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艾滋病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

2019-07-12 01:53殷丽娟
中外医疗 2019年4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手术室

殷丽娟

[摘要] 目的 探讨感染艾滋病手术患者的有效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方法2017年10月,该院收治1例感染艾滋病合并胸部外伤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行临床常规检查确诊后,全麻下行开胸探查胸腔闭式引流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处理等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案。 结果 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决定手术、再到患者出院全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患者痊愈后顺利出院,未出现压疮、跌倒、导管滑脱、给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全体参与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的医护人员均未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 结论 艾滋病并非手术禁忌,尽管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较差,但在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规范化处理,并加强人文关怀与职业防护,便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职业暴露的出现,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临床上为感染艾滋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可推广应用手术室全方位、全过程护理管理方案。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艾滋病职业暴露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2(a)-015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iv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AIDS surgery. Methods In October 2017, a patient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AIDS and chest trauma surgery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fter clinical routine examination, the thoracic closed drainage wa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The clinical data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surgical procedure and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effectiv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program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From the patient admission, to the patient's decision-making surgery, to the patient's dischar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after the recovery, no adverse events such as pressure sores, falls, catheter slippage, medication errors, etc., all involved in the operation no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IDS occurred in the medical staff for treatment and clinical care. Conclusion AIDS is not a surgical contraindication. Although the immune function of AIDS patients is poor, effective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including adequat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ctive intraoperative coordination, postoperative standard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human care and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care event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services. Clin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ing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IDS, a comprehensive and full-process nursing management program for the operating room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IDS

艾滋病是一種传染性疾病,主要由HIV病毒感染所致,危害性极大,死亡率较高,青壮年是艾滋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艾滋病存活者由于抵抗力下降,疾病发生率提高,因此多合并各种外科疾病,手术治疗需求逐渐提高[1]。感染艾滋病手术患者不断增多的同时,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2017年10月,该院收治1例艾滋病合并胸部外伤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开展手术室全过程护理管理,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6岁,因“艾滋病确诊2年,咳嗽10 d,现发热、呼吸困难、胸部刀刺伤2 d”,于2017年10月16日门诊以“艾滋病并胸部外伤”收治入院,体温38℃度、脉搏134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96/54 mmHg,患者精神不振、神志清,查体欠合作,形体消瘦,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左下肺呼吸音无,右上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湿啰音。胸部平坦、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闻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憋气,呼吸困难,考虑与胸部损伤有关,拍胸部正侧位片示气胸、血胸。与家属做好沟通,于2017年10月16日23:00在手术室全麻下行开胸探查胸腔闭式引流术,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枚,术程顺利,带管回病室。

2  方法

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医护人员需注重职业防护,体液、血液隔离,预防职业暴露[2]。

2.1  术前护理

安排心理素质好、能力强、高年资的护士配合手术,对手术相关人员的皮肤情况进行严格的评估,确保无破溃、无破损,选定一名洗手护士、两名巡回护士。确定参术人员之后,加强风险管理培训,重点讲解职业暴露的危害,告知有效的规避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规避意识与安全意识。提前预测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预防对策。

术前做好相关器械的准备。手术通知单上注明HIV感染,在感染手术间为患者实施手术,并在室外设置好隔离标识,保证手术可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将与手术无关的物品、仪器移出手术间。备齐手术相关物品,如一次性床单、一次性被罩、经环氧乙烷消毒的一次性手术衣、一次性无菌手术敷料包、一次性防护眼罩等,尽可能地使用一次性物品,以便于术后焚毁。提前30 min开启手术间净化、负压,将室温调节至22~24℃,确保患者舒适,并做好保洁员的安全防护指导与培训工作。用一次性双层罩将床全部盖住,一次性物品使用后专门处置,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标注好后均统一收缴,并严格进行消毒处理[3]。

做好术前访视。巡回护士术前需要对艾滋病患者进行访视,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重点关注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心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安慰。同时,做好家属及周围人的心理指导,应充分尊重患者的自尊心与人格,尽量给予关爱,使患者感受到家人与社会的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现实,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护士站查阅病例,查阅完成之后,进入病房,简单自我介绍,注意面带笑容、语言亲切和蔼,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增强信任感。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术前相关注意事项,简单讲解手术室调价、麻醉配合方法,嘱咐患者安心休息,心态平稳地迎接手术。

预防职业暴露。感染手术室配备溅洒处置箱、职业暴露处置箱,溅洒处置箱中的物品有护目镜、84消毒片、镊子、小毛巾、喷壶、各种型号的手套、感染性废物标识等,职业暴露处置箱中的物品有安尔碘、16号注射头、生理盐水、创可贴、纱布等。

2.2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做好三方安全检查。控制手术室湿度50%、室温24℃,确保患者舒适并要注意保暖。检查皮肤的完整性,受压部位贴好降压贴,以避免压疮。建立静脉通道,穿刺时使用安全性留置针,使用后及时将针芯放到利器盒中,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严格执行清点制度,确保切皮前三方安全。

医生、护士、麻醉师均要严格遵循职业防护标准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带双层手套才能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麻醉师带眼罩行气管插管,预防唾液喷溅。洗手护士、手术医生穿双层一次性无菌手术衣、穿长桶靴、带双层手套,用弯盘传递锐利器械,预防针刺伤,相互传递手术器械时,要准、稳,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缝针、针头等,要放在专门的治疗碗里,不可回套针帽;巡回护士必须及时供应手术相关物品,并保证仪器性能良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严格做好垃圾分类,用双层垃圾袋,不可垃圾混放。

2.3  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三方再次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做好管道护理,确保管道通常。检查皮肤,确保完整性,将未用、已用器械分开放置,用75%酒精擦拭已用器械。擦拭后用双层袋密封,交给消毒供应室护士,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手术器械放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 min,擦拭干净后双蒸消毒。用过的缝针、刀片、针头等锐器,放在利器盒里,并与一次性物品一起放进双层黄色感染医疗废物袋中,统一处理。

做好终末处理。物品整理归位,使用75%酒精擦拭无影灯、柜子、物体表面,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拖地,空气净化继续运转30 min后再关闭。将患者送至病房,与责任护士做好交接。术后第3天进行访视,患者生命体征正常、精神状态佳、伤口愈合良好、无疼痛。

2.4  加强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社会、工作、家庭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與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交流时语气要温和、态度要和蔼、要有耐心,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充分尊重患者,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预见性预防护理不良事件。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的血小板、血氧饱和度、CD4水平、营养状况,明确护理风险。艾滋病患者抵抗力较差,皮肤菲薄,再加上手术治疗导致活动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压疮风险,为预防压疮,应使用气垫床或者是及时增加被褥,用水胶体敷贴压疮好发部位,如骶尾部、髋部等。术后早期帮助患者被动活动,患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下床活动,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睡眠时使用护栏,预防坠床,给药时认真核对,避免给药错误。

3  讨论

相关统计调查显示,我国艾滋病疫情目前正处于低流行趋势,HIV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艾滋病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多。随着“国家四免一关怀”方针的实施,艾滋病HAART治疗逐渐科学化、规范化,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5]。但艾滋病存活者由于抵抗力下降,多合并各种外科疾病,手术治疗需求逐渐提高,近年来,临床感染艾滋病手术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艾滋病患者的抵抗力、免疫力低下,术后并发症多,不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还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与此同时,手术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体液、血液,增加了医护人员的风险,同时若是医护人员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增加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基于此,必须加强对艾滋病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尤其是对于CD4计数<350个/μL、并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或者是三级以上手术的艾滋病患者,应加强护理管理,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出现[6]。采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规避意识,使护理人员主动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艾滋病手术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艾滋病职业暴露指的是,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者是执行相关工作的时候,被HIV病毒感染的体液、血液污染了非胃肠道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或者是被带有HIV病毒体液、血液的刀片、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可能感染HIV病毒的情况[7]。相关统计调查发现,艾滋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8%左右的醫务人员出现过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其中外科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几率远高于其他科室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几率远高于其他医务人员。而有研究指出,加强护理护理管理,可以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出现。例如,王巧丽等人[7]的研究中,为艾滋病患者实施手术时,实施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回顾性分析1 762例艾滋病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发现,16例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其中,手术室护士6例,外科医生10例;操作不当37.50%,人员配合不当31.25%,疲劳25.00%,患者原因6.25%。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后及时处理,并给予阻断用药,结果随访1年无人发生艾滋病感染。因此其得出结论:艾滋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是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再如张玉娟等人[8]的研究报道中,通过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落实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遵循艾滋病隔离要求的术前准备、专门的感染手术间准备、术中护理管理等,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医院感染管理、终末消毒处理等措施,结果发现,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中,未发生刀割伤、针刺伤、血液污染眼结膜或皮肤等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做好防护措施,杜绝医源性感染,规范手术操作,严格执行标准化的职业暴露预防措施,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便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及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综上所述,感染艾滋病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职业暴露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曹志玲.关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护措施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260.

[2]  王巧丽,马淑焕.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颅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22):94-96.

[3]  唐玲,陈小霞.探讨艾滋病手术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其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5,12.

[4]  张磊,李锦慧.全身麻醉在艾滋病感染患者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2343.

[5]  赵昌松,张强.艾滋病患者外科手术防护流程培训班及应用推广教学总结与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2):10-12.

[6]  王丽.1例艾滋病合并四脑室室管膜瘤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及职业防护[J].当代护士,2016(12上旬刊):187-188.

[7]  王巧丽,任伟,李小龙,等.手术室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7,25(11):4-7.

[8]  张玉娟,郑蓉,王娟,等.艾滋病患者手术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1):55-56,59.

(收稿日期:2018-11-06)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