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高校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的相关研究

2019-07-10 15:16邵洁
市场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校

摘 要: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当前及今后党建重点工作中包含了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工作,高校是高知识群体的集聚地,肩上责任巨大。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加强高知识群体的党员发展工作,必须坚持政治标准统一思想认识,选好种子,加强师德建设;坚持将党建工作和人才发展、干部培训工作相结合,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坚持运用春风化雨式的谈心谈话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加高知识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最后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党组织的工作效率,提升组织魅力,最终吸引高知识群体投入党组织的怀抱。

关键词:高校;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5-0157-02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也指出,要强化高校党建工作,要重视在青年学术骨干、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抓好高知识群体的发展党员工作,对于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党的教育方针落地生根、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高知识群体是指掌握了较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是高校教学科研和改革发展的核心骨干力量。高知识群体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书育人、科技育人、管理育人的主力军。他们是高校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保证。他们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創新的学术理论、强大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引领青年学子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 高校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范围缩小,发展对象相对集中在业务骨干、教学骨干、科研骨干范围内

由于高校引进人才门槛较高,一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近几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大多数在本科或硕士阶段都已经被发展成为共产党员,可挖掘发展的人员范围相对缩小。以无锡高校发展工作为例,近几年发展的高知识群体党员多数为业务骨干、教学骨干、科研骨干等,这个群体对自己有要求,希望在学术科研或教育教学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具有较高的入党热情,愿意加入党组织,愿意参加组织生活。

(二)高知识群体观念意识里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

高校对高知群体的绩效考核在学术科研、教育教学方面所占的权重较大,对政治条件等权重体现则较弱。所以为了提升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高知识群体往往花费大量的心血与精力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以达到高校对其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的考核要求,所以对高知识群体而言“政治追求”就成了鸡肋,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这就严重干扰了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当高校遇到重大课题、重要项目的申报、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审、各级各类学术带头人的申报工作时,主要考察的是申报者的专业素养和科研学术能力,而对申报者政治素养的考察则体现很少,这导致很多高知识群体入党积极性不高,担心入党后的学习教育时间会挤占学术科研的时间,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逐渐凸显。

(三)个人价值观影响

高知识群体是既有科学精神又有批判精神的群体。他们大多数学习经历丰富多样,出国留学、国内外访学进修的不在少数,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创新、具有自主意识,崇尚独立、自由,对新事物、新思想、新观点接受度高,他们注重逻辑思考,不愿意随波逐流。加上高校教师的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较为自由,受到的约束较少,这样有利于他们的自由发挥,提升学术科研能力,但是也有可能使他们养成了我行我素、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的不良习惯。所以,面对纪律性强、信息相对滞后、形式不甚灵活的传统党组织,他们很难有热情加入。还有很多的高知识群体教师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理念导致他们入党的意识很淡薄,甚至完全没有入党意愿。

(四)网络信息技术在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运用还不够精准

高校针对高知识群体教师发展入党的正面宣传特别是网络上的正面引导较少。现在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强国战略正在生动的实践中,但是一些高校党组织依然习惯于被动地等待,等着高知识群体主动找上门,不愿意放下身段,主动“抓”人。他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对当前组织工作在内容、形式和队伍上面临的巨大挑战。有的高校已经意识到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在探索适应新时期的新办法时,缺少精确定位和分类措施。主要表现在教育培训片面强调党校的作用:对于立足于岗位的党性锻炼却研究不深;培养联系往往看重思想汇报的数量,日常谈心式的教育培养体现还不够明显;考察过程中片面地强调时间节点,对于高知识群体个性化的成长过程关注度不高。这些种种导致很多入党条件不错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没有被及时发展,时间一长,就严重削弱了他们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

二、 做好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对策

新形势下要做好高校高知识群体的党员发展,需要的不只是一双慧眼,更需要的是制定一项能够长远发展的战略工程。

第一,要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提高新发展党员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有计划、有步骤、积极慎重地做好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工作。高校要抓好发展党员的质量关,要明确“高知识”不等于“高素质”,要选择具有较高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的高层次人才作为我们发展的苗子,选好苗子是发展工作的关键。

第二,要加强师德建设。“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书育人,教书需要精湛的专业素养,而育人则需要高尚的师德素养。 “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一个好老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并且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正确的道德观。特别在高校,高知识群体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都需要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行来支撑。只有把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行纳入考核环节,形成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同时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立师德、铸师魂,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高校各基层党组织要从高知识群体的职业发展、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与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相结合。在人才选拔、干部培养过程中,首先考虑追求政治进步、具有积极入党意愿的高层次人才。以优越的待遇、优秀的岗位相待,运用各种激励措施及保障设施吸引高知识群体加入党组织。明确要把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系统工程来抓。建立党委領导带头联系高知识群体、二级学院党组织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员学科带头人一对一联系高知识群体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坚持按照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标准甄选教工支部书记。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符合条件的学术带头人培养选拔为教工支部书记,把有条件的教师支部书记培养成为学术带头人,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要确保基层党组织能在不干涉正常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原则下主动关注高知识群体的各项活动,增强与高知识群体的交流、加强对高知群体的影响,努力形成“民主又活力,创新又严肃”的基层党组织氛围。

第四,把日常的谈心谈话作为发展高知识群体教师入党重要手段。积极运用日常性、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方式,让谈话对象感到身心放松的同时也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高知识群体敞开心扉,畅谈诉求,同样也有于我们开展工作,更能够行之有效的解决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很多疑难问题。作为谈话主体的各级党组织应当主动出击,和高知识群体交朋友,要弄清楚谈话对象的现实需求、社会关系和思想动态,要把握好谈心谈话的时机、要抓对切入点、要用对方式、要有理有据、共情共鸣,使谈话对象从思想上认同你,并在行动上回应你,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高知识群体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第五,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高校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的方式方法。第一要运用“互联网+党建”从意识形态上抗衡西方“自由主义”西化高知识群体,要用“中国化的” “优秀传承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水平的” “正能量”的声音去浸染和感知高知识群体,引起高知识群体的思想激荡,有利于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跟党走”的坚定信仰。第二要运用“互联网+党建”创新工作方法及组织生活方式,根据高校高知识群体的特征,网上开设党校、“线上”学习、“线上”考试、建立“党员e支部”等,组织生活“线上”开展、“线上”会议、“线上”刷脸签到、“线上”提交思想汇报等。把党员放在“线上”;把党小组挂在“网上”;把党支部建在“云上”。学习时间相对自由,资料云空间共享。组织生活在时间、载体和管理上实效性更强,增强了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工作效率。第三要运用“互联网+党建”提升高校干部的职业技能水平,在坚持党员发展工作标准、规范发展程序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高知识群体开设专道,协助其展开各项工作,减少大量低效率的事务性工作,减少重复环节,加快工作进程,能极大程度上增加高知识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积极探索优化流程,努力为党吸引人才,把条件成熟的高层次人才尽快发展入党。

高知识群体是一个群体数量小,但影响力较大的人群。高校是高知识群体的主要聚集地,重视对高校高知识群体的党员发展工作,就是重视国家的人才建设。新时期的高校高知识群体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我们必须不断创新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党员发展工作,充分调动高知识群体入党的积极性、增强高知识群体的信任度,为中华民族科教兴国的强国之路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亮元.新时期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思考[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4):13-17.

[2]冀鹏.高校高知群体发展党员工作浅析[J].决策探索(下),2018(3):41.

[3]刘娟,钱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途径的几个转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4-108.

[4]刘亮元.新时期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思考[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4):13-17.

[5]关春兰,杨琨.高校教师党建与民主党派建设相互促进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23-130.

作者简介:

邵洁,女 ,江苏常熟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基层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