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山子镇实施乡村振兴的思考

2019-07-05 09:53姜凤和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思考

姜凤和

摘 要 双山子镇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辖镇8个行政村,91个村民组,总面积281.2平方公里,总人口1.42万,主要以汉族、满族为主。2017年招商引资额1.64亿元,固定资产投入3850万元,镇一二三产业比为8:0.5:1.5,农林牧业比为65%、7%、28%。农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业社会事业水平稳步提升。镇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446名党员。

关键词 双山子镇;乡村振兴;思考

1 发展现状

1.1 现代农业

镇有丰富的林蛙资源和我国稀有的高山冷水鱼品种细鳞鱼,药用植物上百种,盛产板栗、食用菌、弥猴桃、山葡萄,山核桃等野果,资源基础好;镇保护地的果蔬大棚共有200多栋,养鸡共16户,年出栏290万只;辖区内碧水公司完成投资10亿元的参仙源酒厂及投资2亿元的参仙源野山参护肤美容化妆品加工;引进的新品种有洋姑娘,种植面积110亩,苏子叶120亩。

1.2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镇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计完成30622亩;村集体资产总额54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306万元,固定资产234万元,其他资产6万元;流转土地1746亩,主要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及其他高附加值作物;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辽宁省首家农家乐合作社—“宽甸满族自治县天桥沟枫情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年均营业收入800万元左右,农产品销售增收350万元,入社会员283家。

1.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双山子镇大力发展了乡村旅游业,努力打造“吃、住、玩、土、特、奇、鲜”休闲农庄服务链;镇政府已制定方案,通过构建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发展田园综合经济;目前,镇内尚未普及“互联网+现代农业”,只有少数村民借助电商平台,发布农家旅游和休闲民宿信息,效果明显。

1.4 城乡融合情况

镇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40余万元,新建垃圾排放场两处、投放垃圾箱25个、设村级保洁员两名;修建路基护坡3公里、农户改厕240户;城镇内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但各村组公共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已建设野山参交易市场、野山参博物馆。

1.5 乡镇工业

双山子镇现有工业企业两家(灰石矿和海达钛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1.6 乡村商业及服务业

目前,天桥沟正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投资3000万元的天桥沟观光索道和峰顶休闲咖啡馆正在建设中,项目达成后,农家乐接待户达400户以上,一次性可以接待100人以上的酒店5家。

1.7 乡村治理体系和文化建设

镇连续三年被县政府评为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信访结案率达到90%,息访率达95%以上;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构建了和谐平安村镇;镇开设了法制讲堂;镇党委举办了“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

1.8 脱贫攻坚

镇共有8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7个,贫困户527户1361人。目前,贫困村摘帽村7个,贫困户脱贫466户1183人。

1.9 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

镇成立乡村振兴战略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有关事项、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和调度。

2 存在问题

2.1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一些村宅基地管理不够规范,90%以上的农家乐没有批建手续。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2.2 镇村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

一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二是偏远村组上学难问题仍然很突出。三是村级文化服务网络还不完善。四是农村医疗保健设施落后。五是农民医疗保险等保障模式不仅范围小,保障水平也比较低。

2.3 三产融合程度不深

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二是“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三是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缺乏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

2.4 农村环境整治任重道远

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仍不完善,村民环卫意识不强,环境整治资金缺乏。

2.5乡村文明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一是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二是由于农村文化硬件设施薄弱。三是农村封建迷信、陈规陋习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

2.6 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问题严重

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大学生基本不回本乡工作,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年老体弱或多病者,素质偏低。

2.7 脱贫攻坚形式不丰富、措施不具体

镇村两级对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和居住环境扶贫等方式落实的较少,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多数是靠上级包扶脱贫。

2.8 乡村振兴战略力量不够

镇党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但村级党支部力量偏弱,村支部班子在力量配备上明显不足。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快村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住建部门要协助村镇科学制定适应农村发展的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村村通”、“村屯通”公路、农民饮水、农电扩容、村路照明、修橋筑坝、疏通河道、文化广场、农房及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三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力度。

3.2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二是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三是设计和安排更多更好的强农惠农政策。四是引导农民发展具有景观效益的农业产业。

3.3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文化旅游

对镇政府所在地和景点沿线等地段建设停车场、休息点,立足打通制约旅游发展“最后一公里”。

3.4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一是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三是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四是对己破坏山体生态环境地区进行修复治理。

3.5 加快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以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二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解决农村上学难、招生难等问题。三是加快医疗卫生改革。四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3.6 深化乡村治理和文化建设

镇党委要成立法制、思想道德宣讲团,开展以进村组、进农户、进学校、进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四走进“宣讲活动。

3.7 全力推动脱贫攻坚

一是实行帮扶对接,保证农产品有销售市场。二是指导选购种苗。三是实行分期付款制度,保证扶贫款项用到实处。

3.8 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用优惠政策、优厚待遇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招考一批大学生到乡镇农技岗位任职。三是选派省县优秀技术骨干到乡镇、村挂职。四是鼓励引导年轻人回乡就业和走出去的企业家回乡立业。

3.9 加强党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力量

镇党委、政府要协调和指导调度好发挥各部门作用,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