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思考

2019-07-09 03:17郑焱
好日子(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适度规模化土地

郑焱

【摘 要】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关键,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是当前要紧任务。文件对紧抓农村重点改革项目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规划。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脚点要放在农村土地制度,不断深化土地改革,尤其是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不论是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形成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还是将土地生产等环节委托给新的经营方形成土地服务的适度规模经营,都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共享,在当前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少的背景下,为农民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对于实现土地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节约人力资源,进而改变农村现状,实现农村与城市农村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适度;规模化;土地;农村

一、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意义

(一)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土地制度创新的关键一步

我国目前农村改革的主脉络在于土地制度创新。2019年1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政策内涵主要体现在:农村土地制度逐渐完善,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的的基础上,赋予农民的权利明确细化。保持农民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稳定长久不变,在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的同时,又令经营者有稳定流入土地的预期,对承包者与经营者而言都是“定心丸”,能够有效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有力催进土地制度创新发展,稳步有序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维护农村社会长治久安。土地规模化经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农村劳动力绝对数量以及劳动比例不断下降的大背景下,农产品产量依旧持续增加,得益于科技发展、农业机械化操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从而土地制度变革和创新的成绩十分可观。

(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农民历来有“靠天吃饭”的说法,正是由于农作物生产受气候、土壤以及周边水源等环境影响大,受限于自然条件的局限性,狭小的土地难以使新技术、大机器发挥作用,散落在各处的农耕地也很难实现每一处都安置完善设施,高科技成果无法实实在在转化为生产力。分散的土地同样不利于农户节约人力物力,在收割、运输方面耗费更多的资源,更难以做到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销售。而土地适度规模化种植有利于将土地集中连片,利用不断提高的机械化生产劳作,实现规模化效应,有针对性完善基础设施,从而降低资金、技术、劳动力等一系列成本,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各要素之间协同合作、充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土地集约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發展,最终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三)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获得经济效益

分散式经营导致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作物产量低,农民靠天吃饭,收入只占农村收入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在农闲时农民外出打工或者经营副业获得的营利维持家用。小农户生产仅靠自有资金支持和政府补贴支持,没有资金支撑,难以实现创新性经营,即便有金融机构愿意提供贷款,评估结果不稳定、风险性大,金融机构也仅提供小额短期贷款为主。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能够克服小农户在信贷上的劣势。并且在相同的土地空间上,最大程度发挥机器运作以及资金与技术的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引导部分农村劳动力将土地承包出去,流入城镇,没有后顾之忧,转向二、三产业,可以寻得一份稳定工资收入来源,承租者则可以利用国家政策以及资金的扶持,在广袤的土地上充分利用机械化进行生产、收割,甚至原地建厂实现农作物加工生产运输出售“一条龙”式经营,带动周边就业,给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现状

目前土地小规模经营与现代社会化大市场日益矛盾,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某些村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土地,侵犯农户的自主经营权,损坏农民利益,得不到农户信任。有的借土地流转之名或通过“以租代征”的方式改变耕地用途,进行非农建设,有地方有不顾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过度集中土地、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同时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缺乏信息、技术、资金、专业的农经人才的支撑。农村经营管理理念缺乏,过分规模的土地与农村劳动力、科技以及化服务水平不相适应,只会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并且没有规范的市场以及中介组织推动土地的流转,土地信息不畅通,有的土地大片荒置无人问津,而需要土地的企业或者种植经营者却找不到合适的土地资源,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对接,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有效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措施

(一)以农民利益为主体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的意愿和利益为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流转,不违背承包户与农民的意愿,不损害广大农民的权益。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积极建立农民缴费,政府补贴,村集体多层次的积极建立农民缴费,政府补贴,村集体多层次的农村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农民大病救助,农民子女教育补助,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等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以及留存经营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弱化农民千百年来仅仅靠土地生存的依赖性,弱化依靠土地福利带来稳定保障的功能,让土地流出者减少后顾之忧,增强安全感,对已经在城镇定居稳定就业的农民,可以尝试开展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地上物产权换城镇社区房屋的试点工作,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社区转移,让走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教学条件以及医疗水平,让留在农村的经营者有稳定感,为负责留在农村的承租者以及经营者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推进土地流转、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服务规模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坚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在保护农村耕地红线前提下,不随意占用农村可耕土地,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农地农用,这是必须明确的底线,掌控好土地制度改革以及经营权流转的政策精髓,把握好集中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度。土地流转坚持以政府政策为导向,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调节运作,法律为規范准绳,既要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宣传、发动典型、政策兜底,重点培育规模经营者,做好土地流出者的兜底收入保障工作,促进土地规模的集中增加,提升土地经营质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进程;又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效果,探寻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股份化的土地经营制度、合作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和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因地制宜,防止过度集中、片面化追求面积大而忽视客观规律和经营能力的有限性,我国地广人多的国情决定了无法像美国一样发展特大规模的农场式经营种植,合理适度规模的经营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

(三)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遵循“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允许多种投入主体并存、多种组织形式并存、多种经营实践路径并存,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首先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和颁证的基础工作,开展换发补发土地承包证、房屋产权证工作,确保承包合同、证书清晰明确到户,解决土地承包归属权的遗留问题。其次可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市场,做好有形信息服务。以镇为单位,建立相应的电商服务平台,加快农业大数据中心、物联网云平台农村信息工程建设,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开辟专栏,发布农村土地流转储备、委托流转等信息,提供投资方向专业指导与理性市场分析,建立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土地流转市场或服务站点,实现线上线下统一运作,加强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实现种农大户经营者顺利实现承包土地。最后完善土地转包、租赁、入股、互换、代耕等多种收益方式合理分配机制,有条件的镇还可探索土地银行或土地信托中心等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新模式,接受农民自愿“存”入的土地经营权,支付相应“利息”,再将土地经营权“贷”给有需求的经营主体,实现资本下乡激励机制,提升农村资源要素供给质效,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农产品试验基地,培育引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免费培训,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园区,鼓励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农业共营”。

(四)整合各方资源支持

各级政府部门在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的立项安排上,应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土地面积等经营因素,理性择优扶持。农村土地通过转包出让等各种方式获得的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更多的获得用于农村建设上。在农民进行土地入股,统一管理规模经营下,最大程度整合目前已有资源,采购现代化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将科技、现代化机械、新型农作物以及互联网信息等各种资源融合,在政府补贴以及各类银行贷款,厂商合作的资金支持下,利用农村大队办公室、闲置的活动室等地点,集中对土地经营人员进行培训,使得资源在农村得到最大化利用。针对率先成立规范化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者线上运行平台的乡镇以及街道,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资金,而针对农村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成立的银行信托平台则要加强与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的合作,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对实力强、信用好经营主体给予额外的额度支持,简化贷款流程,在合理范围内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深入挖掘农村各类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担保价值,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资金问题。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带来诸多启示,当前农村发展不再是仅仅靠人力与自然环境,随着科技发展、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也要随之改革,适度规模化经营表示土地改革的重要途径,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资金投入,整合人力物力,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土地耕种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给农民增加其他产业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实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收入大幅度提高,给农村带来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静珊.新时期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2]李鹏辉.规模经营模式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D].烟台大学,2014.

[3]赵军霞.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J].河南农业,2016(10):9-10.

[4]耿岩梅,张华林,李现伟.农村土地流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A].山东作物学会.2018年山东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山东作物学会:,2018:6.

[5]王文凤.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6):29.

猜你喜欢
适度规模化土地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发展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彩票市场需求调控探析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