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非遗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2019-07-10 16:08梅振华阚玉丽刘爱月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8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述

梅振华 阚玉丽 刘爱月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齊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动力机制、开发模式及其对策等方面,对齐文化旅游的研究较少,主要有资源的梳理,开发对策建议等。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未来齐文化非遗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文化;旅游开发;综述

一、国内外非遗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通过检索发现,“非遗”的相关研究自2006年之后数量急剧增加,这可能与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家宏观环境开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特别是近几年来,对“非遗”的研究更是持续升温。从研究内容上看,2004年之前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非遗”的概念、内涵、抢救和立法保护方面;2005年至2008年,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各种具体“非遗”的现状、价值与保护上;2009年至2012年争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辩证关系;2013年后,由理论研究多转向实践研究,如数字化保护、传承人保护、档案式保护、动漫式传承、生产性保护等以保护非遗“原真性”为主要目的的保护模式、机制研究;2018年后,开始有学者探讨非遗旅游活化、创新性转化发展等以开发促保护的理念。国内对非遗的研究起步晚,理论体系不完善,争论多,以开发促保护的案例研究亟需完善。

2. 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中叶左右,梳理近几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相关文献发现,其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动力机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影响等方面。

在内涵界定方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中明确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并成为了当前最权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Richard Kurin(2004)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内涵、问题与可持续性。非遗保护研究方面上,Harriet Deacon从理论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Xavier Greffe从不同案例研究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体策略。因此,国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在明确,并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达成一致共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加以了分析。Alice研究指出游客对非洲旅游艺术品需求促进了当前非洲土著艺术文化的开发。Konstantinos研究指出精神、文化、环境、世俗生活及教育等 5 核心要素相互联系决定着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的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国外学者持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1)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并对非遗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2)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导致遗产资源破坏、环境超载等负面效应。其中Antonio P R指出受到游客数、旅游经营成本与收益变化影响,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旅游逐渐走向衰变,其发展的负面作用显著;事实上,国际上“非遗”保护的时间也很短暂,远逊于物质遗产,其理论也极不成熟,关注点基本上为保护方面的,旅游开发的研究成果极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研究有待深入。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随着遗产旅游业的不断升温,研究重心自2006年开始有学者探讨“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从“该不该开发”转变为“如何在保护中开发”,虽争论颇多,但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而有效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利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此基础上,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前提下,开发模式研究也异彩纷呈,针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国内学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开发对策,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此外一些学者尝试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进行评价,但目前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从研究视角看,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存在着由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历程性,旅游资源种类和属性的结构发展,也是一个尚未注意到的重要课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旅游利用,无疑是对“非遗”进行积极保护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国内该方面的理论研究缺位,明显落后于实践;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科学合理地转化为旅游吸引物,促进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确是一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二、齐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齐文化旅游的研究脱胎于对齐文化的研究。近30年来,齐文化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研究成果多数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对齐文化的应用性研究较少,对齐文化旅游的研究则更为薄弱。笔者于2019年4月在 CNKI 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用 “高级检索”项检索(检索项为“主题”):“齐文化”并含“旅游”, 检索年份从2000年至2019年,结果显示仅22条记录,经梳理发现,学者主要对齐文化旅游资源整理,齐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齐文化旅游资源整理方面,范跃进主编的《齐文化旅游丛书》全面地分析了齐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从宏观上对齐文化旅游的资源、框架、思想内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搭建起齐文化旅游的总体框架。王希鹏、王京龙、王仲孝在《齐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框架重组方式研究》一文中,对齐文化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齐文化旅游资源现状,旅游资源重组的原则和基本对策进行了探讨。

齐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宣兆琦的《关于齐文化开发的若干思考》,较早阐述了齐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蔺静在《淄博齐文化旅游开发研究》(2014)中分析了齐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提出了开发模式和路径;冯读玉在《淄博齐文化名人旅游开发初探》(2015)中提出应深入挖掘齐文化名人思想、增强名人旅游活动中趣味性和参与性,促进齐文化旅游的发展;马云菲 刘星光在《基于SWOT分析的淄博市齐文化旅游研究》(2018)分析了齐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对策。

国内学者关于齐文化旅游的研究,为齐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构想,但这些研究多偏重于理论的阐释,在实践操作层面涉及不多,宏观层面的发展对策较多,落地性较差。一些个案研究可供借鉴,但尚未有专门针对淄博市齐文化旅游开发系统的研究。非物质遗产下齐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仍未开展。本课题拟在非物质遗产视角下深入挖掘齐文化内涵,通过对齐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探索齐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以期促进淄博市乃至全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丰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成果。

三、齐文化非遗旅游开发探讨

如何发掘人类文化精华,将其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并同时生成具有保护意义的认知扩大,是旅游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不仅有姜尚、管仲、晏婴、孙武等大批明君贤相在這里施展过雄才大略,更有大量影响深远的文献著作及丰富的齐风齐俗。这里文化古迹不可胜数,文化资源无可比拟,同时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但当下淄博齐文化旅游仍以齐国故都观光游为主,仍没有摆脱橱窗式展示的形式,游客难以欣赏和体验物质景观所蕴藏的深厚文化,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因此,淄博市旅游业要取得长足性的发展,就必须转向注重旅游“软”资源——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发展上来,深入、系统地开发利用其所积淀和拥有的传统齐文化资源。

1.加强齐文化非遗旅游开发价值评估

齐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齐故城、齐长城、古墓群、狗车马坑、名人遗踪、货币、瓦当兵器、礼器、乐器、日常生活用物等各种物质资源;非物质的齐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神话传说(孟姜女传说)、艺术(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技艺(蹴鞠竞技、武术、赛车、赛马、射箭、角力、击剑、田猎、投石、斗鸡、走狗等)、技术(纺织、冶金、制车、制革、制陶、铸币、漆器等技术)等。不同种类的非遗资源,其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是不同的,在旅游开发前进行开发价值评估是十分必要,应以市场吸引力与承载力2大维度构建非物质遗产旅游开发潜力测算的理论模型,对齐文化非遗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价值评估。

2.加强齐文化非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辩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旅游资源,如何加以开发利用,使之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遗产属地最关心的问题。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的理念,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坚持齐文化的“原真性”,以游客的游览体验为中心,通过创新性保护,发挥齐文化的教化作用,促进齐文化的传承。

3.加强齐文化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没有物质非物质便难以传承,没有非物质,物质便成了空壳。对任何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都必须以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且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内涵。目前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有:生态博物馆模式、实景舞台剧模式、主题公园模式、特色物化产品、影视开发、手工制作等。齐文化非遗旅游开发,应结合市场需求和资源特色,创新现有的开发模式,将非物质资源物化,进行生产性开发。

参考文献:

[1]Adobe Acrobat.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from differ-ence to converge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5):20-21.

[2]Harriet Deacon. Intengible heritage in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lan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4(5):68-70.

[3]Rex Nettleford. Migration Tran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Intangible Heritage[J].Museum Internation,2004,40(5):178-19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2016-02-12].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 infoid=5.

[5]Xavier G. Is heritage an asset or a liability?[J].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04(5):301-309.

[6]范跃进,齐文化旅游丛书〔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年,第20-28页。

[7]王京龙,齐文化旅游论〔J〕,管子学刊,2000年第4期。

[8]王希鹏、王京龙、王仲孝,齐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框架重组方式研究〔J〕,管子学刊,2004年第3期。

[9]蔺静,淄博齐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2014。

[10]冯读玉、孙天胜,淄博齐文化名人旅游开发初探〔J〕,管子学刊,2015年第2期。

[11]马云菲、刘星光,基于 SWOT 分析的淄博市齐文化旅游研究〔J〕,南方企业家,2018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梅振华:淄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旅游、旅游开发。

阚玉丽:淄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遗产旅游、研学旅游。

刘爱月: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旅游。

*基金项目:淄博职业学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齐文化旅游“非遗”开发研究);

齐文化研学旅游发展研究(立项号:CZ201810168)。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