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下的互联网电视

2019-07-08 21:22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19年11期
关键词:暴风海信盈利

何谓“冰与火之歌”?

“冰”指的是互联网电视甚至传统电视行情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1 202万台,同比下跌1.1%,零售额为349亿元,同比下跌13.1%。很多互联网电视企业发展也陷入困境,微鲸变得低调起来、17TV已经没了声音、酷开与创维重新整合。

“火”指的是互联网电视“千亿元”市场,仍旧在吸引很多厂商涌入或者重返战场。其中计划 2019年闯入市场的华为电视,有消息定下1 000万台的“宏伟”销售目标。而曾经的互联网电视头部企业乐视,也在5月7日发布新品牌“乐融TV”,超5系列和主打年轻市场的Y系列正式面世。

发展十分波折的互联网电视行业,正在2019年迎来市场格局确定的最终季。

硬件免费、内容盈利模式落幕

回顾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最早的开创者应该是苹果的前CEO乔布斯。

早在2006年,初代Apple TV就在苹果发布会上面世亮相,13年过去了,这款机顶盒仍在升级换代,但实质上,因一直未正式在国内发售,Apple TV在国内所占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内容上,Apple TV实现了Youtube视频全免费,Netflix、iTunes Store上的电影和视频内容等则需要付费订阅。基于大部分国外用户并不排斥付费模式,内容上版权方收入也有保证,Apple TV“硬件盈利、内容同步盈利”的模式得以持续到今天。

国内互联网电视真正开始发展的年份是2013年,当时国内的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海信、创维和TCL纷纷布局。先是在2013年5月7日,樂视发行乐视超级电视引起行业关注,4个月后,首款小米电视问世,TCL则联合爱奇艺推出TCL爱奇艺电视。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互联网电视这件事上,最先布局的其实是传统电视企业。实际早于乐视一个月,海信就已经发布首款互联网电视“VIDAA TV”,同年9月,还推出了升级版的“4K VIDAA TV”。

中怡康发布的《2013年中国电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海信、创维和TCL位列中国电视市场占比最高的三个电视品牌。排名第一的海信零售量约为316万台,其中VIDAA电视的销量超过了100万台,超过30%。而在2013年,问世时间较短的乐视超级电视和小米电视只拿到了30万台和1.8万台的销量。

尽管当时互联网电视体量尚小,但乐视超级电视宣称要通过生态补贴硬件,引领电视行业硬件负利时代,还是引起了行业的极大关注。乐视的模式是“内容补贴硬件”,在硬件上不赚取利润,只在后面的持续内容、服务上,以及其他应用上收费。当时大部分互联网电视也基本沿袭硬件低利润甚至赔本销售,利用有偿内容和增值服务等服务收费的方式来创造盈利。

入局稍晚一些的暴风TV同样采取“乐视模式”,打价格补贴战。当时暴风TV的CEO刘耀平认为,补贴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并坚信五年之后净收入肯定是“百亿元”以上,五年后肯定要实现盈利。

然而到目前为止,2016年在暴风集团内“挑大梁”的电视业务,已然成为暴风的“亏损王”。暴风TV曾立下三年售出1 000万台暴风TV的目标,截至发稿前也仅完成了四分之一,亏损严重的暴风TV能否坚持到盈利那一天,还很难说。

时间来到2017年,乐视超级电视率先倒下,行业开始反思“硬件免费”的误区。同样是“硬件免费”支持者的周鸿祎也一改态度,称“智能硬件将不再延续传统互联网免费模式,要真正靠硬件本身盈利”。事实证明,乐视超级电视卖得不少,但没挣到钱。从2016年乐视危机爆发开始,乐视超级电视状况就愈发低迷,截至2018年,原属乐视集团、主营乐视超级电视的子公司亏损达到99.24亿元。

而坚持“硬件5%低利润”,在内容上发力,与多家视频平台建立合作,号称与“米粉”做朋友的纯互联网电视品牌小米,则走入了互联网电视中场之争。

猜你喜欢
暴风海信盈利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制造更多满足“家庭社交”的欢乐 海信80L9F
让声音扑“面”而来 海信88L5V
寻找DTS三维音效电视之旅 海信65U7F篇
海信(Hisense)75L9S
202A暴风新影科技有限公司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政策出台,BFC暴风影院如何发展 专访暴风新影销售总监李晓志先生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