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剖宫产麻醉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

2019-07-12 01:53刘瑞合
中外医疗 2019年4期
关键词:临床指标罗哌卡因舒芬太尼

刘瑞合

[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便利选取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共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临床指标,记录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麻醉总有效率。 结果 两组血压以及心率指标分析,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指标分别为(108.71±8.55)mmHg、(67.40±7.81)mmHg以及(108.94±7.15)次/min;研究組分别为(100.82±7.31)mmHg、(62.73±7.45)mmHg以及(100.51±9.11)次/min,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9 8、2.522 8、4.244 5,P<0.05),研究组麻醉手术起效(10.10±2.41)min,对照组为(12.31±2.10)min(t=4.031 3,P=0.000 1);研究组手术用时(60.81±4.12)min,对照组为(61.61±4.29)min,(t=0.784 2,P=0.435 7 >0.05);研究组镇痛维持用时(5.82±1.61)h,对照组为(3.83±1.4)h(t=5.438 5,P=0.000 0);研究组术后镇痛评分(4.2±1.4)分,对照组(5.62±1.3)分(t=4.333 9,P=0.000 1)。 结论 进行剖宫产麻醉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关键词]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剖宫产;不良反应;临床指标;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2(a)-001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in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ed digital table, 68 patien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3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pivacaine anesthesia. The study group was based on sufentanil anesthesia. The clinical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surgery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esthesia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dex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08.71±8.55) mmHg, (67.40±7.81)mmHg and (108.94±7.15) times/min, respectively. The study group was (100.82±7.31)mmHg, (62.73±7.45)mmHg, and (100.51±9.11)times/min.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4.089 8, 2.522 8, 4.244 5, P<0.05). The study group had an onset of anesthesia (10.10±2.41) minut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12.31±2.10) minutes. (t=4.031 3, P=0.000 1).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60.81±4.12)minut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61.61±4.29)minutes,(t=0.784 2, P=0.435 7 >0.05); the study group analgesic maintenance time (5.82±1.61) hours, the control group (3.83±1.4)hours(t=5.438 5, P=0.000 0);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score (4.2±1.4)point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5.62±1.3)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4.333 9, P=0.000 1).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is significant in the cesarean section anesthesia, and the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exists.

[Key words] Ropivacaine; Sufentanil; Cesarean section;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indicators; Value analysis

作为产科中较为重要的手术,在临床医学技术以及医学方法不断改善和创新的过程中,剖宫产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女性难产的问题,及时挽救产妇以及围产儿的生命,提升产妇生命安全效率。当前,在剖宫产应用几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手术前麻醉对产妇以及围产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对麻醉的起效要求相比于其他行业也更加严格,不仅仅要保证起效快,镇痛作用显著,同时需要保证对母婴生命指征影响小。所以选取何种麻醉方式以及药物就变得十分关键,应当让医护人员十分关注。该文通过对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共68例予以分析,评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价值[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所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8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研究组中,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数值(30.7±6.6)岁,体重为52.3~84.5 kg之间,最长孕周42周,最短孕周37周,平均孕周(39.2±1.1)周,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8例。对照组中,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数值(30.7±6.5)岁,体重为52.2~84.6 kg之间,最长孕周42周,最短孕周37周,平均孕周(39.2±1.1)周,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9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依据  ①予以常规诊断,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测定。②患者和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征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  排除依据  ①肝肾功能障碍;②精神病症;③妊娠并发症;麻醉禁忌证;④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重症肌无力[2]。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完备的术前检查,进入手术室后予以腰硬麻醉处理,产妇保持侧卧位,在L2~3或者L3~4椎间隙予以硬膜外穿刺处理。

对照组行罗哌卡因麻醉法:予以患者12 mg 0.5%的罗哌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13381)进行麻醉[3]。观察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法:予以患者9 mg 0.5%罗哌卡因,复合5 g的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256),于15~30 s之内完成注射工作,动态观察麻醉状态[4]。

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均进行护理干预,动态观察各项体征指标,加大健康知识的宣教力度,使得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知识与手术常见不良反应,掌握自我护理与辅助护理技巧[5]。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关心与关爱,正确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提升治疗积极性,并减少不良情绪。在手术1 d之后如若疼痛程度过高,可采用BCDB-R型号电子镇痛泵进行镇痛,降低患者疼痛感,提升临床治疗舒适度[6]。

1.3  判定标准

①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指标,判定血液以及心率指标。②记录麻醉手术起效时间、手术用时、镇痛维持用时,进行术后镇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此评价麻醉效果。③观察恶心不适、皮肤瘙痒、牵拉反射、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评价不良反应发生率[7-8]。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以及心率指标分析

手术开始时,两组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

研究组麻醉手术起效(10.10±2.41)min,对照组为(12.31±2.10)min,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1 3,P=0.000 1);研究组手术用时(60.81±4.12)min,对照组为(61.61±4.29)min,两组比较(t=0.784 2,P=0.435 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镇痛维持用时(5.82±1.61)h,对照组为(3.83±1.4)h,两组对比(t=5.438 5,P=0.000 0);研究组术后镇痛评分(4.2±1.4)分,对照组(5.62±1.3)分,两组比较(t=4.333 9,P=0.000 1);

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研究组为(9.41±0.71)分,对照组为(9.29±0.61)分,组间比较(t=0.747 5,P=0.457 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胃部不适、皮肤瘙痒以及牵拉反射发生率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压以及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属于临床常见的助产方法之一,主要是在孕妇骨盆狭窄、头盆不称、横位、软产道异常、中央性前置胎盘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所选择的助产措施[9]。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的数量逐渐增多,对临床手术也提出了更多要求。而剖宮产手术成功性与麻醉方法存在直接联系,目前虽然可供使用的麻醉药物种类很多,但是多数患者机体本身对麻醉药存在抑制性,如若未能合理选择麻醉药,将会导致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应正确选择麻醉药物,根据临床症状与手术需求,合理的使用麻醉药物[10]。

舒芬太尼麻醉法的应用,主要机理就是在原位脊髓阿片受体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药效。①能够呈现出阶段性的镇痛效果,可以协同局部麻醉的镇痛发挥具体作用,延长镇痛时间,提升阻滞水平。②可以产生抗内脏伤害刺激的效果,在局部麻醉与全麻醉相互协同的情况下,预防内脏牵拉疼痛感,提升镇痛有效性。通常情况下舒芬太尼会迅速的吸收到人体的血液中,并且形成脑部屏障,充分发挥在中枢神经中的镇痛作用。与芬太尼相较,溶脂性较高,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与作用。上文研究中分析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组恶心不适4例(11.8%)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罗哌卡因属于酰胺类型的局部麻醉药物,可起到运动、感觉相互分离与阻滞的效果,不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脏中毒事件,被广泛应用在剖宫产手术中[11]。但是,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引发恶心不适与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舒芬太尼是芬太尼衍生物,亲脂性在芬太尼的2倍左右,可进入到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相互结合,分布容积很小,虽然与芬太尼相较消除半衰期较长,但是,由于亲和力较强,因此,镇痛作用极高,且维持的时间很长。舒芬太尼药物在使用之后,会在肝脏之内经由生物转化,形成去烃基基与去甲基代谢物,然后由肾脏排出。其中,去甲基代谢物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这也是麻醉持续时间长、药效高的主要原因。将其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除了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之外,还能提升镇痛效果,起效时间较短,使用安全性与简易性很高,且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度较高[12]。通过该文研究分析可知,两组血压以及心率指标分析,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指標分别为(108.71±8.55)mmHg、(67.40±7.81)mmHg以及(108.94±7.15)次/min;研究组分别为(100.82±7.31)mmHg、(62.73±7.45)mmHg以及(100.51±9.11)次/min,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4.089 8、2.522 8、4.244 5),在王辉等[13]专家研究中,对90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实,对照组上述指标(1087.2±8.56)mmHg、(67.41±7.82)mmHg以及(108.95±7.16)次/min均低于观察组,和该次研究结果较为相符。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采用罗哌卡因符合舒芬太尼麻醉法,能够加快起效时间,延长麻醉作用时间,提升临床安全性,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麻醉效果较好,手术之后血压与心率指标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磊,吴利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安徽医药,2016,20(3):576-578.

[2]  邓雪峰,何川.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效果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1):1517-1519.

[3]  王娴,夏凡,冯善武,等.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8):761-764.

[4]  陈健,陈清娟,郑丹,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浆催乳素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7,26(2):102-104.

[5]  李友炯.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初产妇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6032-6034.

[6]  姚文瑜,单士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阻滞程度与时间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6(2):263-264.

[7]  李冰,陈绪军,郭艳,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4):361-365.

[8]  成昌君,席春莲.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和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8):1006-1007.

[9]  张菁,徐晓义,褚国强.左旋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J].江苏医药,2016,42(13):1444-1446.

[10]  赵志强.舒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手术产妇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5):490-492.

[11]  赵赢,冯树全,邵安民.地塞米松复合舒芬太尼对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下肢神经阻滞效应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1):1649-1652.

[12]  王旭,高玉华,郭斌,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3):258-261.

[13]  王辉, 吴永刚,任国玲,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5(3):142-144.

(收稿日期:2018-11-07)

猜你喜欢
临床指标罗哌卡因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指标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