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规避的洪流
——芭蕾民族化之我见

2019-07-12 12:54中国艺术研究院100027
大众文艺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汇芭蕾舞剧民族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0027)

新的艺术形式传入新的地区或国家,就必定面临着本土化的命运。这样的外来艺术如油画、美声、小提琴、钢琴等,都经历了被我们民族消化吸收的过程。芭蕾的民族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新的语境对芭蕾和艺术家们提出的要求。芭蕾进入中国,要在这片新的土地上生存发展,避免不了被打上“中国特色”的烙印。

一、芭蕾民族化的历程

芭蕾在我国的生根发芽比西方国家晚了近3个世纪左右。进入20世纪,西方舞蹈团体到中国的演出活动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涉及芭蕾舞,这对我国芭蕾启蒙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而这其中苏联对我们的芭蕾舞蹈的发展影响最大。

从1954年2月,苏联舞蹈专家奥·阿·伊莉娜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3级跳”。1957年,由北京舞蹈学校第一届舞蹈编导训练班学员李仲林、黄伯寿在苏联舞蹈专家查普林的指导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的帮助下创作的毕业实习作品《宝莲灯》,在北京首演。1《宝莲灯》的创作演出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舞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59年11月,第二届舞蹈编导训练班的学员,在彼·安·古雪夫这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集体创作了大型中国舞剧《鱼美人》,这是我国将芭蕾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结合的第一次勇敢尝试。在这一次的尝试中,古雪夫的初衷便是将芭蕾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结构方法同中国的传统舞蹈结合起来,他想让大家关注的就是“民族风格”这个问题。

随着1964年“三化座会谈”的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理论和实践”的方针,中国正式开始了本土芭蕾舞剧的创作和实践。而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的上演,标志着芭蕾舞剧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艺术实践取得历史性成就。

如今,芭蕾民族化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无论在民族题材还是民族舞蹈语汇的运用等方面都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但也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民族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随便拿来什么题材就要芭蕾民族化,完全忽略其可行性。将芭蕾和中国元素的简单拼凑就相当于用英语和汉语拼凑成了一篇文章,完全忽略英语和汉语的语法问题,因而导致通读下来,浑浑不知所云,是一个四不像。在选材和动作编排时,不能忽略芭蕾语汇和中国传统语汇的障碍;动作的物理构成之外,还有“文化”与“审美”的构成。因此,对于编舞而言,舞蹈的审美品格和精神气韵是不可忽视的重点。虽然古典芭蕾的语汇与中国古典舞语汇难兼容,但我们可以精神气韵入手,找到适合两者的相处之道。

其次,在芭蕾民族化创作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芭蕾的民族化”还是“民族舞剧的芭蕾化”?若按照这种创作方法长期下去,芭蕾民族化和民族舞剧芭蕾化今后是否会造成殊途同归、合二为一的局面呢?有不少编导在编创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民族化“度”的问题,一味的将中国元素堆砌到舞台和舞者身上,出现“用力过猛”的现象。弄得芭蕾不像芭蕾,民族舞不像民族舞,究竟怎么民族“化”才合理,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目前,“芭蕾民族化”被我国的编创者们主要作了以下几类诠释:其一,芭蕾的形式讲述中国题材。可芭蕾舞剧《白毛女》最初就是由日本松山树子芭蕾舞团创作演出的,因此民族题材并不等同于民族化;其二,将极具中国传统符号的元素运用到芭蕾创作中,例如中国传统武术、京剧、昆曲、民间舞等。虽然以上两种主流方式都是芭蕾民族化的必经之路,但我们的芭蕾民族化绝不能只停留在机械的继承传统的形式,编导应该追求的是题材、语言、内在民族气质三者的浑然一体。

最后,在芭蕾民族化的道路上不能再笼罩于“红色娘子军”的辉煌之下,并不否认第一代编导们的艺术探索,可《红色娘子军》的成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是有着不可分联系的。芭蕾民族化之路是一条漫漫长路,我们只能戒骄戒躁,在创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而不能一味以超越经典,再造经典为创作的目标。

三、为什么芭蕾民族化不可避免?

一方面,芭蕾在中国的命运是得天独厚的,是借助了政治的光环迅速发展。由此,芭蕾也必定要受到政治长期的干涉,民族化本身就是一件极具“中国特色”的事情。另一方面,从此前谈到芭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无论的是我国的舞蹈艺术家、还是当时一手一脚帮助我们建立中国芭蕾的苏联专家,前者渴求在芭蕾中取得民族话语权,后者鼓励我们在芭蕾中建立自己的“民族风格”。因此,传统芭蕾的话语能指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编导、观众对各种身份人物的话语所指的需求,特别是《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肯定了芭蕾民族化的合理性,因此芭蕾身体语料的扩大与使用就成为必然。这就如同芭蕾史上有所谓的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丹麦学派、俄罗斯学派等,我们自己的芭蕾舞,也许某天将成为芭蕾历史中新兴的中国学派呢?

芭蕾民族化的问题将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未来毫无置疑会有越来越多借用芭蕾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出现在舞台上。我们的编导不能一味追崇芭蕾民族化的噱头,而忽略了背后东西方存在着的巨大差异,民族化需谨慎但今天我们的舞蹈届不论是专实践的还是专理论的,是否将“民族化”的问题上升到了过高的程度呢?可以“化”便“化”之,不可“化”便莫强求。今人或许更要学学唐朝老祖宗博采众长的气度,一方面不要急于在芭蕾里打上中国特色的烙印,另一方面没有必要将芭蕾的民族化过于教条的规定,将芭蕾民族化的门槛限定死。芭蕾民族化虽是不可规避的趋势,可并不是芭蕾发展的唯一趋势呀。

注释:

1.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语汇芭蕾舞剧民族化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央芭蕾舞团
作曲民族化漫议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