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视角探讨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

2019-07-08 03:51张志祥赵诣崔垚
教育界·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校本课程生物

张志祥 赵诣 崔垚

【摘要】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高考赋予学校的使命。文章结合国内多所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和基本程序作了简要的分析,以求为新高考改革下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校本课程;生物;核心素养;高考改革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基于‘体验式教学的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践”(EHA180506); 2018年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

一、背景与概况

近年来,新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持续推进,对于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往单纯的以分数论英雄,到现如今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1]。

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在日常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在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中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在强烈的现实意义下,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高考赋予学校的使命。

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地方特性,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且能弥补部分传统教材的不足,并能与之有机结合,使其更加系统化,同时能对教师的专业性、学校的自身特色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2]。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兴未艾,虽然陆陆续续有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或投入实施,但仍处于摸索经验的阶段,缺乏专业性和体系性,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3]。因此加快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笔者结合国内多所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和基本程序作了简要的分析,以求为新高考改革下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二、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一)可行性与实效性原则

不同于传统教材,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着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与该课程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开发时,不仅要注意各个年级的学习特点与知识特点,而且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如职业生涯规划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学习程度的差异以及学习方法、对知识接受程度的差異,从而做到广泛与特殊相结合,普遍与个体相结合[2]。同时,不可忽视学校自身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场地限制、排课时间的限制等因素,以开发出具有较强可行性与实效性的校本课程。

(二)本土性原则

传统教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憾,如教材中有些素材不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且已落后于现今的科学前沿;有些书本实验与学校的实验条件不匹配,学生无法进入实验室实际操作;传统教材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学生的需求,更不能体现出教材的本土性原则。校本课程正是传统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在开发时,要注意紧密结合本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点、本校的实际教学条件,贴近同学们所熟悉的生产生活,更可以通过本地区一些科研资源使同学们了解更多科研前沿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学习主动性。

(三)创新性原则

校本课程是创新性、个性化的课程。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开发丰富的探究性实验显得尤为关键。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激起现有认知冲突,在动手过程中获得独立的思考,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和指导行为。

由于校本课程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传统课堂中教师占主体地位的状况可以得到改变,学生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凸显。校本课程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区分度与创新点,不仅课堂参与度提高、知识接纳效果更好,而且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创新[4]。

三、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程序

(一)确定校本课程目标

1.目标的意义与立足点。课程目标在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明确课程素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评价的参照等等,但在当下的开发过程中,教学目标过分宏大而难以实施或与本校特色定位或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课程目标的确定应该以时下教育背景为参照,与国家课改、新高考招生改革相契合,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相吻合。而且,校本课程具有的多样性、差异性应该建立在国家课程目标的“相同性”之上,就如同特殊性与一般性一样,互相密切结合[2]。

2.确立目标的方法与原则。课程目标确立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查阅对比法、参照法和过程完善法等。以问卷调查法为例,设计关于校本课程的信度效度较高的调查量表,广泛征集各个年段教师的课程想法和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期待、需求,依据权重进行统计分析,选取众望所归的课程目标[3]。

(二)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纲领性的一步,有助于抓住校本课程开发的主线。方案中应大致包括:(1)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实施校本课程预计达成的目标,即开发该校本课程对于学校的综合发展、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等等[4];(2)校本教材编写的程序,包括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收集并分析相关信息,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纲要,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等步骤组成;(3)课程保障,包括配套实验室等资源条件的联系与安排、学生选课的指导、课程经费的申请与使用和后续的评价完善体系的确立等。

(三)校本教材的编写

校本教材作为校本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体现课程信息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和平台。在编写校本课程时,应较多地设置探究性、调查性、实验性的内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主动地获得知识。在编写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编写的语言流畅、通俗易懂,还要将深涩难懂的科学术语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和名词;更有必要在教材中浸润和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以弥补现有教材重科学知识技巧而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缺陷[5]。故校本课程的编写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更应该看重现实世界和知识架构的连接和互通。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

1.选课走班和学校调度。选课是校本课程实施的第一步,建立完备的选课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首先向学生公示各门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形式、授课教师、时间等信息。学生可以借助网络选课平台,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自主自愿选择[6]。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这种走班教学已经成为常态化。校本课程的走班制度应大体上参照日常教学模式,基于校本课程更多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加以调整和改进,如每班的学生人数可适当减少,便于更好发挥校本课程的特点与效果。

2.教学的方式方法。校本课程的教学是实施中的主要环节,而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核心。有别于传统课堂,校本课程的教学可采取探究实验、专家讲座、科学实践和科研调查等方式,力求生动而不刻板[7]。例如,在教学某些生物研究前沿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更大容量的知识,更为系统地建立这一方面的知识体系,同时可以配合多媒体,使学生充分感知,加深印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采取实地实践的方式,联系相关企业或者科研院所,让学生亲身融入科研氛围,感受生物科研的魅力。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可分为初期评价、中期评价和后期评价。目前,中期和后期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多。中期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之间的观摩学习、课后的討论交流,互相提出建设性、改进型的建议,改进教学计划等,目的是通过评价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课程效果[3]。在后期评价中,应减少纸笔测试这类单一的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档案袋法等多样化的方式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学校也应对每学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一个完整性的评估,如通过询问授课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与学生座谈等方式,积累经验与教训。

初期评价在现有的研究中易被忽视,比如对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大纲、资源配置、师资准备等作最后的缜密严谨的确认、评价和调整,这是防止课程出现整体性重大偏差的最后一道关口。

四、结语

在新高考改革的大潮之下,校本课程作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途径的重要部分意义深远。但是,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教学资源有待开发,课程实施课时有待改进,师生观念仍有待改变等诸多问题[8]。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许多学校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是一个实践与积累经验的过程,只有不断完善改进,才能结合校情探索出独特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 2015(10): 9-10.

[2]陈雅馥.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李艳.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冯健.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

[5]林金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的困惑与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12): 20-22.

[6]黄根享.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求知导刊, 2016(01): 128.

[7]赵吉勇.开发生物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J].科学教育, 2011(05): 44-45.

[8]高霞.论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J].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2(10): 161.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校本课程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