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升华

2019-07-10 04:07温丽娜
新课程·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合数质数因数

温丽娜

情境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效的情境,以非常有效的方式,将教育的方式提升了一个层次,教学的效果也提升了不少。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教育更是凸显了它的有效性。格力高利在他的《更少的证明,更多的真理》中说:“数学学科是一个美妙而疯狂的学科,充满了想象力、梦幻和创造力,不受物理世界的小细节的限制,唯一的限制来自我们内心灵光的强度。”这句话其实对于数学教学也是备受启发,我们对“情境”的运用,也要充满“内心灵光的强度”。

曾经,“情境”被习惯于用在英语教学中,毋庸置疑,给一个情境,便有了一个对话,在情境下对话。后来,“情境”被用在语文教学中,其实这和英语教学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语言教学。现在,情境教育普及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小学数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但是,通常我们在运用中,都是将“情境”简单地用在导入一个环节里,这样做通常是最习惯性的,也是最方便和容易运用的。其实,深入地思考一下,情境教育还可以多层次有效地运用,比如全课结束的升华部分,引入一个情境,或许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运用、发散的领域更加广泛和有深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一节,是一个计算后总结此类数因数特质,而给予定义的一节课。可以说是一个概念课。下面以作者本人的一节课为例,来谈谈对情境教育的多层次运用的一些思考。

怎样上好这节课?对于枯燥而又简单的概念,怎样有深度又有广度呢?

教师课堂伊始,采取直接进行新授的方法,让学生对1~20这20个数的因数个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观察因数数量归类,学生获得结果:类别一,只有1个因数(数:1);类别二,有1和它本身2个因数的数(数:2、3、5、7、11、13、17、19);类别三,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数:4、6、8、9、10、12、14、16、18、20)。

教师给出定义:只有1和它本身2个因数的数,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质数”(或者素数)。有2个以上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教师提问:那么根据概念1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得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概念夯实巩固。教师随机给出几个数:98、21、43、51、27、101,请问它们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教师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什么?

生答:关键是先找出每个数的因数个数,再根据概念得出答案。随后,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从上面的环节来看,这堂课的关键部分已经基本结束,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是没有问题的,概念本身也比较容易。经过后面的多层级的巩固练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都已经掌握,因数的计算方法熟练即可。

深度和广度从哪来呢?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内容,教师出示这样一个资料:有一种蝉叫做“周期蝉”(Magicicada)的品种,会在地下度过生命中绝大部分时间,靠着吮吸树根的汁液为生,随后以很快的速度经历成长、交配和死亡的过程。它们有一个惊人的特性,那就是它们变成成虫的时间,通常会和13、17等这样质数年份同步,当它们在地下生活13或17等质数年之后,就会在地下挖出一条通道,来到地面。

教师提问:为什么呢?这种神奇的小虫子为什么要选择质数年之后再来到地面呢?质数有什么特点?

经过一番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向科学家一样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和猜测”:是为了避免被寿命较短的它们的天敌或寄生虫吞噬,这样以增加它们的存活率。

比如:如果这些蝉是以12年这样的周期出现,那么它们就会在第2、3、4、6、12年的时候,来到地面,这么多年份下大几率的出现在地面,它们被天敌饱餐一顿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教师将这样一个情境放在最后出现,旨在提升整个教学的层次,结尾升华,用情境来升华,不仅让一节概念课生动起来,也给学生更广泛的知识层,课堂有了深度和广度。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推理和猜测进行了有效的评价:德国的多特蒙德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家马库斯及其研究团队,也发现了这样的生命周期,而且也是从掠食者和数学概念模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这样的推论和猜测。你们非常聪明!

透过这样一个课例,“情境教育”如何让课堂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如何让一节内容简单的课上得不简单,不为了“情境”而“情境”,而是真正有效的“情境教育”,我想我们都会有一定的思考。“情境教育”,需要有层次,需要有方法、有角度去运用,“情境教育”的有层次运用,有思想的运用,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扩充教师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数学,是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学科,“情境教育”下的数学课堂,“情境”本身更加需要广泛的教师积淀,才能做到更加卓越的“情境教育”,才会有更加卓越的課堂,更加看似平实而内容非凡的课堂!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合数质数因数
奇妙的质数约定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巧记质数
奇合数的构成规律研究
对素数(质数)一些特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