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人民海军!70年前人民海军成立纪实

2019-07-11 07:08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17期
关键词:张爱萍国民党毛泽东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渡江战役的炮声中诞生了。70年前,当时只有陆军的人民解放军军队,是如何建立起海军这一新军种部队,又为何会选择4月23日这一天成立呢?

“重庆号”起义,对人民海军创建有重要作用

建设一支海军,已经被列为中共中央1949年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早在1948年5月,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的同时,曾多次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任弼时一起研究商讨筹建海军事宜。毛泽东明确指示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在发起渡江战役前后,尽快在华东军区将海军组建起来。

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岌岌可危,可是少数人仍然抱有幻想,当时维系其党政军备界的法宝只剩下两个,一是长江防线,二是所谓的海空优势。但是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部分国民党海军选择起义加入解放军,其中就包括国民党海军的黄安舰、201号扫雷艇等。但是那毕竟是几艘百吨位的小艇小舰,要稳住长江防线,还是要靠那些千吨以上的大型战舰,特别是不久前刚从英国归来入列的“重庆号”巡洋舰。然而,让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月25日这一天,蒋介石收到密报,重庆号开往解放区。

“重庆号”是国民党海军中最大的一艘军舰,原名叫“阿罗约号”,总造价为126万英镑,是当时较为现代化的新型巡洋舰,标准排水量约5300吨,这艘战舰有着辉煌的战绩,它曾经是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旗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场战役,共击沉轴心国的军舰20余艘,是英国海军的“功勋舰”。二战后,作为同盟国英国政府将这艘战舰赠给当时的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为了接收和使用好“重庆号”等一批英援军舰,派遣包括邓兆祥在内的一批资深海军军官,率领学兵大队,赴英接舰,一待就是3年。1948年5月26日,“重庆”号军舰从英国朴茨茅斯港起航回国,8月14日经香港、上海等地驶至南京下关码头,邓兆祥被任命为“重庆号”舰长。

1948年10月2日,邓兆祥接到命令,率领“重庆号”北上,参加辽沈战役。不过“重庆号”并没有能够挽救锦州失败的命运。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蒋介石眼看败局已定,命令“重庆号”拔锚南下回到上海。当舰艇驶入码头的时候,“重庆号”上这些报有建设中国自主强大海军愿望的青年官兵自尊心又受到了一次打击——黄浦江中最好的锚位、最好的码头,都被美国兵舰占据了,“重庆号”只能在偏远的角落栖身。

1949年2月25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策动和中共政策的感召下.舰长邓兆祥率领574名官兵在上海吴淞口起义,驶向山东烟台解放区。2月26日晚,“重庆号”抵达山东烟台解放区,受到了解放区领导和人民的热烈欢散去。3月4日,邓兆祥指挥“重庆”号参谋长伍修权亲自到码头迎接邓兆祥。邓兆祥感慨不已,于是在3月5日,率同舰上的574名官兵,向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去了致敬电,表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报效人民的决心。

“重庆号”落入解放军手中,这将直接威胁到长江防线,蒋介石近乎疯狂地严令国民党空军必须炸沉“重庆号”。3月18日,国民党空军派出重型轰炸机追踪到葫芦岛,此时“重庆”号上的燃料油已经消耗殆尽,需要从英国进口,因此“重庆”号只能待在港口动弹不得。当日的轰炸,使舰上的6名战士先后牺牲。3月21日,国民党空军又来轰炸,一枚航空炸弹击中“重庆”号舰尾,使舰体受到严重损伤。为保存舰体和海港安全,經请示中央军委同意,邓兆祥指挥水兵在将舰上的主要机件油封,将舰上大部分武器拆卸上岸之后,打开了舰舱底门,将“重庆”号自沉于葫芦岛港口。

“重庆号”虽然最终选择自沉,但是它的起义为人民解放军带来了海军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也在后来的人民海军的创建中发挥着自己重要的作用。

张爱萍临危受命组建海军,成立之初只有13个人

1949年3月下旬,渡江战役爆发在即,刚刚从苏联养伤回国不久的张爱萍,不顾自己重伤初愈,与司机轮换开车,日夜兼程赶到渡江战役前线总指挥部。

大战在即,日夜兼程赶到这里的张爱萍却没有接到参与渡江战役的命令,在一次制定渡江战役行动的会议后,时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找到了他。

性格直爽的陈毅开门见山地说:“军委决定,东北军区建空军,华东军区建海军,你立即着手组建海军。”虽然没能参加渡江战役,让张爱萍感到遗憾,但他深知海军,对于一支军队有多么重要。接到任务的张爱萍当天傍晚便赶到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江苏泰州白马庙。与在那里指挥作战的粟裕研究拟调海军的部队和干部人选。当时的粟裕将全音精力集中于渡江战役,无暇与张爱萍具体讨论组建海军的细节,在听完张爱萍的汇报后,粟裕跟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三野教导师师部调给你,但目前他们无人在这里。我想先叫几个人帮你。这些人先作筹备人员,以后再作进一步补充。”

就这样,张爱萍便在白马庙住下来,开始专心谋划人民海军的创建工作。1949年4月23日下午两点,组建人民海军的第一次会议,在江苏泰州白马庙,第三野战军渡江指挥所的2剧\楼里召开,会场设在正厅,而出席会议的人仅有13人,海军成立之初的这13个人,大部分都是第三野战军的机关干部,也有后勤、管理、情报人员,但唯一缺的就是从事海军业务的专门人才,会议简单明了,最后形成几点决议:时间紧迫,立即行动,一切从速从快;首先成立临时党委,部队边打边建;要尽可能吸收起义、投诚的国民党海军人员参加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成立了,看似仓促,却是箭在弦上。

毛泽东亲自拟定电文欢迎林遵起义

新中国开国少将林遵,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林遵,1905年生于福建福州,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侄孙。1924年,19岁的林遵满怀振兴中国海军、洗雪甲午之耻的雄心壮志,以优异成绩考入烟台海军学校。1929年,林遵被派往英国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留学,1934年毕业回国,在国民党海军中任航海官、副舰长。1937年赴德国学习潜艇技术,1939年回国后,历任国民党海军“永绥”舰代副舰长,参谋总长办公室海军参谋,驻西沙群岛舰队指挥官,海防第二舰队司令。

林遵对发动内战一直持反对态度,但是他没能躲过内战的漩涡,1948年2月,林遵奉命率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进入长江,在一次国民党下达“于必要时炮击江岸”的命令时,林遵也表达出了内心的想法。

在这段时间里,有一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时任国民党《海军月刊社》社长郭寿生。郭寿生曾在北伐战争时期,参与了周恩来领导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又曾经在烟台海军学校上学,在那里结识了林遵,和林遵是老相识。中共驻沪地下党组织获悉了林遵反对打内战的想法后,向郭寿生转达了周恩来要他归队、争取林遵起义的任务。郭寿生得到消息后,十分兴奋,当即表示愿意归队,并接受了任务。郭寿生向林遵表明了来意,林遵略加思索后表示愿意起义,但具体搞法还要相机行事。

得知林遵愿意起义的消息后,正在西柏坡指挥淮海、平津战役的毛泽东极为重视,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亲笔签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中写道:“林遵所提接头办法,既系林自己主张,不必改变,最重要的是要林隐忍待机,切勿暴露,免在事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在得到这封电文后,林遵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加之在这期间国民党“重庆号”宣布起义,更加强了林遵起义的决心。在一系列事件的推动下,林遵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要求先按兵不动,待解放军渡江时,再突然调转炮口起义。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会议开始一个半小时后,林遵便率国民党第二舰队起义。林遵率国民党第二舰队,舰艇30艘、官兵1271人,于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23日的这场起义,被毛泽东称为“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然而这一天注定不平凡,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就是在这一天,发生的另一件大事,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人民解放军胜利占领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就是在这样的炮火中诞生的。

“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可是,面对当时海军一穷二白的局面,靠投诚过来的部分国民党海军并不能组建一支部队,把海军组建起来还是困难重重。组建海军,首先要有人,而且急需大量有海军知识、技术的人才。面对困难,张爱萍决定带着他的司令部向上海出发,那里是国民党海军备种机构和设施最为集中的地方。

机关移驻上海后,张爱萍着手开会研究吸收国民党海军起义、投诚人员参加海军建设的问题,并报华东局党委批准,成立登记办事处,并在上海《大公报》上发布了人民海军第一份通告,招募原国民党海军人员。为了表示诚意和便于应招的原国民党海军人员登记,他又再次在《大公报》上刊发通告,具体说明办理登记的时间、地点和要求,接着又派人到青岛、厦门等地,在当地报纸上刊发以上两则通告,并在内容中郑重强调“凡曾在国民党海军服务,不论脱离迟早,不论官佐士兵,或阶级高低都可以来登记。”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则通告登载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原国民党海军中部分人不相信有这等好事,犹豫不决,但是听了去登记的朋友回来介绍,也纷纷报了名。不到两个月时间,仅上海就登记了1000多人,其中有国民党海军司令部参谋长曾以鼎中将这样的高级将领,也有有各种专长的校官。

张爱萍还曾亲自登门邀请,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徐时辅加入人民海軍,徐时辅见张爱萍真心求才,也坦诚地谈自己的想法。此后,徐时辅全身心投入到海军创建工作中。

1949年8月28日,张爱萍率刚刚组建的人民海军将领多人组成的代表团,来到了当时的北平,接受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说:“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商量建设海军的事情。从1840年到今天,100多年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从海上打进来的。中国一败再败,屡次吃亏,割地赔款,就在于政府腐败,没有一支像样的海军,没有海防。”之后毛泽东稍作停顿,加重语气说:“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说完这句话后,毛泽东凝视着张爱萍问“怎样才能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借着毛泽东的提问,张爱萍汇报了华东海军组建情况。毛泽东赞扬了张爱萍的工作成绩,办事有方法,接着跟林遵等原国民党海军高级将领们交流,说他们有丰富的海军知识和经验,是国宝,要共同建设强大的海军。

在这之后张爱萍向毛泽东提出,回去后准备办一张报纸,请主席题写报名,同时给部队题个词。毛泽东为刚刚成立的人民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1950年4月23日,南京晴空万里,庆祝人民海军建军一周年及军舰命名授旗典礼将在这里举行。9时,人民海军第一副司令员林遵宣布庆祝人民海军建军一周年庆典和授旗典礼开始。张爱萍致开幕词后,命名授旗仪式在《解放军进行曲》中拉开了帷幕,张爱萍将命名状、解放军军旗、舰首旗,隆重地授予各舰长、政委。随之,遮盖着备舰名钢牌的红布被一一揭开,南昌、延安、瑞金、遵义、井冈山等等一个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舰名,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今天命名的舰艇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有134艘。护卫舰、炮艇、登陆舰、扫雷舰,主要的水面舰艇几乎都有。这些舰艇中,有的是被炸坏修复的,有的是购买运输船改装的,几个月来,为了整修这些舰艇,广大海军官兵,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随着大会主持人洪亮的口令声,全体官兵昂然肃立,张爱萍带领全体官兵庄严宣誓。张爱萍回想一年前的今天,人民海军还没有一兵一舰,于今已是有几万人的部队了。张爱萍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后来被称为华东海军。

1949年4月23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诞生,迈出了海军建设的第一步。70年来,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踏上了建设世界一流海军之路。

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一支承载希望、挺进大洋的现代化海军正奋勇向前。

猜你喜欢
张爱萍国民党毛泽东
快过关了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自我罚站”的将军
1949,毛泽东点将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张爱萍:一身正气堪称楷模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
张爱萍的“四不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