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读写结合

2019-07-09 00:00赵燕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随文习作笔者

赵燕

摘要:

随文练笔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是阅读与写作相融共生的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表现为目标不明,少方法;脱离实际,内容空;放任自流,缺评价。笔者试着分析误区,提出对策:通过仿句式、仿段落、仿篇章、仿体裁等仿写式练笔,习得写作方法;通过在简略处扩写、精彩处扩写、空白处扩写、结尾处续写等感悟式练笔,找寻写作内容;通过互动式评改,获得写作乐趣。

关键词:

误区探因    策略探寻    仿写式练笔    感悟式练笔    互动式评价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据阅读内容或文本语言而生发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是阅读与写作相融共生的手段。然而,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存在这样的困惑:同样是随文练笔,为什么有的效果好,学生情感溢于笔尖?有的却大打折扣?笔者认为,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随文练笔内涵、意义存在曲解或不切实际地设计了一些明显存在着种种问题的小练笔,使得随文练笔“看起来很美”,效果却不尽人意。笔者试着分析误区,提出对策。

一、 误区探因

(一)目标不明,少方法

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语言,随文练笔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手段。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这点,但是方法措施不当,为练而练,漫无目的,未“授之以渔”。

[案例1] 《水上飞机》一课教学临近尾声,教者追问:“你们还想发明什么水上飞机?请写一写。”预想状态下,学生会笔走如飞,可现实是学生作文远离文本,所写内容天马行空,不知所云。

[案例2]《东方之珠》一课,某教师设计了练笔,但课堂效果不理想。本课练笔设计如下:请仿照课文总分构段顺序,围绕总起句,描写一处景或一个物(选择感兴趣的一题练习):(1)秋天的校园真美啊!(2)我的书包真漂亮。

[解析]案例1中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体会“科普叙述”,并展开想象练习写作。然而,这是天马行空的幻想,是源于科普基点的想象,还是抛开文本的习作练习?教者不明其意,学生不明其法,所写内容言不由衷。笔者认为:教师把握失准,目的不明,方法不实,导致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充分训练。这样的练笔脱离了对文本的理解,缺少了明确的写作目标,缺失了明晰的写法指导,练笔内容是空洞的,是无效的。

[解析]案例2中课文总分构段是典型写法。看得出,教者的设计意图是努力基于文本语言特色,让学生做到学有所得。但笔者认为这一练笔设计贪大求多,写作指导有名无实,有贴标签之嫌,导致教师无从指导,学生无从下笔。考虑三年级学生特点,课堂仿写建议统一指导一个练习:秋天的校园真美。指导学生想想分写部分可以围绕哪些景物展开,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再想想能否模仿《东方之珠》用上一些比喻句。

(二)脱离实际,内容空

生动的写作源于生活,有些教师在对文本缺乏全面思考、深刻领会的情况下,设计随文练笔,以为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就可高枕无忧。实则,随笔设计脱离实际、内容空洞,形成了离题万里的“假练笔”,千篇一律的“伪练笔”,缺失引领的“浅练笔”。

[案例3]《九色鹿》一课结尾,设计随笔:假如你是皇帝、大臣、百姓中的一位,你会说些什么?

因为缺体验,少真情,学生所写当然只能是干巴巴的陈词滥调。这样的练笔如公式代入,如口号宣传,对文本内容理解,对表达能力提升有害无益。

(三)放任自流, 缺评价

“没有交流,就没有思维的火花。” 很多随笔练习没有作中评价,没有写后修改,没有提升指导。偶有指导,也是“蜻蜓点水”匆匆过场。偶有评价,也未能针对目标,有的放矢。

[案例4] 《爱之链》教师出示: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结果很多学生只有只言片语:“妻子兴奋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妻子开心地告诉她餐馆里发生的事”。教师巡视完直叹:学生怎么没话可说呢?

这;两个案例中,正是教师对评价不重视、不落实,才使随文练笔处于“有写无评、有写无引、有写无效”的尴尬境地。其实,可以在学生练笔困顿之处评一评:环境描写是否恰当,夫妻俩的对话细节是否合适,让学生在评点中有豁然开朗之感。

二、 策略探寻

随文练笔对理解课文内容,对提升写作能力作用极大。教师理应重视随文练笔,科学设计练笔内容,合理运用这一手段,努力提升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为此,提出如下策略:

(一)仿写式练笔,有方法可依

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仿写是是阅读到写作的桥梁。苏教版课文从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布局谋篇、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环境烘托等多方面都可以作为学生仿写训练的范例。我们应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怎么写”的知识通过模仿运用到作文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模仿中智慧生成。

1.仿句式

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尤其是有修辞手法的句子特别值得学生模仿借鉴。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笔者发现课文第十三小节写作上很有特色:平白质朴的语言,排比反复的手法,借物抒情。于是,设计了仿写:①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快乐的。我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天空蓝悠悠,我心乐悠悠…… ②我的童年在祖父园子里实在是太自由了,想  就   ,想  就   ,想  就  。这样的日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典型句式的仿寫,让学生内化积累了经典语句,并活学活用,创生出鲜活灵动的独特语言,提升了表达能力。

2.仿段落

文本中的精彩语段,要反复品味玩赏,还要巧抓“练点”,迁移仿写。《黄山奇松》课文第二小节教学,笔者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发现段落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接着,重点引领学生感受其奇,从中领悟写法特点:观察加联想。课堂留下20分钟,让学生运用本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观察加联想的方法,细致描写不同类型的菊花。

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其咀嚼文本言语形式,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化用典型段落的构段方式和表达方法,能使“理解内容”与“领悟表达”和谐相生。

3.仿篇章

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教师要利用文章框架,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例生发写作。篇章仿写包括写作顺序和布局谋篇。《变色龙》一课作者抓住了变色龙三个方面怪的特点:外形怪,捕食怪,变色怪。重点描写了变色龙外形的“怪”,这为本单元的习作写其他小动物提供了观察方法以及写法上的范例。在揣摩课文篇章之妙后,让学生细致观察描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课文后的作业。有了精品文的引路,习作自然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叙之有特点,在模仿中创新。

实践证明,仿写式的随文练笔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多形式的随文仿写练笔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二)感悟式练笔,有内容可叙

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取之不竭,教师要引领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感悟语言形式,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经历,展开联想,进行扩写、续写、补写等训练。

1.简略处补写

《诺贝尔》一课中,作者着重描写了诺贝尔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时所做的一次实验。笔者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他在马拉伦湖上时的一次实验,在叙写中感悟诺贝尔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热爱科学、持之以恒的精神。

2.精彩处扩写

《嫦娥奔月》一文第五小节是课文最精彩的片段:嫦娥智斗逢蒙。笔者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嫦娥、逢蒙心里会想些什么?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抓住两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展开想象,描写嫦娥智斗逢蒙的画面。

3.结尾处续写

许多课文结尾给予了读者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结尾是洪教头灰溜溜地走了。洪教头究竟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这样的续写,刚好给了学生倾述的机会,学生的创作欲望高涨。

(三)互动式评价,有乐趣可获

作文评改应该由教师“唱独角戏”转变为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动和谐的局面,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作文的评改中去揣摩品味、去欣赏辨析。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互动式”作文批改方法,将批改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让学生在评析他人的作文中与同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依方法互动修改

为提高互改效果,每次互改应注重写法的评判。《海底世界》一课第三自然段描写动物的活动特点,值得学生模仿借鉴。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文章的写法,还需在第一次练笔的基础上修改评议。在互动修改时,笔者提了如下互动修改要求:一读课文,朗读第三自然段,每人读一句话。思考:这段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段话中写了哪几种动物?二读习作,组内互看,思考:是否把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讲清楚了,是否用上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三读习作,组内共同修改一篇尚需努力文,共同推荐一篇最佳美文。学生互动评改有法可依,便能拾级而上。

2.据内容互动赏析

为提高互改效果,每次互改应突出重点,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仿写,侧重于引导学生互相赏一赏题目之妙:寒冬里一枝梅,砖缝中一棵草,悬崖上一棵松;侧重于引导学生赏一赏各自的环境描写;侧重于引导学生赏一赏植物精神的赞美。学生在佳作片段的赏析中自然而然会去反思、修改自己的习作。互动修改,互动赏析,能让学生在评改中互相交流、互相启智、全员参与,共同进步,获得习作乐趣。

教材的丰富性决定了随文练笔训练的多样性。文本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合理开发教材的写作资源,精心设计随文练笔,能让学生在读中学写、练写,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3]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 李英.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2.

[5] 申春霞.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随文习作笔者
老师,别走……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