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村民自然保护意识调查及宣教方案探讨

2019-07-11 01:36刘俊张凤谭迎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村民

刘俊 张凤 谭迎春

摘要    通过封闭式提问的方式对汶川县三江镇村民进行自然保护意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部分村民能够清楚地认识卧龙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对自然保护宣教活动也颇具热情,但绝大部分村民缺乏自然保护的基础知识,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漠不关心,对社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协调发展缺乏长远的因果认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因此,保护区今后需在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基础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探索以青少年为主要宣教对象、结合当地生态实际情况制定宣教方案,以期为今后卧龙自然保护区宣教方案的制定及自然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村民;自然保护意识;宣教方案;四川汶川;三江镇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1-0239-02

Abstract    The questionnaires investigated the natural conservation awareness of villager′s in Wenchuan Sanjiang by the method of chosed ques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rmal villagers can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 of Wolong Natural Reserve clearly,they were also enthusiastic about natural conservation education activities.But most of them lacked foundational knowledge on natural conserve,they also didnt care about the behaviour which damaged the environment,and lacked long-term causal aware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ies and nature reserves.Therefore,in the future,while continuing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basic knowledge of nature conservation,we will explore the youth as the main targets and develop a mission plan based on local ecological conditions.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 for Wolong Nature Reserv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e education base.

Key words    Wolong Natural Reserve;villager;awareness of natural conservation;education plan;Wenchuan Sichuan;Sanjiang Town

臥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该地区海拔高度1 200~6 520 m,年均相对湿度为80.3%,年均气温为8.5 ℃。卧龙自然保护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四川西部的生态旅游和避暑胜地。近年来,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在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协调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在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也对周边社区村民的自然保护意识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选择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东南面的汶川县三江镇村民作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自然保护意识现状和态度,分析当前卧龙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宣传工作的不足之处,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宣教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地介绍

汶川县三江镇背靠卧龙自然保护区,是进入保护区中河、西河片区的主要干道,全镇辖9个行政村4 018人,共1 147户。受卧龙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内陆山地气候影响,三江镇气候宜人,植被覆盖率高,森林生态系统较完整,全年空气湿度达60%~75%,年平均气温达12.9 ℃,是避暑旅游的胜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2013年起,三江镇开始大力发展农家乐避暑旅游,目前大部分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都来自于农家乐经营。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三江镇仅6—8月接待的游客数量就已逾2万人,远远超过了三江镇的生态承载力,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的方式[1]。2018年3—5月,调查小组在汶川县三江镇现辖的9个行政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走访入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逐一向村民提问,并如实填写,对有疑问或不明白之处作详细讲解,合计走访110户,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05份。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获有效问卷105份,其中男性43人,女性62人,留守家中的5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较大,达到57.1%,见图1(a)。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以小学生为主,家庭人口组成较为复杂,家中四代及五代同堂占调查总数的81.0%。调查对象的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有3种,其中65.7%来源于农家乐经营,仅有10.5%的家庭仍然以传统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见图1(d)。由此说明,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居民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收入来源。

2.2    村民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认知度

如表1所示,大部分村民能充分认识国家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及重要性,但对保护区边界、功能区的划分以及当地森林防火期缺乏认识。

2.3    村民对自然保护区的态度

当地村民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态度与受教育状况、家庭人口组成和主要经济收入方式的相关(表2)。从村民对保护区的支持率来看,村民的文化程度越高,对保护区的支持率也就越高,随着家庭人口增多,村民对保护区的支持率有所下降,而以经营农家乐、保护区务工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家庭,对保护区的支持率明显高于以务农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家庭。然而,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口组成越复杂,以传统农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家庭,对保护区的反对率越高。从村民对保护区所持的態度来看,文化程度越低,对保护区无所谓的态度越明显;四代同堂的家庭反而更能保持中立态度,依靠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家庭因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度低,所持的无所谓态度也较明显。

2.4    村民对破坏保护区生态环境行为的态度

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47.6%的村民对于向河里倾倒垃圾、潲水等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43.8%的村民认为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采伐和盗猎行为不会对子孙后代造成不好的影响,35.2%的村民则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90%以上的村民认为卧龙自然保护区应该对外开放,以此吸引更多游客,给当地村民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收入;76.2%的村民认为三江镇未超过生态承载量的避暑旅游,且不会为卧龙自然保护区带来不好的影响;还有部分村民表现较冷漠,认为这些问题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对破坏生态的行为不太关心。这说明大部分村民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关注较少,自然保护意识缺乏,缺乏长远的因果认识[2],且对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关系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同时说明,当前自然保护区的宣教工作未落实到位,并未让村民广泛地树立正确保护自然的观念和意识。

2.5    村民对参与卧龙自然保护区宣教工作的态度

调查的村民中有53.3 %接受过有关自然保护知识的宣传活动,若在三江当地开展自然保护知识讲座及相关活动,有90.5%的村民表示愿意参加,98.1%的村民表示愿意协助保护区自然保护工作的开展。

3    卧龙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宣传教育方案的探讨

3.1    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基础知识的宣传

调查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村民对保护区的认知不够,对自然保护的基础知识比较匮乏,绝大多数村民对身边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漠不关心。因此,今后还需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基础知识的宣传工作。

3.2    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内容从实际出发

调查发现,卧龙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避暑旅游的同时,不仅给当地和周边保护区带来了更多的生活垃圾,还出现大量植被破坏、空气污染严重和饮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绝大部分的村民因缺乏长远的因果认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认为这是保护区、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因此,保护区在制定自然保护宣教方案时,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典型环保问题向公众重点讲解和分析,以引起当地村民的关注和共鸣,激发村民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热忱。

3.3    宣传教育的对象应该年轻化

保护区周边社区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即便当前依托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发生态旅游,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收入,但从祖辈那里继承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3],难以转变。因此,保护区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对象应适时地向青少年转变。青少年目前正处于身心发展快速时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只有通过教育和引导,才能助其形成正确的自然保护观念,从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乃至价值观[4-5]。今后,青少年将是保护区宣教工作的重点宣教对象[6-8],通过青少年将正确的自然保护观念传递给家人、社区、游客,促进自然保护宣教工作有效开展。

4    参考文献

[1] 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严圣华,李兆华,周振兴.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保护区态度调查及协调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7(1):162-167.

[3] 张艳.乌苏里江沿江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16,32(9):121-124.

[4] 卢小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与参与行为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10):138-144.

[5] 潘春华.古贤们的环保意识[J].钟山风雨,2018(4):55-56.

[6] 陈玉琴.三门峡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56-57.

[7] 余娟,王瑛.自然生态记录片中的参与者角色配置与生态意识的建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4):17-26.

[8] 李楠,石智雷,杨雨萱,等.贫困地区的环境保护:库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与行为[J].农业经济问题,2018(7):129-139.

猜你喜欢
村民
“爱管闲事”的“快递书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陕西一村给村民每人发千元疫情补贴
非暴力
收费听课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目的
“自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