究者,但后来在他的收藏中,他发现很多藏品无法纳入“原生艺术”的标准内,这种按照群体来划分原生艺术家的方式,对于原生艺术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于是出现了“界外艺术”( Art Hors-les-Normes)这个全新的概念。这是一个有别于原生艺术,也不同于学院派的表达方式,它“把以非传统的绘画形式创作出来的作品统统囊括其中,认为作品只要反映的是非经验主义的内容,或只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呈现,甚或只要是艺术家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表达,这样的作品都可纳入界外艺术的范畴”。2

界外艺术相比原生艺术而言,体现出了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更具野心。首先,它着眼于打破艺术的所有界限和桎梏,突破传统的艺术分类标准,强调艺术的普遍性和不受约束的本质,即约瑟夫·博伊斯所说的“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界外艺术跳出了艺术史、地域、身份、传统等的窠臼,鼓励所有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表达。不管界外艺术的创作者有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只要其作品是内心世界的呈现,是超脱于技巧和经验的,就可以看作是界外艺术。如此看来,“界外”一词便具有了无限包容性和延展性,其格局显然比原生艺术更大。

其次,在传统视域中,“界外”与“主流”是一组充满矛盾性的概念,“主流”往往是显性的,“界外”则躲在幽暗的角落里;“主流”往往与正规、传统相关,“界外”则被贴上了“反叛”的标签。但是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的传统绘画技巧,在这个瞬息万变、追求创新的时代里,越发老迈而脚步沉重,那些带有共性的创作,沉闷而难以吸引人;而隔绝于传统文化影响之外的界外艺术,则越发体现出开放性、包容性,其与生俱来的创新性,对本我的推崇和肯定,更加契合时代精神与人们对个性的呼唤。

界外艺术的特质是什么?

界外艺术是一种前沿的艺术,它与当代艺术分属两个不同的门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界外艺术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也没有经验主义、技巧主义的束缚,它更加注重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美丑,有时并不在于视觉的感受,而更在于内心的感动和思考。人们时常会被外在光鲜美丽的东西吸引,却忽视了它的本质。界外艺术坚决与学院派决裂,撇开加诸创作之上的浅薄修饰和繁复技巧,所以,作品体现出的是艺术家最本真的想法以及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

界外艺术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有着强烈的人文属性和对社会的批判性,这是传统艺术形式所无法企及的。“界外艺术家始终顶着一颗很有洞见和思想的头颅,将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体会到的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感觉,统统浇铸进创作中。在他们看来,艺术不仅是一种展开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对人的内在创造性的肯定、对多样化生存方式的表达。他们坚持着最艰难的逆流而上的道路—重视艺术的率真和自由,关注人类终极命运,并让艺术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维度表现出重要价值。他们坚决摒弃为经济利益而创作,为政治团体而发声。”3可以说,界外艺术同原生艺术一样,是最纯粹的艺术。

界外艺术的核心是人本主义和人文关怀,强调艺术创作面前人人平等。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等领域造成巨大争议和深远影响的艺术现象。界外艺术理论的诞生反映了一批前沿艺术家、理论家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反思和对更加广泛、纯粹意义上的人类想象力、创造力的回归。“假如界外艺术家失去了率真而自由的心灵表达,追求技巧和规范,希望总结出一套‘理念或系统,就有可能落入学院派的窠臼中;同样,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今日的‘前卫,可能就是明天的‘传统,正如宋词在当时是勾栏瓦肆的流行歌曲,而到了今日则与唐诗齐名,属于雅艺术。”4因此,界外艺术只有保持其一贯的特质—重返内心世界,拒绝教条主义,以生命的嘶吼和精神的力量作为其最大的特色,才能彰显出它的价值。

我们为什么需要界外艺术?

一般来说,艺术的传播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中介功能;二是评价功能。5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不能与观众见面,那么它就是一件“僵死”的物品。所谓艺术传播的中介功能,就是指艺术作品与观众见面的形式;而艺术传播的评价功能,则是指创作者依据个人的经历、体验、思想,對艺术信息的编码和阐释,每一件作品都融入了创作者的思想意图。

通常而言,艺术作品与观众最常见也最直接的见面形式是展览,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场所,与艺术作品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如中华艺术宫开馆五年来,共接待观众1230万人次,举办展览180余场,开展公共教育活动760多场。可以说,观众的艺术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观众通过欣赏艺术作品的画面布局、用色与线条的组合等,体会着创作者的意图。界外艺术之所以越来越受推崇,即在于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布局充满张力,用色大胆,且毫无经验主义的痕迹,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使每个观众都能产生出独一无二的、个人化的解读,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对作品的解读,则是艺术信息解码和重新释义的过程,从而使艺术活动的过程变得完整。这种对作品的阅读体验,是传统艺术作品无法给予的。如果说,作品的生命是创作者赋予的,那么观众对作品的解读,则让作品的生命力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当下的很多艺术创作,过于功利,其创作目的直奔主题—卖錢、展览、获奖,偏离了艺术本身的规律、特点和要求,媚俗而短命。当下的年轻艺术家中,墨守成规、固守传统技法者有之;急功近利、盲目跟风者有之;追求所谓的新奇、另类,随意拼凑艺术符号者亦有之,结果往往是丢掉了自我,失去了灵性与创造力,作品沉闷,充斥着陈腐的味道。如此一来,作品与金钱、名利的结合,只会助长社会的虚浮作风,艺术更像是一种献媚的技巧。

真正的艺术家一定不会迎合观众的口味、市场的需求。艺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故弄玄虚的粉饰。艺术家应该居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核心地位,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精神需求的呐喊,才是作品永恒的主题。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主体,人的发展应该是自由、积极、主动的结果,而不受外力的强制牵引甚至是压抑束缚。

界外艺术之所以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蓬勃发展,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界外艺术与道家文化相契合,道家文化则强调自身内在的修为以及精神世界。界外艺术始终坚守着反映本我这一要义,跟道家精神不谋而合。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恰如界外艺术对人本主义的呼唤。界外艺术家将绘画看成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他们从事艺术创作的初心绝不是那些追名逐利的画匠所能比拟的,其精神偶合了老庄思想,故而越来越受艺术家、理论家的推崇。二是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随着快节奏生活而来的则是内在的压力无处释放、人与人的疏离难以弥合,人们的这种心理问题若不加以舒缓,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精神问题。艺术创作则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润滑剂,可为人们找到一种精神寄托和排遣压力的方式。“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这是界外艺术给予所有人的,通过界外艺术,人们还能反观自我、探寻本心,故而人人都可因参与界外艺术而得到心灵的成长。三是界外艺术作为一种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变革力量,可以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参考,由界外艺术所揭示、所唤醒的人的蓬勃力量,可以迸发出更加活跃的创造力,有助于艺术形式的全面发展,故而界外艺术的普及性发展的前景十分可期。

2013年,界外艺术的概念引入国内(由中国界外艺术发起人张天志引入,并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令人欣喜的是,在几年的时间里,不论是在发掘界外艺术家方面,还是在研究界外艺术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代边缘艺术二十家》《中国界外艺术家》的相继出版,“界外艺术—法中艺术家作品交流展”“独白:界外艺术展”“上海界外艺术双年展”的联袂推出,都显示出人们对界外艺术的需要和推崇。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