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耕:做陶艺路上的探索者

2019-07-11 02:12
世纪人物 2019年7期
关键词:陶土探索者陶艺

孜孜不倦的探索者

朱乐耕出生在景德镇一个陶艺之家,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画家,他的家庭以及瓷都周围的环境,使他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陶瓷和艺术两方面的熏陶与教育。朱乐耕走上陶艺之路,是从绘五彩瓷开始的。他既有传统中国画的功底,又有素描造型和西画的色彩技巧,更从民间艺术中吸收养料,在五彩、粉彩、红绿彩、斗彩以及釉下的青花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尤其在高温色釉绘画上有杰出创造,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奖励。在这过程中,他也不断扩大视野,开阔眼界,逐渐加深对质材和陶土的认识,并越来越领悟到陶瓷本原—陶土的意义。中国传统艺术天人合一的精神和有现代感的表现语言相结合而迸发出来的火花,赋予他作品以一种特强的文化平稳和奇异的、耐人寻味的魅力。

他在陶瓷领域辛勤耕耘二十多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富有个性和时代感的创造,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注目和好评。朱乐耕在韩国首尔与建筑师俞杰及音响师全镇龙教授共同合作建成的“陶瓷宫殿”为他在国际上赢得了盛名。他曾到欧洲及亚洲各国参加陶艺展,及各类国际陶艺研论会,还多次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许多国家的大学讲学,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是一位不倦的探索者,從五彩、红绿彩到瓷器为形态的陶艺作品,他的创造越来越深入到这门艺术的奥秘,越来越具有精神的内涵,为重振民族文化自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朱乐耕主要从事生活陶艺和环境陶艺两个课题的研究。他的初衷是希望将现代陶艺拉回到从生活出发的原点,让现代的陶艺在现代的生活空间中重新找到表现自己的场地。作为生活陶艺来讲,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让人和陶艺能产生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生活的用之中产生的。而作为环境陶艺来讲,是基于当今社会对环境空间的人性化关注所做的一系列的建筑与陶艺之间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在环境陶艺的创作中,朱乐耕的作品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型的户外作品,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一种是建筑室内作品,更多的是强调作品与人和空间的关系,而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艺术家未来探索和发展的方向。

乐观的完美主义者

朱乐耕的生活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陶瓷以外时间”。除了展览、讲学,他都躲要景德镇工作室的窑里,触摸泥土,然后看着他们浴火重生。朱乐耕说陶土对于他们景德镇后代的意义,是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中提供了安全感,陶土也为他的双手,留下了清晰可见的皲痕。

朱乐耕小时候在家附近的弄堂里穿梭,景德镇最大的陶瓷厂就在那里,老师傅们把烧好的陶瓷一一摆开,在他看来有趣极了。像这样心无旁骛的做陶瓷,成了他小时候的理想。

但如今朱乐耕身上有一股劲儿,他总想为中国当代陶瓷做点什么。尽管陶土和窑火所带来的不可预见性,让他想要的,和最终出现的,总有或多或少的偏差,有时也有惊喜。“我不可能再回过头去做以前的东西,我必须朝前走。”

谈及中国陶瓷艺术的当代性后,他表示:“很多中国人对陶瓷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瓷器上。而在纯艺术领域,现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反叛,反传统、反技法、反材料。陶瓷以其单纯材料的方式来进行纯艺术表达,可以说是与时代的趋势背道而驰的。”

“大家要改变原来的固有想法,当代不等于西方,古老不等于中国。你仔细想想,所谓传统,不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而来?说不定在千年前的秋天,景德镇的老一辈手艺人也围坐在窑口边上讨论这个话题。”

这位在泥巴里“摸爬滚打”的艺术家,对中国当代陶瓷的未来表示乐观。他有自己的主张:“当代陶瓷正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点上,最终会产生文化大创造力。这是时代赋予艺术的一种成长,这种成长是中国当代陶瓷的必经之路。”

(来源:搜狐网)

猜你喜欢
陶土探索者陶艺
中国古代陶土发音玩具——陶哨创意设计研究
爱健身的陶土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周绪红:钢结构探索者
现代教育的探索者——王庭槐
王大辉:复杂系统的探索者
感悟陶土
飘摇的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