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门内镜微创切除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观察

2019-07-11 05:42任春成李非陈希琳张玉茹刘连成黄斌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3期
关键词:结肠镜内分泌肛门

任春成,李非,陈希琳,张玉茹,刘连成,黄斌

北京市肛肠医院外二科 北京100016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是一种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1-2],它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器官,但好发于胃肠道。直肠NET 是常见的发生在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具有恶变倾向、生长缓慢的肿瘤,多无典型症状及体征,通常在直肠指检、结肠镜筛查及痔手术时偶然发现,而其发病率逐年增高[3]。手术是治疗直肠NET 的唯一根治性手段,包括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经腹外科手术等。经肛门内镜微创切除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由德国Gerhard buess 教授研发的一套独特的手术用直肠镜系统[4],它的出现使得经肛门外科手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5],和其他手术相比,TEM 创伤小、视野清晰、花费低、疗效确切[6],能有效切除较高位置的直肠肿瘤,获得高质量的肿瘤标本和精确的病理分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市肛肠医院采用TE M治疗的直肠NET 病例临床资料,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切除术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肛肠医院2013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21 例直肠NET 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 例,女性7 例;年龄24~68 岁,平均年龄(47.5±12.3)岁;肿瘤直径0.6~1.2 cm,平均直径(0.9±0.15)cm;肿瘤距肛缘距离5~12 cm,平均(7.6±2.3)cm;肿瘤发生部位:直肠前壁2例,直肠后壁8 例,直肠侧壁11 例。部分患者因便血、腹胀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就诊时发现,部分患者因常规体检或其他原因就诊时偶然发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病理诊断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未见手术禁忌证,且术前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检查(1)电子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2)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确定肿瘤的分期及浸润肠壁的深度。(3)其他检查:直肠测压,明确排便功能,了解肛门括约肌功能[7]。

1.2.2 肠道准备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每袋含聚乙二醇4000 64 g,无水硫酸钠5.7 g,氯化钠1.46 g,氯化钾0.75 g,碳酸氢钠1.68 g)进行2 d的肠道准备;术前4 h禁食水,予以肥皂水1000 mL清洁灌肠。

1.2.3 手术体位根据肿瘤发生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体位。通常将病变置于术野的下方,即病灶位于直肠后壁者采用膀胱截石位,位于前壁者采用俯卧位,位于侧壁者采用侧卧位。

1.2.4 TEM的手术步骤要点骶管阻滞麻醉+全身麻醉成功后选择合适的体位,常规消毒、铺巾。4指轻柔持续扩肛,插入直肠镜调至适当的位置后将其固定。保持肠腔CO2处于持续低压充气状态(气压控制在8~10 mmHg)。仔细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距肿瘤5 mm处先用针形电刀点灼出拟切除的界线,行肠壁的全层切除,见到黄色的直肠外脂肪则表明是正确的全层切除层面,用超声刀进行肿瘤的完整切除(图1)。切除创面经冲洗止血后用倒刺线做连续缝合(图2),线的两端再用银夹固定。遵循纵切横缝的原则,切除标本用多枚大头针固定在聚乙烯泡沫上,经甲醛处理后送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分期。

图1 肿瘤完整切除

图2 缝合直肠创面

1.2.5 TEM 的术后处理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无须特殊镇痛。麻醉恢复后即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尽早拔除导尿管。术毕1 d后开始少量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无并发症发生者于术后3~5 d出院,定期肿瘤门诊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特征(肿瘤直径、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手术疗效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行TEM 术,手术时间15~105 min,平均(44.5±20.8)min;术中出血量1~5 mL,平均(2.1±1.3)mL;住院时间3~8 d,平均(6.1±1.4)d;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2 肿瘤特征、病理检查结果及手术疗效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切除标本的基底部及侧切缘均为阴性;肿瘤直径0.6~1.2 cm,平均(0.90±0.15)cm;肿瘤距肛缘距离5~12 cm,平均(7.6±2.3)cm;21例肿瘤组织标本中,侵犯黏膜及黏膜下层18例,3例侵犯肌层;肿瘤分级:Gl 级20 例,G2 级1 例。术后随访6~24 个月,平均(14.6±4.9)个月,行电子结肠镜及腔内超声检查均未提示复发及转移。

3 讨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具有异质性。根据其是否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直肠NET 大多数为无功能性,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不足10%,且90%的病例发生在肝转移后[8]。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于低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9],预后好,治疗效果确切[10]。

直肠NET 多无典型的症状及体征,早期诊断比较困难,结肠镜检查及活检是主要的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是直肠NET 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唯一能治愈直肠NET 的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内镜下切除术(EMR和ESD)、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经腹外科手术等。具体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要根据原发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受累情况等指标来具体确定。直径大于2 cm 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建议行经腹外科手术,而直径小于2 cm的直肠NET,不管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还是内镜下切除都存在着争议[11]和局限性。

TEM 是集内镜、腹腔镜和微创手术于一身,利用人体的自然腔道进行手术操作的单孔内镜外科系统。它具有微创、安全、精准、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优势[6],并能有效切除较高位置的直肠肿瘤,获得高质量的肿瘤标本和准确的病理分期。虽然直肠NET 属于少见病,但TEM 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报道相对较多。多数文献资料结果表明TEM 是安全、有效且可行的,复发率低[12-13]。同时TEM 也可以作为结肠镜下直肠NET 不完全切除术后的二次手术治疗[14]。我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专家共识[15]推荐的TEM手术适应证就包括了适合局部切除的G1、G2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本次研究中21 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行TEM 术,并取得满意疗效,表明TEM 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直肠NET 的治疗手段:(1)TEM 操作微创,且无皮肤切口,对患者全身状况影响较小,本组患者住院时间3~8 d,平均(6.1±1.4)d,缩短了住院周期。(2)TEM操作精准、安全性强,对直径在2 cm以内的,肿瘤侵犯至黏膜下层或肌层,均能行直肠壁全层切除,并能对肠壁进行精准的缝合,从而有利于保证手术切除标本切缘的阴性。本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肿瘤直径0.6~1.2 cm,平均(0.9±0.15)cm,切除标本的基底部及侧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6±4.9)个月,行电子结肠镜及腔内超声检查均无复发及转移。(3)在专业医院进行的TEM手术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16]。TEM术后多为一些轻微的并发症[17],包括尿潴留、肛门渗血及低热等,一般只需对症治疗,无须外科手段干预。而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直肠穿孔、直肠大出血、盆腔脓肿、直肠阴道瘘等,虽然发生率低,一旦出现,需综合评估后采取最佳措施给予弥补。本组病例TEM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TEM 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手术方式。对于直径2 cm 以内、病理分期为G1 与G2 级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TEM 可以完整切除病灶,疗效确切,可以作为治疗首选。

猜你喜欢
结肠镜内分泌肛门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