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建设

2019-07-10 14:58程正家孙海霞张辉
财会学习 2019年19期
关键词:融合性政府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化

程正家 孙海霞 张辉

摘要:受成本效益驱动,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大型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较高,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当前预算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存在两类问题:一是财务信息系统间融合度不够,财政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数据共享程度不高,財政部门与预算部门信息系统没有直接对接;二是财务信息系统存在重复建设。针对问题结合当前信息建设实践经验提出4个方面建设意见:一是以“1个平台+N个应用组件”为模式,以“五个一”为建设目标;二是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三是遵循融合性基本原则;四是构建可扩展的标准化数据体系。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政府会计制度;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融合性;可扩展商业报告

一、预算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

(一)财务信息系统间融合度不够

首先,财政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数据共享程度不高。财政系统内部信息系统主要有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政府采购执行监督系统、部门决算系统、政府财务报告系统、内部控制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目前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不能相互共享推送。其次,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信息系统不能互联。财政部门无法了解和掌握预算单位的必要财务信息,无法形成“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部门决算—预算编制”的预算管理闭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预算单位财务信息系统各自分散处理、数据分散存放、上下级业务脱离、财务监控依赖上门查账、会计信息孤立,不能很好地满足财政部门对下级单位数据查询、统计和业务监管的要求。通过组织搭建会计平台等方式,架起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相互贯通的桥梁,实现财务信息和服务管理网络化、智能化。

(二)财务信息系统存在重复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部署方式主要有自行部署方式、分散部署模式、分布式部署模式、集中部署模式、集中部署兼顾分部部署模式等五种模式。当前财政部门的财政信息化建设主要采用集中部署模式,如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政府采购执行监督系统、部门决算系统、政府财务报告系统、内部控制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等财政系统就是软件系统集中部署在财政部门各单位都在一个信息系统中开展相关业务,财政信息相互共享,更好地满足财政财务管理的需要,大大节约了各单位重复建设成本。但预算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一般采用自行部署方式。各单位各自为政,软件五花八门,各管理环节点不能环联互通,会计信息不能共享,且各单位重复建设成本高。

二、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建设规划

(一)以“1个平台+N个应用组件”为模式、以“五个一”为建设目标

构建的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应当满足《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政府会计准则》等文件关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坚持标准化、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搭建中央财政部部门与地方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的财务管理信息网,扫除财务数据流动障碍,发挥数据自我驱动能力,实现财务管理业务协同一体化发展。

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采用“1个平台+N个应用组件”模式,通过平台的搭建,梳理、优化各项业务流程,量化、规范化各项管理规程,明确、细化各项业务的报批,完成“五个一”的建设,即构建“一套管理规程、一套监管体系、一个管控平台、一个服务门户和一个数据中心”。平台各项业务单元互相联通,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在系统内循环的同时,保留外部接口,与外部系统实现物理对接,实现内外部数据交流的自动化。

(二)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分步推进

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分步建设,整体规划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满足新会计制度的统一会计核算与报告系统。第二阶段完成预算单位内控系统和财务分析监控系统的建设。

部门财务大数据平台部署方式有很多种类,大体有3种类型模式可供选择:自行部署方式、分散部署模式、集中部署模式。在自行部署方式和分散部署方式下,缺点是各单位各自为政,软件五花八门,难以保证执行制度规范统一,各管理环节点不能环联互通,平台数据不能共享,且各单位重复建设成本高;其风险点是对软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单位技术力量难以支撑,无法保证执行效果。

建议以系统、部门为单位采用集中部署方式构建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由一级预算单位通过招标选定1家软件公司及其会计软件,软件系统集中部署在主管部门,根据部门实际进行个性化需求设计,各单位通过客户端登录使用。其优点是各管理环节点环联互通。会计信息相互共享,更好地满足财政财务管理的需要,大大节约了各单位重复建设成本。

(三)遵循融合性基本原则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中提到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融合性原则。这一原则在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中同样适用,即平台建设要与现有外部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实现融合,充分利用现有外部数据系统建设成果。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应该至少分3个层次模块组成:会计核算与报告系统、内控系统、财务分析监控系统。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分为3类:财政预算执行系统、财政会计核算系统、政府财政报告系统。财政预算执行系统包括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政府采购执行监督系统。政府财政报告系统包括部门决算系统、政府财务报告系统、内部控制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根据对预算单位财务数据流向及其引用关系的研究,构建出了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融合性系统架构。如图清晰的描述了财务大数据平台与财政业务信息系统之间、平台系统内部之间的数据引用与应用关系。

根据平台融合性系统架构,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融合性: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与报告系统与财政预算执行系统融合、预算单位内控系统与财政预算执行系统融合、预算单位财务分析监控系统与财政预算执行系统融合、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与报告系统与财政会计核算系统、政府财政报告系统融合。就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与报告系统与财政预算执行系统融合而言,就是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系统要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付明细数据生成会计核算凭证。就预算单位财务分析监控系统与财政预算执行系统融合而言,就是预算单位财务分析监控系统要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政府采购执行监督系统的电子数据进行预算执行、“六公”经费支出等方面动态监控。其他几个方面融合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四)构建可扩展的标准化数据体系

笔者曾在《信息技术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四化”建设》一文中提出,提出管理会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四化基本要求: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化、控制制度系统化、业务流程系统化、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标准化。构建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财务管理过程智能化,即在财务管理方面实现人工智能。管理会计本质是一种预测、规划、决策、控制、分析、评价过程。从时间维度看,管理过程由准备、实施、评价三步组成。从数据循环角度看,管理会计是一种数据收集、数据计算、数据评价分析不断循环的过程。实现数据收集、数据计算、数据评价的智能化,前提是首先实现数据收集智能化,只有解决数据来源问题才能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构建可扩展的标准化数据体系是当务之急。构建可扩展的标准化数据体系是解决现有预算单位财务信息系统与财政业务信息系统融合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

构建可扩展的标准化数据体系,要借鉴XBRL技术,探索建立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一种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会计信息化标准,我国自2010年颁布基于XBRL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以来,XBRL财务报告在企业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推广应用,实现了会计与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1月1日实施,将为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通用分类标准奠定物质基础。制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统一的 XBRL分类标准体系,实现数据输入与输出的标准化。

利用可扩展的标准化数据体系改造现有会计信息系统,扫除数据共享及横向比较障碍。对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与报告系统改造,核心是改变记账凭证信息维度和记账凭证信息存储输出方式。记账凭证录入是财务信息收集加工起点,是会计信息基础数据,记账凭证所包含信息直接决定数据利用深度和广度。对预算单位而言,一张完整会计信息应当包含国库集中支付详细信息,同时记账凭证信息存储为标准的记录不得有缺省项。简单的说如果一张记账凭证有五行,那么标准存储应为5条每列数据都完整的记录。这也是能提供多维度信息查询关键。其次是按照部门决算报告、政府财务报告设置报表体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Z].2009-04-12.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4-04-12.

[3]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5-12-21.

[4]財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Z].2016-10-08.

[5]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Z].2018-08-16.

[6]程正家,孙海霞.信息技术下内部控制系统“四化”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3:26-27.

猜你喜欢
融合性政府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化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定格动画中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翻转课堂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施中的融合性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试论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日语中授受动词所体现的日本内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