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鳖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2019-07-08 03:52韩强音朱伟王焕
农家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病害防治

韩强音 朱伟 王焕

摘 要:随着名优龟鳖养殖兴起,龟鳖病害也随之增多,龟背养殖者对病害技术需求迫切,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龟鳖常见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希望可以为龟鳖养殖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龟鳖;病害;防治

鳖类,在地球上出现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在我国有维氏古鳖化石为证。龟类,是一群古老的动物,自古以来,龟被当作长寿的吉祥动物备受人们所喜爱。食用角度,龟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磷等多种矿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品,也是我国民众传统的补品,而且还有观赏、药用、文化和研究等价值。近十年,名龟养殖兴起,龟鳖产业呈加快趋势,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龟鳖病害的增多,养殖者对病害技术需求迫切,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龟鳖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概述

龟鳖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但只要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可以少发生或尽量不发生疾病,从而减少养殖生产过程中损失,提高生产效益。龟鳖养殖的方式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同样,龟鳖的疾病大多数是相同的,个别的病例有所不同。

二、防治原则

1.控制吃料量,规划龟鳖生长;

2.保持环境稳定,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3.先杀虫,后消毒。

三、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1.白点病。简介:主要发生在稚龟鳖阶段,是龟鳖育苗阶段最大的杀手疾病,白点病往往与肺炎同时发生,危害更加严重。

症状:在小龟鳖的颈部、背部、腹部、四肢的角质皮下有粟米、绿豆大小的白色或淡黄色斑点,病灶略向外突出。

流行情况:发病时期为放苗后的2-3个月内,环境不稳定、水质恶化是发生白点病的根本原因,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到100%。

治疗:(1)按用药说明使用“利福平”;(2)肥水。

2.肺炎。简介:常发生在稚龟鳖养殖阶段。

症状:外部无明显症状,解剖时发现口腔、肺部略为充血;一般与白点病同时发生。

流行情况:发病时期为放苗后的2-3个月内,环境不稳定、水质恶化是发生肺炎病的根本原因,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到100%。

治疗:(1)外塘养殖的龟鳖肺炎病与白点病治疗方法相同,药物消毒后注意肥水; (2)室内养殖的高档龟除了使用利福平、红霉素外,还可以使用专门用来治疗龟的白眼病的专用药物浸泡、口服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

3.龟白眼病。简介:龟发病较多,以当年养殖的石龟出现最多,近年斑点池、广东草等也大量出现。

症状:白眼只是外部表现特征,实质是龟的内脏出现了问题,出现白眼的根本原因是饲料营养过高,投喂过多引起消化不良以及环境变化大引起肺炎。

流行情况:全年都可能发病,此病来势凶猛,一旦出现,损失惨重,严重的全军覆没,因此,此病当以预防为主。

预防:(1)饲料要求新鲜,无论是人工饲料还是投喂鱼虾,要求严把质量关;(2)控制投喂量,刚放池的小龟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内吃完,规格稍大的龟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内吃完;(3)控制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石龟是杂食性偏肉食性的动物,饲料中蛋白质不能过高,一般有38-40%蛋白质含量就足以满足龟的生长需要,养殖过程中不能过多地添加蛋白质饲料,防止营养过剩;(4)保持养殖环境相对稳定,一般温差不超过4度以上,防止空调直吹龟池,预防感冒。

治疗:一旦发现龟出现白眼症状后要及时停喂,至少三天以上,用专业的治疗白眼病的药物浸泡,恢复喂料后饲料中添加治疗白眼病药物帮助其恢复健康。

4.鳖白斑病。简介:鳖类常见病。

症状:患病鳖身体各处(以背甲为严重)可见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患处最初呈白雾状,以后逐渐增大、增厚,甚至布满整个背甲。

流行情况:本病主要流行在夏、春、秋季,水温低、水质清瘦时死亡率高,多发生在小中华鳖个体上,死亡率可达90%以上,幼鳖、成鳖也有发生。

预防:平时注意肥水,当水温降低时使用预防治疗水霉病的药物消毒如:季胺盐碘、硫迷沙星、亚甲基蓝等。

5.鳖白底板病。简介:鳖类底板常见病。症状:患病鳖腹甲呈純白色,故名白底板病。鳖的其他部位完好无损。解剖:肝肿大呈土黄色或青灰色,胆肿大、色淡,肾贫血,脾脏变黑小或呈淡红色肿大,腹腔往往有积水或淡红色血水,整只鳖是严重贫血、缺血状态,大部分病例,肠后段有柏油样积血。

流行情况:白底板病在刚开始养殖甲鱼时是最主要的疾病,这些年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和控制饲料投喂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也时有发生,白底板病也是日常管理过程中重点防范的对象。

预防:(1)不同阶段的甲鱼配制相应蛋白含量的饲料,如稚甲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5-46%;幼甲饲料蛋白质在43-45%,成甲饲料蛋白质在42-43%,大公甲鱼蛋白质含量在40-42%,动物蛋白源全部采用白鱼粉;(2)控制投喂量,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吃完饲料,如稚甲鱼控制在1.5小时吃完,幼甲鱼、成甲鱼控制在45分钟内吃完;(3)谨慎加料。

治疗:甲鱼出现白底板后要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及投喂量,并在饲料中添加氟本尼考、强力霉素、护肝宝等药品,一般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6.腮腺炎、摇头病。简介:此病是目前养殖甲鱼过程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及时,损失极其严重。

症状:生病及死亡的甲鱼外表无显著的伤痕,四肢瘫软,脖子伸长,呼吸困难,解剖发现口腔充血,肺纤维化,基本丧失呼吸功能,肠道充血红肿,肠管内充满白色的脓液,肝脾肿大。

流行情况:此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5-10月养殖旺季为多发季节,冬季也时有发生,此病死亡增加迅速,发现问题应及时控制。

预防:天气炎热,甲鱼吃料凶猛,尤其是台风到来前几天,应添加慢口性药物如沙星类药物,减少甲鱼吃料量,对抢食凶猛的鱼头予以保护,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此病。

治疗:目前已有专治药物治疗此病,通过与外用消毒药物配合,疗效显著。

7.纤毛虫病。简介: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聚缩虫、独缩虫、钟形虫等,附生在甲鱼、龟的体表所引起的。

症状:纤毛虫病可引起甲鱼、龟烦躁不安,在池边频频游动,妨碍摄食、影响生长。

治疗:杀虫药及专杀药物都可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小庆,陈耀根.透视龟鳖养殖病害防治[J].科学养鱼,2018(03):67.

[2].龟鳖养殖病害防治[J].农家之友,2015(05):53.

[3]吕日福.庭院龟鳖养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基层农技广,2014,2(02):52-55.

猜你喜欢
病害防治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分析水稻病害防治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应策略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