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往来何时休

2019-07-08 03:40刘朝兴
审计与理财 2019年6期
关键词:工程款会计信息领导

刘朝兴

近几年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众多单位的往来账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挂账时间较长;二是期末余额很大。如:A单位非税会计账2016年末,“其他应收款”余额36 967.12万元,“其他应付款”余额50 928.03萬元;B单位2016年末非税应收款科目借方余额93 631.66万元,其中涉及32家单位1 593.9万元,是2016年以前年度未及时清理余额,85家单位17 396.07万元为当年未及时清理余额。上述2个事例中,有的往来发生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资金往来,部分债权人或债务人早已因撤消、改制、合并或破产等原因而消亡,但账面还在无言的记录着曾经的兴衰枯荣,从形式上颠覆着人死债烂的俗语。

这些陈年往来账生命力之顽强,既煎熬着单位会计的耐心,也调戏着审计人员颇为自信的智商。为什么年年审计,年年在。每次审计报告中都说要加大对往来账的清理力度,但每年都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种现象之形成,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单位领导不重视。十八大以来,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至六次全会精神及地方党委关于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精准扶贫、生态建设、扫黑除恶等方面的工作,作为单位工作的重点和主线,通常是亲自调度、亲自指挥、亲自督办。虽说各项工作要统筹兼顾,十个指头弹钢琴,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忽视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这种情况下,领导对财务的关注点一是确保工作开展有资金保障;二是确保资金支出过程中不违反廉政纪律,在反腐高压态势下,各级主要领导这方面的意识很强。至于会计核算对不对,会计信息质量高不高,尤其是涉及往来款的清收管理等具体工作,领导们既不懂,更不会分散精力去过问。

2.会计责任心不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传统手工记账方式为主的一批老会计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头脑灵活、计算机操作水平高的一批新生代会计在会计行业中开始挑大梁。相比传统的师徒制,部分新生代会计吃苦精神、较真精神明显不足,虽然过去的工作效率较低,但核算错一分的原因都要找出来,花钱问去向,进钱问来源,日清月结,月末对账,季末、年末必盘点等会计基础工作做得很扎实。现在相当部分会计责任心不强,账页不打印,记账凭证不装订,多借多贷核算方式盛行,不对账或对账不及时,往来不清理等现象屡见不鲜。

3.会计业务水平不高。部分会计对会计准则及原则理解不透,对实际经济业务又缺乏深入了解,对一些经济事项究竟是作支出还是挂往来吃不准,犹豫彷徨之中,大部分人采取先挂往来,以后根据情况再逐步冲销。于是乎,不管它支出也好,收入也好,不找当事人和经办人问清摸透事情的真实情况,要么挂应收,要么挂应付,一挂了之,事后也不跟踪清理,若干年后,单位会计换了几茬,没人在移交表上说清历史遗留的往来账是如何形成的。而实际情况是,资金早已心安理得的用到它该用的地方,只可惜账面仍然空挂着偌大个往来余额,声声叫冤不得雪。如:某单位会计2014年将政府拨给一企业的土地出让金返还款2 783.87万元,挂在其他应收款——甲经办人员的名下,同时,又将县政府用于空转税收收入的359.38万元,挂在该经办人员名下。后来,审计人员找到该经办人员,要他说清楚,为什么占用单位3 000余万公款,长期不归还,他一脸茫然,根本不清楚会计账上挂了他两笔应收巨款,会计也从未找他核实情况,索要资金进出的相关凭据。直到2018年审计介入,找到各相关当事人,获取相关文件及资金流向的若干凭证,才剔除空挂虚假信息,还原历史真相。

4.会计监管不到位。目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主体有两个,一是各地财政部门依据《会计法》实施的会计监督;二是各地审计部门依据《审计法》实施的审计监督。由于近几年公共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任务日益繁重,从而,两个监督主体都没有把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其监督重点,即使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类似问题,也只是轻描淡写的提出,仅要求单位作重新调账整改,并没有真正对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弱监管情况下,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会计经办人员都对会计核算的错误行为不够重视,最终形成负反馈效应现象。

5.激励措施不完善。一方面外部监督不到位让会计从业人员对自己不履职尽责,错误核算行为无所畏惧;另一方面,单位内部对会计从业人员缺乏激励措施,使其缺少主动作为,敬业奉献的内在动力。相当数量的基层单位财务部门附设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之中,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只是办公室众多行政及后勤保障事务的一部分,相比其他核心一线部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无法充分享受到物质奖励和政治待遇。这直接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无法安心工作,纷纷要求转岗,另谋前程。这也是会计人员流动性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年老账长挂不清有什么后果呢?

1.会计信息不准确。不真实的往来账余额,往往会造成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信息不真实,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财务报告,是一份错误无效的财务报告,各种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据此信息作出的决策,会产生极大的决策风险。

2.资产流失。一些人员,知道单位在发票报销方面审核很严,不好占便宜,但是在借支管理方面很松散,在单位借钱,领导很容易批准,钱到手之后,财务却不催着报销或归还,有些大额资金一拖再拖,直拖到领导换了,会计换了,自己也退休了或者调离了单位。在新官不理旧账的陋习影响下,这些陈年应收款就形成了一笔笔的坏账,国有资产就这样被无端流失。

3.资金管理效率低下。在审计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一些地方财政官员说财力不够,收不抵支,被迫举债搞项目,谋发展,但真正深入观察财政收支账务情况,却发现大量预算单位一方面在财政借了不少财政资金,挂账不还,另一方面在年末时,财政却结转了大量的应付各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结余款。其实质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没有对各预算单位的往来进行清理,而预算部门每年根据惯例列出各部门的预算,根本没有考虑到可以从上年结转的应付款中冲抵其过去的借支款,从而节约部分预算资金,用到其他更重要、更有效益的项目上,从而造成财政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4.竣工决算数据不准确。有的会计核算建设项目时,没有正确区分“在建工程”、“预付工程款”、“应付工程款”、“固定资产”等科目的核算范围及内容实质。只要是付出工程款就统一作“预付工程款”处理,根本不考虑是否收到发票,是否办理工程结算或决算手续,施工方提供给建设方资金支付凭证是个人收款收据还是单位收款收据或者是发票。经常是一方面根据收到的发票作“在建工程”、“应付工程”款处理,另一方面对预支的工程款却挂个人或单位往来,而不是冲销前期应付未付的工程款,这样导致“预付工程款”与“应付工程款”都有余额,虚增资产、负债规模。项目完工办理竣工决算时,容易产生错误负债,由此多付工程款。

解决陈年往来长挂不休的办法。

1.领导重视。在现有行政体制下,领导重视仍然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一件事情重不重要,能不能很好落实,要看文件是如何描述和规定,如果和主要领导负责制,一票否决、政绩考核等挂钩,很多困难都能克服,很多事情都能落实。同样,只要各单位领导对清理往来账工作记在心里,做在手上,再多、再复杂的陈年往来账也能清理得清清爽爽。

2.履职尽责。职业道德是一个会计所具备的基本品质。从事會计职业,如果对工作不热爱,做什么事都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这种态度和作风是会计工作的大敌,任其蔓延,只会让负能量在自身越积越多,无法从工作中体会到获得感和自我认同感。一个人一生无非工作与生活两事,工作不认真,得不到职业认可,这一生的一半就被自己不负责任的给抛弃了,一个没有职业幸福感的人,很难说他会有一个美好圆满的人生。所以单位领导在选择会计时,一定要选择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有强烈责任心、遵守职业道德的人做这项工作,才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优质可靠。

3.加强学习。现在,我们每个人身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日新月异,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及时更新,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所谓的本领恐慌,莫过如此。政策在变,形势在变,会计准则与制度也在变,核算的经济业务内容也在变,如果会计仍然用老眼光、旧思维去处理账务,就容易犯错。如:1993年企业普遍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及通则,后来都改了。原来《总预算会计制度》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只有收付实现制的规定,新的《总预算会计制度》则实行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规定。所以,会计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胜任工作。

4.强化监管。会计监管部门要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列入重要监督事项,对会计信息严重不实的单位负责人及会计负责人要加重处罚。无牙的老虎如绵羊,软绵绵的监管换不回太平盛世和岁月安好。对制度的畏惧,源自制度的被执行。

5.激励促优。对制度的遵守,是人们迫于无奈的选择。只有充分调动人们内在的积极性,让人们主动作为,才能有效完成任务,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各单位领导要给能力突出,认真负责的会计以明确的晋升空间,辅以一定的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正向激励措施,才能激发会计从业者爱岗敬业,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陈年往来长挂不休的现象。

(作者单位:九江市审计局)

猜你喜欢
工程款会计信息领导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领导会见
论建设工程合同之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建筑施工企业清欠工程款的新思路
工程预算与现场施工之间的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称职”办公室主任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