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研究

2019-07-08 12:51吉雯陈丽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困难

吉雯 陈丽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的内涵,总结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国家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提出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体系,优化资助结构设置,同时加强正确思想引导,全面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构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完成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载体之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开展,是对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响应,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研究工作,在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精神的号召下,高校应分析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借鉴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研究实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力争实现对高校贫困生及时有效地资助,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材,助力国家的精准扶贫工作。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的内涵

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

在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招收的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这部分学生统称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是一个相对概念,实际工作需要依据科学的认定办法,合理的认定标准对其界定。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且不加入其他非经济因素,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对其进行综合判断。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特点和家庭真实经济情况,对其贫困等级进行判断。

1.2 精准资助理论依据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十三五规划中将教育脱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五部分之一,力争使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坚持将精准理念应用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并在不同场合论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资助对象识别不精准,资助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增大。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可知,2017年我国资助普通高校学生共计1050.74亿元,4275.69万人次,比2016年增加94.90亿元,增幅9.93%。从整体数据看看国家资助基数已相当大,但是随着高校招生人数增加,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实际工作操作中,因为经济困难学生评选标准不科学等多种原因,在资助对象评选过程中出现部分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的现象。

2.2 资助工作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庭经济因素承不但受着物质层面的短缺,同时也承受着各种精神上的负担。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能多方面多渠道的为贫困学生解决物质经济问题,主要包含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以及各类补助等,但对于他们的精神资助方面缺少相关资助体系。高校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多以物质资助为主,而对于他们的精神教育方面相对滞后。因此,家庭贫困的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承受各种精神压力,心理问题也比较突出,部分同学不愿与周围同学接触将自己封闭起来,甚至出现极端的思想和行为。

每年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评选认定时候,部分高校为了确保过程的公开公平性,在民主评议会议上采取让困难学生自我陈述家庭情况。一部分同学特别想要争取到资助,虚夸家庭困难状况以博取评审小组的同情。反之,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因为本身承受巨大经济压力,自尊心强且敏感,让他们当众陈述家庭情况,这无疑是对他们精神上再次伤害。贫困学生缺乏对资助育人的正确认识,心理敏感,这需要资助人员对他们给予精神上的关怀和资助。

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的对策分析

3.1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体系

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应建立精准认定体系,采取科学的多级认定指标。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各项认定指标赋权重值。基于大数据研究,建立贫困生数据库,生源地民政部门数据信息能对高校开放,实现数据共享,为高校认定提供审核信息来源。数据信息的共享可以有效监督贫困生认定中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同时便于高校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困难学生的认定基础是客观采集他们的家庭信息,高校和地方民政部门数据共享,能有效提高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对各项认定指标赋权值时,需要统筹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来源,对家庭经济状况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等,科学制定权重值。民主评议小组根据采集的数据,各级指标在统一标准下进行客观认证,确保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困难生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认定,而且可以对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动态跟踪,为精准帮扶工作提供指导方向。

3.2 优化资助结构设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逐步完备,主要由“奖、助、贷、补、减”构成,资助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项资助形式还没有形成预期的相辅相成的互补成效。按教育部专款专用规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为专项资金,必须用于资助帮扶困难学生。高校必须严格执行此规定,建立资助资金独立账户专项用于学生资助,确保家庭困难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补贴等措施顺利开展。

高校要优化资助结构比例,根据本校本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结合认定的贫困生数据报告,打破助学金名额和助学金等级固定数据模式,在一定范围内适当的灵活调整,将资助资金动态地用于急需的困难学生。另一方面,高校要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联系校企合作单位,学校后勤用工部门以及实验室辅助岗位等。多渠道地为提供学生有偿资助,通过劳动换来报酬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专业素质,尽可能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思想。

3.3 加强正确思想引导教育

现今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多种价值观和网络文化的影响,追求潮流,追求个性,倡导自我不懂得忍让。因此,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必须要做好他们的思政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形成正向的价值观。

资助工作者在新生入校时,首先应通过各种形式对他们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让他们对各项资助政策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诚信正直、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树立感恩意识。勉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正视自身面临的困难,积极面对,削弱因贫困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参加勤工俭学锻炼,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经济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同时,高校应注重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项思政活动,探讨社会热点,启发他们思考交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高校通过思想引导,学生能正确认识国家各项资助工作,伪贫困或家庭经济状况好转的同学主动退出申请,使资助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以资助为载体,困难学生的认定和帮扶政策逐步完善,逐步发挥资助工作立德树人的功能。在当前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面临许多新得挑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教育扶贫的关键环节,是困难学生思政教育的关键阵地,更应深刻研究精准资助工作。

本文系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以精准资助理念拓展高职学生管理育人功能”,项目编号:2017SJBFDY059。

(作者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宋简体;mso-bidi-language:AR'>。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