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屋到楼房

2019-07-09 07:44宋文蛟
西部大开发 2019年6期
关键词:住宅楼全家人楼房

文 / 宋文蛟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就我而言,感受最深的还是住房——“家”的变迁。

父亲1964年参加工作,1990年以前,我们一家四口人,居住在一间半不足2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的房子中。一间当“客厅”兼父母“卧室”,半间是我们兄弟俩“卧室”,过道摆放煤气灶兼“厨房”。简直就是“蜗居”。那时候,一遇下雨天,屋外下大雨,雨水就会顺着屋顶流进屋内,我和哥哥就用盆子接。记得有一次夜里下大雨,屋内漏雨滴水,土坯墙经水一泡,吧嗒吧嗒,墙皮往下掉。雨水滴落在大盆小桶里的响声不绝于耳,偏偏安置床铺的地方,有时滴落得格外厉害,睡梦中的我,时常被不速而至的雨水惊醒,难以入睡,记忆里只剩一片冰凉。

那时候,已经上中学的我们兄弟俩,感到房子特别拥挤。尽管,我们利用了一切空间,上下床和箱子,柜子都高高码起来,全家人还是免不了碰胳膊绊腿。尤其是我和哥哥住的房内,仅仅能容下一床(高低床)、一桌、一椅而已,很有点“未敢翻身已碰头”的感觉。随着我和哥哥年龄的增长,作业量增大,更何况这房子光线又不好,严重影响我们哥俩的学习与生活,实在将就不下去了,父亲便在煤房里打扫出一片空地,用白纸把墙壁糊了一遍,支了张床板,这便是我栖身的地方。在煤房里住,冬天象冰窖,夏天像蒸笼。这种滋味可想而知。

1990年秋,父亲单位终于盖起了一栋住宅楼,分给我家一套三室一厅,有70平方米的面积。看着新房子,甭提有多高兴了,那种高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因为,拥有单独厨房和卫生间。我和哥哥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举家迁入新居的那一天,我特意买了一挂鞭炮放了起来,以祝贺我家乔迁之喜。

2000年,父亲单位相继竣工了两栋每户80平方米的住宅楼。楼房设计新颖,设施齐全,宽敞明亮,房屋构造精巧别致。当单位通知父亲交钱领钥匙时,全家人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父母也不再为冬季养花没有地方而发愁了,因为一个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温室花房。

昌吉市滨湖河中央公园周围的住宅楼鳞次栉比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西大桥一带高楼林立

2006年父亲调到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工作,在乌鲁木齐市。不久,父亲单位集资建高层住宅楼。2016年父亲分到一套120平方米新房——三室二厅一厨一卫,房间布局合理,宽敞的客厅,明亮的厨房,光洁的卫生间,还是地暖的。搬家那天,从昌吉搬到乌鲁木齐,全家人和亲朋好友都来帮忙,大家对新房子赞不绝口。父亲感慨地说:“看看现在,想想过去,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好,我们生活才发生巨大变化,你们更应该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父亲说的是心里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稳定,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国民经济呈现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景象,老百姓的日子也芝麻开花节节高,我家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如今,哥哥是一位公安民警,我是路政执法人员,各自成家立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今天,当我独自坐在窗明几净的屋子里,坐在家里的电脑桌前,回想起我家住房变化,感慨万千,从土屋到楼房,从小房搬到大房。深深触动我的灵魂……每一次搬家,住房面积就增加一次,居住环境就改善一次,这说明,我们的居住条件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改善。这巨大的变化,正充分彰显时代的变迁。住房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当年期盼的愿景正一天天变为现实,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正一天天变为现实。

每当我看到一幢幢楼房在城乡拔地而起,每当我看到公路两旁一栋栋各式各样的居民楼时,便会对未来生活产生美好憧憬。我憧憬着,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国人民以坚如磐石的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顺利实现宏伟目标。到那时,我们中国人住房将会更加舒适,更加高档,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猜你喜欢
住宅楼全家人楼房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住宅楼钢筋结算特点分析
抓鸭子,抓到了吗
楼房
巴基斯坦塌楼埋了数十人
逃跑的楼房
意外的旋转
楼房魔方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