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好人难寻》中的暴力救赎主题

2019-07-10 12:02王勇
科教导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救赎冷漠暴力

王勇

摘 要 在《好人难寻》中,作者奥康纳为读者生动的刻画了“不合时宜的人”这一角色,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性的扭曲与变态。而奥康纳在她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她被称为“邪恶的奥康纳”,因为在她的作品中社会冷漠荒诞,人们自私麻木,毫无温情可言。实际上奥康纳只是想通过作品来让人们正视自己内心的邪恶,她描写暴力是想叫醒麻木地活在这个冷漠社会的人们,以暴力撕开社会的面具,揭露社会的本质,进而救赎人们,拯救世界。

关键词 冷漠 暴力 救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14

Abstract In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the author O 'connor vividly portrays the character of "anachronistic man" for readers, which reflects the distortion and abnormality of human nature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In her era, O 'connor was called the "evil O 'connor", because in her works, the society was cold and absurd, people were selfish and numb, and there was no warmth at all. In fact, O 'Connor just wants to let people face their inner evil through her works. She describes violence to wake up people who live in this indifferent society numbly, tear off the mask of society with violence, reveal the essence of society, and then save people and the world.

Keywords violence; indifference; salvation

0 引言

奥康纳是美国南方作家之一,是美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作品主题深刻,风格独特,写作手法卓越,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喜爱,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性格怪诞,人性扭曲,《好人难寻》作为她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南方一个普通家庭旅途中的悲惨遭遇。老祖母一家六口人打算自驾到佛罗里达州度假,在途中,老祖母突然想去看古屋,结果意外发生车祸,并遇到“不合时宜的人”,最终全家被残忍杀害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读者可以清晰感受到杀人团伙的扭曲人性,他们冷漠无情,以施加暴力为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变得如此残暴?又有何方法来“治疗”他们的残暴呢?

1 暴力产生的原因

《好人难寻》的社会背景是二战之后。二战后,人们在工业革命冲击下,价值观发生了转变,人们以金钱,利益,物质为中心,渐渐变得冷漠无情,失去了南方传统的风度,失去了宗教信仰,失去了心灵的依托,因此容易走向极端,催生社会暴力惨剧。在西方社会,宗教信仰是西方人思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根基,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原有宗教信仰开始没落,传统观念逐渐淡化,人们越来越向“钱”看齐,荒芜了自己的精神乐园,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在生活的苦难和重压中看不到光明和方向,暴力事件频发,人人自危。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感到迷惑和绝望,要么麻木不仁,要么走向极端。

1.1 社会原因

《好人难寻》中的施暴者是“不合时宜的人”,提起施暴者,我们可能会认为他童年不幸,缺乏教育导致的,然而他却是一个“有文化的流氓”,他少时在唱诗班待过,曾经也是一名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就像他自己说的“我记得我从来也不是什么坏孩子,不过不知道为何,我做错了事,进了监狱,它彻底毁了我,狱医说我杀了我父亲,但是他说了慌,这并不是我做的,我父亲其实死于一场瘟疫”,足以證明,他本质并不坏,并非生为暴徒,他的黑化,由以下方面造成,首先无罪而身陷囹圄,让他感到法律不公,危难而无人援手,让他感到人性冷漠,进而他自己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对上帝有了疑问,最后他认为是上帝抛弃了他,没有看见他的痛苦,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了一名离经叛道者,与上帝背道而驰,试图通过杀人来发泄痛苦,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如果这个社会能给予“不合时宜的人”以公正,关怀,对他温柔以待,他断然不会成为这样的暴徒。

1.2 个人原因

首先,受害者老祖母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施暴者走向极端的起因和契机。第一,在故事开头,正是因为老祖母的自私,奸诈,不负责,导致全家人行程错误,意外翻车,进而遭遇暴徒。第二,在遇见暴徒时,老祖母认出他们后,没有缄口不言,反而因为自己的愚蠢,把全家人置于困境。第三,在她得知暴徒会对她下杀手后,她这个所谓的“信徒”,自称的善人,显露出自己虚伪的一面,她企图用自己的“虔诚宗教信仰”引导,感化“不合时宜的人”,希望令他相信,追随上帝,做一个好人,以此来摆脱自己的困境,摆脱杀身之祸。然而,正是她伸手想触碰“不合时宜的人”的那刻,被暴徒杀害。试想,如果老祖母不那么自私,懦弱,诱导家人改变路线,发现路线错误后因怕被斥责而选择哑口不言,也就不会遇见杀人团伙;如果老祖母不那么愚蠢,大叫出“不合时宜的人”的名字,触碰到杀人团伙的忌讳,她和她的家人也就不会被灭口;如果她不那么虚伪,自以为是,暴徒也就不会骤然不适,忙下杀手。所以说,这个暴力事件的产生,与老祖母的自私,懦弱,虚伪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次,“不合时宜的人”,少时本是个好少年,信仰上帝,热爱生活,然而遭受法律的不公正和社会的冷漠后,他感到疑惑,不安,对上帝的信仰不再坚定,他没有选择放下仇恨,放下过去,没有思考如何去让这个社会变好,而是决定去报复社会,仇视信仰,进而一步步迷失,逐渐变成一个杀人恶魔,“不合时宜的人”没有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救赎,而成为一个施暴者,主导了杀害老祖母一家人的暴力事件。总而言之,社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导致了人们信仰缺失,人性自私,冷漠。而人们的自我,虚伪,残暴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问题的产生,进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了“好人难寻”的局面,社会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两者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什么样的社会孕育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进而组成什么样的社会,因此,暴力产生与社会和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密切相关。

2 暴力带来的结果——救赎

“暴力”和“救赎”看起来是两个相左的词语,试想暴力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往更坏的方向发展,何谈救赎?何谈用暴力拯救世界?然而,暴力确实可以起到救赎的作用。例如,古今中外,无数次的社会进步,无数次的革命都是“抛头颅,晒热血”,进而唤醒麻木的民众,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暴力可以推动人们去思考,去深入探究社会的本质,人们的内心,进而幡然醒悟,推动社会发展。

2.1 暴力对老祖母的救赎

在遭遇这起暴力事件前,老祖母一向自诩为虔诚的信徒,声称自己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无条件追随上帝,并企图用自己的伪善,感化施暴者,让“不合时宜的人”放下仇恨,拾起信仰,不再杀人。然而,当她得知“不合时宜的人”要杀害她时,她的信仰不再坚定,她认为上帝不会来拯救她了,如果不是这起暴力事件将老祖母置于生死之境,恐怕老祖母自己都没发现自己是个伪信徒。老祖母死的那一刻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信徒,她像一个母亲对待孩子那样,希望给“不合时宜的人”以关爱,她想去抚摸他,去感化他,带他走出困境,虽然没有幸免于难,但死后,她端详的坐着,像耶稣受难的坐资一样,面带微笑,仰望天空,像个孩子一样,她一定是痛苦并快乐著,此刻的她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信徒,得到了上帝的救赎,而这次救赎也正是来自于这起暴力事件。

2.2 暴力对“不合时宜的人”的救赎

由于社会的不公正,人性的虚伪冷漠,使得“不合时宜的人”由一名虔诚的信徒,变为了一名暴徒,性格扭曲的他,以杀人来填满自己空虚的内心,证明自己的存在,以杀人来报复这个社会,以杀人来逼上帝现身,证明上帝并不能阻止他杀人。在杀害老祖母一家前,“不合时宜的人”认为杀人是世间唯一的乐趣,然而,当老祖母一家被杀后,他的同伙对他说“杀人还挺有意思的”,然而他却对他的同伙说:“闭嘴,生活没有真正的乐趣!”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合时宜的人”内心的变化,良知泯灭已久的他内心起了一丝同情,还有他对同伴说:“如果她活着时每分钟都有人开枪打她,她倒很可能成为一个好女人的”,这句话说明他已经明白老祖母虽然死亡,但已经得到了救赎,也明白是了这份救赎是死亡带给她的,而他自己在失去杀人这个唯一“乐趣”后,还要在这个无趣的世界逃亡,他明白了这一点,就证明在某种程度上,他得到了救赎,而这份救赎,也是暴力带给他的。

因此,要理解暴力和救赎的关系,要从理解这个暴力事件过程和暴力事件结果入手,不能把眼界局限于表面词意,暴力带来的并不全是恶果,在某些社会环境中它可以发人深省,给人们敲响警钟,刷洗人们污浊蒙尘的内心,帮助人们重新找回信仰,找回生活的方向与生命的要旨,让这个社会重新铺满阳光。

3 结语

文学作品中描述暴力的场景有很多,这些场景的大小,结构,侧重点和角度各有不同。然而像作者奥康纳这样,以暴力为视角,从中为麻木冷漠的人民寻找救赎,帮助他们探索苦难生活的起因,以及告诉人们如何通过努力和改变让自己,让他人摆脱困境的方法,这样的奥康纳表面看起来很“邪恶”,实则觉得她是一个很暖心的作家。暴力虽然可以起到救赎的作用,然而日常生活人们遇到暴力事件的几率不大,遇到暴力事件的人又会遭受极大的痛苦,那么如何去唤醒麻木的人们呢?文学作品正是一个很好的渠道,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暴力”事件让人们进行自我反思,既唤醒了麻木之人,警示了冷漠,又带领人们审视自己的内心,敢于直面自己的伪善,敢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进而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园,重建和谐友爱的社会,让这个社会“好人好寻”。

参考文献

[1] 刘海平,王守仁,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 主万,屠珍,译.公园深处:奥康纳短篇小说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 杜志清,张燕.试析奥康纳《好人难寻》的荒诞主题[J].华侨大学学报,2001(2):114-119.

猜你喜欢
救赎冷漠暴力
反性别暴力
突然之间
东霞
回答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暴力的班长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
冬眠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