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9-07-05 08:35谢明来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腹泻预防

谢明来

摘 要 在生产实践中,不少生猪养殖户,都遇到过仔猪在断奶期间发生腹泻,防治不及时,造成大批死亡,损失严重。本文就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可以为养殖户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断奶仔猪:腹泻;原因;预防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无论是传统型的家庭散养户,还是规模化的养猪场,仔猪腹泻都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一旦发生,致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发育停滞而成为僵猪,甚至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诸多因素均容易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生,因而研究如何消除这些因素对于减少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

1.1 断奶应激

实施隔离断奶,仔猪被移到保育圈与母猪分开饲养,不适应新的环境如舍温低,温差及温度大,混群,分栏等,更主要的是食物从以母乳为主变成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营养成分及饲喂方式的突变,使仔猪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功能发生不适应,从而造成营养应激。断奶仔猪未成熟的肠道组织对植物蛋白的消化能力较低,仅食蛋白饲料后会因饲料抗原而引起仔猪的超敏反应,使肠道损伤,肠道吸收功能降低,食糜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很好的得到消化,吸收,便以腹泻的形式排出[1]。

1.2 胃酸分泌不足及消化功能不健全

消化酶活性下降,仔猪在哺乳期间主要靠乳糖发酵产生乳酸来维持良好的胃酸性环境每,仔猪断奶后中断了乳酸的来源。而仔猪本身胃组织还处在发育阶段,仔猪的胃底腺不发达,壁细胞分泌盐酸不足,使胃酸的 pH 值升高,使饲料中的蛋白质水解和消化受阻。pH值较高还会影响多种消化酶的活性,使饲料各种养分消化率下降,仔猪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下降,同时胃酸分泌不足,还会反馈性地引起胃排空加快,使饲料未经充分消化就进入肠道,在肠道内未被消化的蛋白质等内容物腐败分解刺激肠壁造成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

1.3 免疫力降低

仔猪缺乏主动免疫的功能,刚出生的仔猪是靠吃初乳来获得被动免疫的, 母源抗体水平在出生第1周最高到第3周已降到最低,到第6周龄才主要靠自身合成抗体,2-6周龄期为被动免疫向主动免疫的过度期,由于断奶仔猪正处于过渡期,免疫抑制作用极易引起仔猪抗体下降而导致仔猪腹泻 ,而且断奶仔猪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还处在一个未成熟的阶段,仔猪的免疫力降低下,易受各种病原菌侵袭而导致腹泻。

1.4 消化道微内物区系失常

消化道在哺乳期间建立的良好微生物区系有利于肠道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减少霉素产生,提高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并有效地防止病原菌的繁殖而造成消化紊乱与腹泻,仔猪断奶后,乳酸来源中断,胃内乳酸逐渐减少,而此时胃酸分泌不足,无机盐阳离子与酸结合又失去一部分原本不足的酸,使胃内pH值继续升高,致使某些病原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在胃内大量繁殖,使原本良好的微生物区系受到破坏,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泻发生[2]。

2 预防措施

2.1 减少断奶应激

首先,抓好仔猪的早期开食训练,使其在断奶后能顺利地适应植物性饲料, 以减少营养应激而造成的腹泻,仔猪出生7-10日龄就开始将质量好、味道佳的颗粒料撒在仔猪活动的地方让其吃料,以促进仔猪胃肠功能的发育,减少断奶后的营养应激。

其次,采取逐步断奶,逐步换料的办法,即在仔猪断奶前1周开始减少哺乳次数,可在产房将母子隔开并随断奶日龄的临近逐渐增加隔离时间,以减少心理应激,断奶的最初2 d,也可将母猪赶走,让仔猪留在产房内继续饲喂3-4d再赶到保育圈饲养可减少环境应激,转到保育舍的仔猪仍然喂原来的饲料并注意勤添勤喂,保证充足的饮水,要注意圈舍的保暖和清洁卫生等,以促进仔猪的日增重达到早期断奶的预期效果 。

2.2 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

为避免蛋白抗原对仔猪腹泻的影响,应适当降低断奶仔猪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特别要注意避免单一蛋白质含量过高,以采用蛋白高氨基酸饲料为佳。同时还可以通过饲料膨化工艺来降低抗原物质,从而降低腹泻的发生,研究表明,日粮中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肠黏膜组织的形态影响与仔猪断奶后的腹泻有关。但同时为满足断奶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必须平衡多种必需氨基酸[3]。

2.3 添加酸制剂和酶制剂

在断奶仔猪料中添加酸制剂如在断奶仔猪料中添加1%-2%的柠檬酸,延胡禀酸,旱酸钙等有机酸,不但能够提高日增重而且又减少腹泻发生的作用。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加入1.3%-1.5 %的甲酸钙,可使仔猪腹泻发生率降低 25 %-30 %,仔猪日增重可提高40g。由于断奶仔猪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在断奶仔猪料中加入复合酶制剂可补仔猪内源性酶的不足。从而延长胃内排空时间, 使蛋白质充分水解,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消除或减少腹泻的发生。

2 .4 添加乳清粉或乳清粒

目前,在断奶仔猪料中,多采用添加清粉的方法来有效地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在乳清粉中,乳糖的含量高达60%-70%,在饲料中添加1%-3%的乳清粉, 能有效降低胃内pH值,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2.5 添加益生素

益生素是微生态制剂,能够维护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还可在肠道内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等,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

2 .6 适当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

大量实验证明,在断奶仔猪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锌、铁、铜及硒、维生素E、維生素C等均可提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腹泻的发生 。

3 结语

由于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求较好地控制该病,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除添加药物外,还要抓好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以使仔猪顺利度过断奶期,把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袁丽.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 34(4): 149+151.

[2]张帅, 姜发亭. 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和防治[J]. 山东畜禽兽医, 2012, (33): 88-89.

[3]何奎. 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 (1): 157.

猜你喜欢
腹泻预防
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的疗效影响
蜡样芽孢杆菌对入住ICU多发伤患者腹泻影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