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与性别》有感

2019-07-05 06:55赵淑侠
华文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读后感

摘要:本文是著名欧华作家赵淑侠对学术新秀陈秀端的博士论文《文化与性别:赵淑侠的书写维度》的读后感。

关键词:赵淑侠;读后感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9)3-0019-03

大约是七八年前,我开始用计算机,虽然技术是幼儿园程度,自己倒是非常享受个中乐趣,最感兴趣的是上网查询数据,不单可使浑沌不清的事务典故得以厘清,还偶而能获得一些新常识。其中最让我感兴趣,或依稀能得到点成就感的,是发现别人以我这个人及我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写出的论文。

作者多半是大学中的研究生,四川、广东、江西、山东、辽宁、吉林以及台湾诸地的大学都有,题目可说是各有见解,目不暇给。这些作者对我来说全是陌生人,写出的作品有的是博士论文,也有的是硕士论文。我当然希望能读到那些论文的全部内容,能得知他们对我作品的见解和评识。糟的是我的计算机技术使我无法打开那些锁闭的论文,因此只阅读过其中的极少量。

陈秀端的名字亦是在网上读到的。从字数不多的说明中,我得知她的这篇博士论文的题名是《文化与性别:赵淑侠的书写维度》,指导教师是厦门大学的林丹娅教授。一位博士生,用数年的心力遍读、析解、钻研我的作品,成一家言,并将之印制成书,留言于世。对一个出版了30多本著作的作者来说,是值得注意的大事。总之,我有拜读陈秀端这本论著的渴望。

其实,类似的情况已有过多次。除了德国学者贾琳Ensinger, Kathrin女士,和瑞士人Harro von Senger教授著有专文讨论我的作品外,海内外前前后后的,已有多位学者或研究生,以赵淑侠的作品,做为主题来研究,例如美国的李瞱博士、四川大学的刘荣博士。而以赵淑侠及作品,做为研究主题完成硕士学位的更多,山东师范大学的王宇宇在吕周聚教授的指导下,以《文学女人的情关——赵淑侠小说的情感世界》,完成了她的硕士学位论文。至于南京师范大学的黄峰、长春师范大学的丛楠以及李欣等人以赵淑侠作品为研究主题所写的硕士论文,我至今都无缘拜读。

透过林丹娅教授的关系,我很快便联系上陈秀端,才知陈秀端为福建金门人,是一位已有家庭儿女的女学者。早年在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又在师范大学攻读硕士。曾任金门高中教师及金门技术学院讲师。教学之外陈秀端亦从事文艺创作,文类以短篇小说为主,题材多半不离金门的风土人情,或描写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沧桑。曾在聯经出版社出版过一本短篇小说集。陈秀端在进厦门大学研究“赵淑侠”之前,在学术上的研究主题是中国古典文学。

陈秀端的论文《文化与性别:赵淑侠的书写维度》全稿也很快传了过来。20万字共分5章,分别是绪论、赵淑侠的文学创作观、中西文化冲突下的身份认同、中西文化冲突下的性别意识、结论等。我先从绪论的第一节——研究主题:关于文化与性别读起:

欧洲华文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区块。在这个区块中,赵淑侠是颇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

陈秀端认为:赵淑侠文学作品,有不同于他人的书写维度,充分反映海外华人在中西文化冲突下的身份认同与性别意识,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是别具时代与社会意义的文学创作。对于这样的一位华文女性作家,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学者论文,除了1994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的“赵淑侠作品国际研讨会”,集结海内外50位学者热烈讨论时,共发表的53篇对赵淑侠作品研究的论文外,只有零星的一些单篇论文。在这些研究论文中,又大多停留在主题人物、思想特色等层面的评论。对于赵淑侠长期在西方异质文化语境下,所感受到的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与性别意识的探讨,却少有学者论及。

一开始读,我便感到陈秀端的论文极有见地,看得出她的广知多才,便欲罢不能地一直读了下去。

赵淑侠文学作品,有不同于他人的书写维度,又有广大的时空基础及丰富的艺术内涵,同时具备“文跨欧、亚,笔涉四国(中国、德国、法国和瑞士),放眼世界”的独特性。因此,本论文试图从赵淑侠文学作品,进行具体的、多角度的文本分析和阐释,突出赵淑侠文学创作的特点和文本策略,以实例说明赵淑侠如何在其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海外华人在中西文化冲突下的身份认同与性别意识。

说真的,当我读到这一段论断认知时,心中的感触是难以形容的。陈秀端所说的情景,正是我寂寞写作生活的写照。回想59年之前,我两手握着空拳,茫茫然地飞到了巴黎。那时,我自认艺术与文学在心里占有同等的地位。想成为一个作家是自少年时就开始的梦想。但既然已抛下原有的一切,到了看不见中文字、远离母土的欧洲,作家梦必需放弃。从那一刻起,我对文学的热望和追求,便被深深埋葬。

除文学外,我亦热爱艺术,曾拜师学画。那时极为迷恋油画,既到艺术之都,便想一试身手。不料到巴黎后的第一个刺激景象,就是街边卖画的画家。在我看来,他们的样子相当落魄,给过往路人画张素描不过五个法朗,合当时币值美金不到一元。要素描的人并不多。他们身边摆着自己的油画作品,其中佳作不少,惜亦乏人问津。据说那些画家空站整天无人光顾是寻常事。

做个纯艺术画家的渺茫前途已令我信心动摇,再加上其他问题的重重困难,而远在他乡异国,举目无亲,手上没钱,生活随时会发生问题,我无法不感到前途一片灰暗。经过一番挣扎,理智终于抬头:看出眼前最急切的,是要研读一门比较实际,能够找到工作,赚钱养活我自己的学科。瑞士的商用美术世界驰名,如能取得“设计师”的文凭,则在欧洲各国都可找到职位。于是我决心转到瑞士改学设计美术。

当时心中甚为不甘,只好无奈地宽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了不起去打打工,到餐馆端盘子,或替人看小孩,吃苦4年,拿到证书就海阔天空啦!我想得挺神气,但感到4年长如4个世纪,很多现实问题,仍让我懊恼。半世纪前欧洲华人不多,瑞士尤其稀少。世界表面和平,其实冷战较劲的气氛正浓,欧洲的社会风俗我也摸不清,只觉得与我过去的生活环境大大不同。这一切,对我这个台湾出来的青年女子都感到震憾、尴尬,情绪抑郁很不快乐。从那时起,我便常会不自觉地对自己的立足点产生疑问。曾多次问自己,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做什么?也就是说,远在我开始文学创作之前,对自己的存在位置,已产生了疑虑。

终于完成了设计美术的课程,成了一个拥有执照的设计师,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在拿到毕业证书之前,就有一家设计公司,决定聘用我为他们工作。我在工作上表现优良,设计的图案卖到巴黎和罗马等地,后来有了孩子,公司给种种便利,要我做下去。那时我已有自己的房子,便在家里辟了一间设计室,图案做好,公司有人来取,由他们负责卖出,所得利润双方按成分取。我还请了位西班牙籍女助理,帮忙打杂和照顾小孩。一时算得内外兼顾了。可我想改走文学之路的意念已在脑中鼓动了很久,难的是放不下手上那只画笔。直到1972年,心一横,把一切作画用物分送给同事们。终于停止了美术设计工作,回归到我少年时代就想走的文学路上。于是就写起文章来。

那时瑞士华人稀少,我的朋友多数是欧洲当地人,他们都知道我已改行从事写作,可惜没人看懂中文,谁也不知我究竟寫了些什么!当地一切文化活动都没我的份,处境看着很荒谬。我想:看样子我得永远住在欧洲,他们却不能读我的作品,不把我当作家看待,何等的孤绝,寂寞!我对自己说,必须设法打开这种苦闷局面。在根本看不见中文的西方世界,一个孤军奋斗的华文作家,虽有打开局面的决心,实际上是难得不知从何着手。

1987年初,我的第一本翻成德语的短篇小说集《梦痕》(Traumspuren)在西德出版。内容描写的是海外华人的遭遇和感情、寄居他乡的寂寞和生活困境,使西方读者初次注意到,原来这些移民来的东方人并不似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丰衣足食之外还有精神的需求和家国之思。这使他们很意外,立即引起广泛的注意,瑞士的几家大报都有评论和介绍,记者来采访、电视来做专题录像片,许多文化团体来邀请做演讲。一年内我在西德和瑞士,做过十几场演讲,奥地利请我到数个城市做巡回演说。通常的情形是:从主持人到听众全部是西方人,只有我这个主讲者是东方人。在那个时段,我仍有一种找不到适当位置的茫然,内心常常不禁要问:我是谁!

瑞士人特别注重健康,星期日全家到树林里散步,一走3小时。讲究早睡早起,晚上10点一过,附近邻居家已是一片黑暗,只有我家二楼还亮着孤灯一盏。不须问大家便知道,那是作家正在写稿。夜深人静,仿佛听得见圆珠笔在稿纸上滑动的声音。那时我的灵魂好似出了窍,也许正在故土的原野上奔驰,也可能正在跟那位小说中的人物,一起编造故事,故事中的人多半和我一样,是个飘泊在欧洲大地上的中国人,那情况正如陈秀端文中所言:表达其对故土的深切关注,是赵淑侠描写中西文化冲突下海外华人的母国情结。诚然,对母国的关系,是我始终放不下的情结。

我一向认为,作家与研究者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相知与缘份。看过陈秀端的论文之后,这种感觉更是深刻:她的分析和论述,让我感到知心而亲切。她的文字功夫精准,20万字的论述与评识清晰有力,有根有据,使得我不得不服气。最使我感到奇妙的是,我写小说时喜用“象征”手法,这一点小手段也被她看穿了。记得写《塞纳河畔》时,为了想表现心中的“反离散”情结,而在人物的姓名上大动脑筋。在构思的当时,我突然想起少年时代喜唱的一首歌: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歌词是宋代文学家秦观的原作《江城子》,这首《江城子》中所表现的失落、怀念、离散与悲怆,我认为正是书中男主人公的人生写照,因为秦观的字叫少游,我就给他取名为少征。小说《塞纳河畔》中男主人公的姓名就叫“柳少征”。

陈秀端说她要将“赵淑侠的文学作品进行具体的、多角度的文本分析和阐释,突出赵淑侠文学创作的特点和文本策略,以实例说明赵淑侠如何在其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海外华人在中西文化冲突下的身份认同与性别意识”,她是做到了。事实上我的早期作品,很多已绝版,现在台湾和大陆都不易买到,有的连我自己都缺。难为她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还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论文。这是一篇内容丰富、视角锐利、立论新颖的学术佳作。

在她的心血之作《文化与性别:赵淑侠的书写维度》出版面世之际,我仅以此文致上最诚挚的祝福。

(责任编辑:庄园)

猜你喜欢
读后感
《蓝石头》读后感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读后感的套路你还在用吗
《阿甘正传》读后感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如何写读后感
头疼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