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07-05 09:53蒋绍先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管理思考

蒋绍先

摘 要 近年来,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既要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又要管理农村区域经济和微观经济,各种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管好用好这些资金,成为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如何推进农村经济管理管理制度,科学、规范、有效,大力加强农村内部审计工作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如何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经济管理,农村经济,管理,思考

1 总体思路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目标,不能缺少民营企业党建、商会党建这一重要方面。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探索民营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做法,努力提高民营企业和工商联商会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健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问题。农村,经济区相对滞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干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组织者和实践者,由于农民经济意识、法制观念相对比较弱,很容易给腐朽思想以可乘之机,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就是通过经济的这种潜移默化作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作为经济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极不平衡。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农村经济实力较强的并且主要领导狠抓文化工作的农村,从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开展活动等方面都井然有序,力度较大。但一些经济实力较差,或领导不重视文化工作的,工作被动消沉,有的勉强应付差事,有的甚至没有开展任何文化体育活动,基本没有文化设施。

2.2 农村经济网络机构不健全,得不到组织保证。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村没有设立专职的文化、经济工作管理人员,都是臨时指派,暂时负责,一事一议。少数村,也是由村两委、妇联兼任,有的由乡镇党委副书记直接兼任,造成精力难以保证,缺乏长效组织机制,责任性差,给上下工作的沟通、联系、协调、开展带来了很大难度。

2.3 资金得不到保障,开展文化工作难度大。这一现象多数体现在农村组的工作上。经济较好的农村有经费预算,但杯水车薪,经济状况差的农村,困难较大,因此不能保证活动的开展。经济欠发达村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文体活动的开展上更是难以保证。

3 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建议

3.1 建立健经济管理工作内审制度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不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对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设置、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作出明确规定,实现经济管理工作对乡镇重要资金、重大项目和干部经济责任监督的全覆盖,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明确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机构的地位和职责,并赋予适当职权,保障独立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独立内审是保障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另外,需明确经济管理工作应当与财务工作的职责分离。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遵守有关回避规定。全面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 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工作指导和监督机制

机关要加强对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内部经济工作开展情况,纠正农村内部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机关每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采用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等方式举办培训班、经济管理业务交流会等,探讨乡镇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相互学习教育。总结并推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表彰、宣传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人员。二是定期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建议和政策支持。

3.3 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氛围

能否搞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离不开基层政府的支持,因此乡镇机关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的重视,理解并支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乡镇可以通过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人员组成联合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经济管理工作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经济管理工作建议的落实。与此同时,机构也要服务乡镇建设,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发现相关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应当充分运用经济管理工作成果,通过科学评价,揭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创新乡镇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好地为乡镇党委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服务

3.4 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乡镇经济业务日趋复杂,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整体上提高审计队伍的战斗力。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要依法审计必须守法懂法,经济管理人员要定期学习《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财经法规,确保在审计中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增强内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二是要转变经济管理人员审计理念。增强从业人员对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创新方式方法。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工作者应该改变以往单纯的纠错经济管理理念和“秋后算账”的做法,从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前预测并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政治及业务素质。

3.5 要注重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把群众稳定在当地的有效手段。如果当地有产业在支撑,群众都能在当地就业、致富,那农村“三留守”人员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各级一定要高度重视当地产业发展,要把发展农村经济纳入到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大局中考虑,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发展涉农产业,培育农村特色经济,努力实现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4 总结

总之,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措施。我们只有从人员培训、建章立制、保障经费、强化监督考核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才能提升人民群众对经济管理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利用率,全面推进经济管理建设。

考文献:

1.刘虎星.发展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8年16期

2.燕育民.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村经济现代化[A].201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3.张耀元.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历史演进[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经济管理思考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