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
——基于浙江省中职校长的调查

2019-07-08 03:03王京京林嘉欣
中小学电教 2019年6期
关键词:愿景领导力校长

王京京 林嘉欣

(浙江工业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教育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两大特点:一是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二是产教融合、特色办学,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加快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并帮助职业教育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1]。2017年10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重点提出,要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通过开展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增强职业院校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提升其规划、执行和评价能力[2]。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对于引领学校信息化发展,提高中职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至关重要。

虽然在政策上频频提出要求,但其是否落到实处?中职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现状如何?中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开展这些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内涵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会由于研究视角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解读。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研究者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能力说”,主要观点是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看做是整合信息技术和管理的“综合能力”,校长通过整合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治理[3]。二是“过程说”,主要观点是从“领导过程”出发,认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校长通过一系列领导实践,与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共同愿景,一起努力实现学校信息化的过程[4]。三是“融合论”,有些学者将“能力说”和“过程说”两种观点进行整合,认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属于技术融入校长领导过程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复合型能力[5]。

本研究比较认同第三种观点,认为中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一种应对新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展现的综合能力,是中职校长有效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应用,并与利益各方形成共同愿景,逐步实现学校信息化的综合领导能力。具体可以从信息技术能力(下文用“IA”表示)、信息化意识(下文用“IC”表示)、信息化目标规划能力(下文用“IP”表示)、信息化组织执行能力(下文用“IM”表示)以及信息化评估能力(下文用“IE”表示)五个维度来评价中职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结合中职校长的具体领导情境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的具体专业要求[6],将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分解为可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形成问卷初稿。通过试调查情况和专家建议,对问卷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

最终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中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26个具体观测题。问卷每个题项均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计分形式: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太同意,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试测数据分析表明,问卷总体Cronbach’s α值为0.972,各维度的信度均在0.85以上,说明问卷的信度良好。

(二)研究对象

由于我国在中职学校采用的是“校长负责制”,即校长是第一负责人,所以本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校长身上。实验对象主要是参加浙江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校长班的学员,以及系列培训项目随地走访的学校的校长。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0份,研究对象所在学校覆盖浙江省11个地级市,包括城市、乡镇和农村。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由表1可知,中职校长中以男性居多,为女校长的2倍以上;中职校长年龄集中在31到50岁之间,占到总数的77.8%,其中,30岁以下的校长仅有两个人;校长的最后学历以本科居多,拥有硕士学历的中职校长极少,仅占总数的7.8%。

(三)数据处理

运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22.0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中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1.中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表2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整体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如表2所示,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平均得分为3.84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得分以“信息化意识”为最高,“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评估能力”得分最低。在访谈中,笔者也发现,中职校长对学校信息化发展持积极态度,并且大部分校长有较强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和独特的办学理念。

2.中职校长信息化规划能力较弱,对学校长期发展缺乏预见性和洞察性

作为信息技术领导的最重要基础,中职校长必须制定关于学校改革如何受信息化影响的愿景。这一愿景的发展要求校长了解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因为这种理解将极大地影响校长的“有效性”。校长必须保持非常明确的技术愿景,并了解技术在课堂上的潜在用途。调查发现,中职校长在信息化规划方面还有所欠缺。中职校长在“我能够合理组织编制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这一条目得分最低(M=3.75),说明校长对学校发展缺乏洞察性和预见性。与普通中小学相比,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中职学校发展重点差异较大,有的侧重内涵发展,有的则需要解决生源问题[7]。中职学校的特殊性要求校长必须具备合理的信息化规划能力,制定明确的、符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学校短、中、长期信息化发展目标与计划,而这也是目前中职校长需要提高的能力。

3.中职校长的信息化评估能力有待加强

校长信息化评估能力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校长能否通过技术有效性研究的结果来评估教师的表现。数据结果表明,校长们很难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评估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条目“我能够制定具体的技术目标并将其引入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这一维度上,17.8%的校长选择了否定答案,有23.6%的校长表示不确定,校长们对如何通过信息化领导来培养和提高教师将技术融入教学的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同时中职校长缺乏对自我信息化领导力和领导行为进行有效评估的能力。在条目“我能够合理地评估自我信息化领导力”上,11.1%的校长选择了否定答案,还有26.7%的校长表示不确定,甚至很多校长对如何提升信息化领导能力还存在很多困惑。访谈结果也表明,很多中职校长由于要处理学校繁杂的事务,很少有时间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对于学校的发展规划缺乏深入的思考,因而无法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决策,更谈不上合理的评估。

(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因素分析

1.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性别有一定相关性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因素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总体得分无显著相关(P=0.09)如表3所示。但性别变量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中IP和IM两个维度检验的T值达显著水平,显著性概率P值均小于0.05,并且女性校长的IP和IM均值均高于男性校长,从一定程度反应了学校管理层的女性干部都具有很强的规划和管理能力。

表3 不同性别校长在信息化领导力得分的差异比较

2.学校所在地、学历、年龄对信息化领导力无显著影响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中职校长的年龄、学历、学校所在地的组间显著性分别为0.806、0.328和0.707,所以,可以认定校长的人口学变量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影响不显著。但是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如表4所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平均得分随着学历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硕士学历的校长群体的信息化领导力得分最高。

表4 最后学历描述性统计

3.双变量相关分析

双变量分析结果(如表5)表明,信息化领导力各个维度分别显著相关,说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五个维度互相影响。因此,要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不能只局限于某个子能力的发展,应该注重整体的关联性,综合考虑。

表5 各维度得分之和的相关分析

四、对策及建议

(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针对性培训,完善培训考核制度

调查发现,中职校长在信息化规划能力、评估能力方面比较薄弱,缺乏对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也缺乏对自身工作进行恰当的评估、反思。因此,相关培训部门要重点关注校长信息化规划和评估能力的培养。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挑选经验丰富且具有理论支撑的老校长和专家,以案例研讨形式从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路径、办学方案等诸多方面引导校长明确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在培训中,要重点激发校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丰富他们的思维认知,促使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学校实践有机结合,推动教育改革。

数据结果表明,校长的人口学变量不是影响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关键因素,但在实际培训考核上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年龄照顾倾向。这种考核标准既无法调动校长的积极性,也不能发挥培训的实效性。调查结果也显示,年龄偏大、学历较高的中职校长,由于自身实践经验和阅历都比较丰富,反而在信息化领导力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在校长培训考核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秉持一视同仁原则,定期对校长信息化办学规划水平进行考核,并将其纳入校长绩效考核中促使校长真正承担起引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使命。

(二)校长自身要积极变革领导行为,努力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作为技术领导者的校长必须为其学校制定和实施愿景和技术计划,鼓励教师开展技术开发和参与培训,提供充分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支持,并制定有效的学校评估计划,同时要能够通过有效沟通,协调利益各方,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调查中发现,校长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和师生、企业的信息化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利益各方不能充分协调,阻碍了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一部分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上面只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学校信息化氛围的建构与营造,极大影响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导致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变成了校长一个人的空口号。因此,校长要从领导方式上进行改变,通过领袖魅力、个性化关怀、德行垂范和愿景激励等变革型领导行为满足员工的内心需要,构建共同组织愿景,实现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而校长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能够为其有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所需要的多维知识与技能。

猜你喜欢
愿景领导力校长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全力护航交通安全——解读瑞典“零伤亡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