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金荞麦研究进展△

2019-07-13 03:47杨玺文张燕李隆云
中国现代中药 2019年6期
关键词:基因含量研究

杨玺文,张燕,李隆云

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 400065;2.张掖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3.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0065;4.重庆市中药资源学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 重庆分中心,重庆 400065

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Hara.为蓼科荞麦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植物,其根茎为常用中药材,地上部分也是一种优良的牧草资源[1]。金荞麦药材又名野荞麦、苦荞头、金锁开银、荞麦三七等,性凉,味辛涩,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瘀之功能,可用于肺痈吐脓、肺热喘咳、乳蛾肿痛、咽喉疼痛、头风痛、消化不良、肝炎腹胀、痢疾、痈疽疖肿、风湿痹痛等症[2]。金荞麦根茎中主要含有原矢车菊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槲皮素、木犀草素等化合物。现代研究表明,金荞麦根茎提取物还具有显著的抗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和消炎抗菌等作用,为金荞麦片、复方金荞麦颗粒、威麦宁胶囊等多种抗癌药和癌预防药物的主要成分[3-4]。金荞麦分布十分广泛,我国主产于四川盆地、两广丘陵、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泰国、越南、尼泊尔、印度等国也有分布[5]。郭杰等[6]基于38个环境因子以及金荞麦在我国的153个地理分布记录,研究了金荞麦潜在分布区及生态特征。最冷月最低温、最暖季降水量、海拔、最干季降水量等9个生态因子影响金荞麦地理分布,其中气候因子影响最大。金荞麦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可扩大种植面积,陕西、山西等省可考虑引种。近年来,人工栽培种产量和品质不能满足市场要求,野生资源过度采伐而濒临灭绝,我国已将其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国内外学者对金荞麦的相关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刘光德等[8]对2006年以前金荞麦本草、原植物分类及分布、多样性、核型、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育种研究及保健品开发等方面做了综述。本文在其综述基础上更为全面地总结了近年金荞麦最新主要研究进展,并增加了质量控制和主要功能基因方面的综述,以期为金荞麦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 金荞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金荞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其起源演化及近缘种间的遗传关系的研究基础,对金荞麦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杂交育种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荞麦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传统的形态学、种间可杂交性、同工酶电泳、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叶绿体DNA(cpDNA)、核糖体DNA(rDNA)、rbcL基因、accD基因和内源转录间隔区(ITS)等方面[9-14]。因所用材料不同或野生种种间遗传差异等原因,各学者对荞麦种间的亲缘关系争议较大。Steward和Suvorova认为金荞麦与甜荞的亲缘关系比苦荞近;也有研究者认为金荞麦与苦荞的亲缘关系比甜荞近[9-15]。Yamane等[16]依据横断山阻挡导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差异,将金荞麦分为西藏-喜马拉雅、云南-四川两大类群,并推测苦荞是由西藏-喜马拉雅类群分化而来。王莉花等[17]研究发现,金荞麦与甜荞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苦荞亲近,并在形态学上得到认证,真实反应了金荞麦及其近缘种间的遗传关系。

邓蓉等[18]为金荞麦的亲本利用及研究金荞麦遗传连锁图构建和核心种质指纹图谱的绘制提供了依据。赵海霞等[19]对四川盆地的5份金荞麦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表明其变异位点主要在ITS1,且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作者还采用邻接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将其主要分为两大类群,其遗传距离与其采集地有一定相关性。张春平等[20]采用RAPD技术对7个野生金荞麦居群的87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金荞麦种内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在居群内部,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关系间相关性显著。罗定泽等[21]研究发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5个野生金荞麦居群内部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除平均等位基因数略低于苦荞麦外,多态位点比率、预期杂合度、观察杂合度均高于一年生栽培荞麦。受某些生态因子干扰,野生金荞麦纯合子适合度普遍低于杂合子,可能是因选择作用或非随机性交配,较强地影响其居群的遗传变异,野生种较栽培种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金荞麦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其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和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保证。

2 金荞麦组培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保存和快速繁殖珍贵植物材料的有效手段,也是成功运用外源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的基础和保证。黄仁术[22]研究了金荞麦以茎段为外植体的快速繁殖的途径。外植体用HgCl2消毒6 min,初代培养培养基为MS+30 g·L-1蔗糖+1.0 mg·L-16-BA+0.5 g·L-1NAA;继代培养培养基为MS+30 g·L-1蔗糖+1.0 mg·L-16-BA+0.2 mg·L-1NAA;生根培养培养基为MS+20 g·L-1蔗糖+0.5 m g·L-1NAA。林静等[23]研究发现,最适合金荞麦腋芽的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为1/2MS+6-BA2.0 mg·L-1+NAA 0.3 mg·L-1(或 IBA 0.3 mg·L-1)+2,4-D 0.1 mg·L-1。陈彩霞等[24]以25~30 d苗龄的金荞麦无菌苗叶片、茎节间、叶柄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研究,以MS为培养基,叶片在添加2,4-D 4.0[24]、6-BA 1.0 mg·L-1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9%;茎节间在添加2,4-D 2.0 mg·L-1、6-BA 2.0 mg·L-1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7%;叶柄在添加2,4-D 4.0 mg·L-1、6-BA 2.0 mg·L-1、IBA 0.2 mg·L-1培养基上的最高诱导率仅为54%;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6-BA 2.0 mg·L-1+TDZ 0.2 mg·L-1+NAA 0.2 mg·L-1;其不定芽在1/2 MS+NAA 0.5 mg·L-1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组培再生植株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80%以上,且生长正常。刘光德等[25]用野生金荞麦无菌苗的茎和叶片作外植体,茎在MS添加2.0 mg·L-16-BA、0.1 mg·L-1NAA的固体培养基上,经12 d的诱导,诱导率达100%;叶在MS+6-BA 1.0 mg·L-1+NAA 0.5 mg·L-1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13 d,也可获得100%的诱导率。茎、叶分别于激素培养基上连续继代3次后,从大量的稳定愈伤组织中目视筛选出4种不同次生代谢能力的细胞系,红色系含黄酮6.380 4 mg·g-1,是含量最低的白色系的3.5倍[25]。综上,金荞麦组织培养可选用其幼苗的茎、叶、叶柄以及腋芽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植物激素可获得较高的诱导率。

张荫麟等[26]将金荞麦无菌苗经发根农杆菌(Agrbacteriumrhisogenes)感染后诱导出发状根。发状根在液体培养中的增殖速率显著高于细胞培养物的。发状根培养物积累的双聚原矢车菊苷元稳定,接近原植物的水平,最高质量分数达4.5%(干质量,培养40 d);发状根培养物也适于大量培养,增殖率达149.3 mg·L-1·d-1(干质量),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3.58%(干质量)。潘灿飞等[27]研究了发根农杆菌R1601转化金荞麦的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外植体选择、乙酰丁香酮添加方式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为工厂化生产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金荞表的多倍体育种方面,吴清等[28]在金荞麦快繁体系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秋水仙素诱导产生了金荞麦四倍体,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愈伤组织的方法效果最好,诱导率高。王海玲等[29]研究发现,金荞麦扦插繁殖材料采用植株中下部,且有2~3节入土,可获得更高的产量。

3 金荞麦规范化种植技术

3.1 栽培技术

王安虎等[30]研究发现,四川凉山地区栽培金荞麦生长期为210 d左右,株高1.6~2 m,分枝9~12个。前四年金荞麦地上部分茎叶平均单株产量387.4~416.6 g,地下块茎干物质累积主要集中于生长发育的第二年,单株平均产量124.4 g。金荞麦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花果期和种子成熟期地下块茎、地上茎和叶中双聚原矢车菊苷元含量均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王宏信等以150 mg·L-1的GA3浸种24 h,金荞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鲜质量、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较对照有明显提高[31]。王孝华等[32]在喀斯特温和候区研究发现,种植密度与金荞麦块根产量呈正相关,与单株块根质量呈负相关,块根净增产量以种植密度为100 000株/hm2最高,可达3 112.35 kg·hm-2。各种植密度处理的金荞麦中表儿茶素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可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但其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依次降低。赵明勇等[33]研究发现,对于金沙县平坝乡野生金荞麦低播种密度有利于金荞麦的分枝,株高受限;而高播种密度植株高的金荞麦占优势,分枝受限。低播种密度下,金荞麦根茎净增鲜产与密度呈正相关;高播种密度下,则相反。金荞麦根茎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醇溶性浸出物和表儿茶素含量在株行距为40 cm×50 cm时最高。适宜的种植密度对保障金荞麦优质优产有重要的作用。

李桂强等[34]研究发现,重庆渝西紫色土壤N肥施用量是决定金荞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应偏重于N肥施用。可以以N效应函数、N/K效应函数和N/P/K三效应函数中任意一种作为指导该类型土壤的施肥依据,施肥后各组药效成分含量虽然有差异,但金荞麦品质不降低。

张益峰等[35]研究表明,50.32%光强下金荞麦幼苗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弱光(20.85%和6.98%光强)下金荞麦幼苗生物量积累减少,可通过增加叶、根生物量和叶柄生物量配置比例,减少主茎、分枝茎生物量配置以适应光环境。金荞麦幼苗叶绿素a、b以及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随着光强减弱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则相反,其中叶绿素a、b和脯氨酸含量在不同处理差异显著。人工栽培的金荞麦,在幼苗期应适当遮阴(试验的相对光强为50%左右),更有利于其生长。戴红燕等[36]研究发现,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金荞麦营养生长期缩短,提前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生殖生长期和整个生育期均延长。光照强度减弱会造成单株叶片数量、叶面积、一级分枝数、光合产物减少,下降程度随光照强度减小幅度的增加而增大。适度遮光,在分枝期茎高和叶面积增大。遮光后金荞麦光合作用明显受到影响,随光照强度的减弱,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降低,胞间CO2浓度增大,光合产量减少;同时,遮光使植株各器官芦丁含量降低,下降幅度随遮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加[37]。金荞麦幼苗期应适当遮阴,生长后期采用全光照。

3.2 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适时采收和正确加工对中药材生产至关重要,传统的野生金荞麦在茎抽薹开花后进行采收,此时缩合原花色素苷元含量最高[38]。王安虎等[30]研究发现,金荞麦的最佳采收期是种子成熟后霜冻前,此时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最多,且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杨明宏等[39]研究认为,金荞麦采收期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生育期金荞麦缩合原花色苷元的含量不同,叶部8—9月含量较高,霜冻时地上部分枯萎后含量明显降低。植株各部位中缩合原花色素类物质含量也有差异,以主根含量最高,支根、叶和茎含量较少。金荞麦的根产量比茎、叶高4~5倍。不同产地,因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不同,种内会出现变型,导致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综合研究认为,金荞麦最佳采收期为栽培后第2年10月中旬至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此时根中缩合原花色素苷元含量最高,根茎及地上部分产量也较大。收获的根茎清洗干净后趁鲜切片,可晒干、阴干或低温烘干。陈维洁等[40]研究也得到相同结论,以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金荞麦根茎产量最高,表儿茶素、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也均较高。

3.3 牧草栽培

金荞麦是一种药用与饲料兼备的乡土作物。唐华彬等[41]在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四村引进金荞麦,与紫花苜蓿、菊苣、苏丹草、墨西哥玉米、高麦草、高丹草以及多年生黑麦草等牧草品种进行比较,发现金荞麦的产量、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均优于其他参试牧草品种。向清华等[42]制定了牧草新品种—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刘华荣等[43]研究表明,在氮肥6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10 kg·hm-2,栽培密度控制株距×行距为60 cm×70 cm时,黔金荞麦1号种子籽粒多且饱满,产量达598.42 kg·hm-2。艾蓉等研究表明,N、P、K肥用量分别为6、15、15 kg(667 m2)-1,配合施用黔金荞麦1号块根有较高产量[44]。赵丽丽等发现轻、中度水分胁迫,黔金荞麦1号可通过调节自身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以减轻水分胁迫伤害,维持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45]。

4 金荞麦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

4.1 金荞麦的化学成分

金荞麦作为一种以根茎入药的传统中药,其生药及化学成分研究已有大量报道[46]。金荞麦各部位活性成分主要为一类原花色素苷类缩合型单宁混合物,还含有鞣质类、黄酮类、苷类、甾体类、萜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化合物等,目前己鉴定得到的金荞麦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47-62]。黄酮、鞣质、有机酸类有效成分种类较多,这些活性成分的研究为金荞麦药理药效的明确及新的药效作用发现奠定了基础。

表1 金荞麦主要化学成分

续表1

林建斌等[63]对金荞麦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3,4-二羟基苯甲酸、琥珀酸、咖啡酸、咖啡酸甲酯、槲皮素、木犀草素、苜蓿素、afzelin A、2α,3β,29-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yarumic acid和3α-hydroxy-urs-12,15-dien等14个化合物。

4.2 金荞麦药材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学、分析科学的进步,中药材质量评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其中,色谱技术因其强大的分离效率和灵敏的检测性能而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含量测定。张燕等[64]对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的营养及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其粗蛋白含量较高,达20.03%,氨基酸总量为15.78%,表儿茶素、芦丁等含量也较高。金荞麦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主要采用甲醇或乙醇回流提取。潘金火等优化了金荞麦中原花色素类成分的提取工艺,70%甲醇回流提取1 h,料液比1∶25[65]。王文彤等[66]优化了金荞麦中表儿茶素的最佳提取工艺,4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料液比1∶10。王文忠等[67]优化了金荞麦中总黄酮提取工艺,12倍量的50%乙醇浸泡1.5 h,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李华磊等[68]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金荞麦抗癌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50%乙醇65 ℃提取3次,每次1 h,溶液pH为7。金荞麦有效成分测定主要采用HPLC、香草醛-盐酸比色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等。潘金火等[65]建立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香草醛-盐酸显色反应法测定金荞麦中原花色素类成分的含量。郑一敏等[69]建立了金荞麦中金丝桃苷的测定方法。李敏等[70]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金荞麦饮片中原儿茶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及原花青素B1、B2、C1等6个多酚类成分的含量。辛敏通等[71]建立了金荞麦饮片中表儿茶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卢欢等[72]还建立了金荞麦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出13个共有峰。闫继平[55]确定了18个共有峰,并标定出了原儿茶酸、(-)-表儿茶素、芦丁、橙皮苷、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峰。药用植物有效成分与矿质元素结合更能有效、综合评价其质量。王继永等[73]采用电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法测定了金荞麦中的微量元素,其含量顺序为K>Na>Ca>Mg>Zn>Fe>Cu>Mn,不含Cd和Pb。中药多组分、多功能的特点决定单一成分难以概括中药材的质量,而目前学者对金荞麦有效成分的评价控制,仅从单一或少数成分建立,未达到一测多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 金荞麦的药理作用

金荞麦是常用的中草药,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清肺化痰、软坚散结、调经止痛等功能,主要用于菌痢、肺炎、扁桃体炎、月经不调、腰痛劳伤、痈疽毒疮、跃打损伤等症。研粉搽敷还可治虫、蛇、犬咬伤。金荞麦也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肿瘤中药[74],根部提取物具有明确的抗癌活性和广泛的抗瘤谱,有显著的抗癌、抑制肿瘤细胞肺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此外,金荞麦还具有消炎抗菌、解热抗炎、祛痰镇咳、抗血小板聚集、抗突变、以抵抗自由基的降血糖和血脂作用和以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多糖为基础的免疫调节功能等重要药理作用[3],前期已有多位学者对其做了系统综述[47,74-78]。

6 金荞麦功能基因研究

随着学者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高度重视以及生物化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基因工程为药用植物研究和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是从功能基因入手阐明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主要涉及次生代谢产物调控的关键酶系的结构编码基因等[79]。金荞麦功能基因的研究,对金荞麦次生代谢基因的发现、蛋白功能的确定、代谢途径的阐释以及代谢物谱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

马婧等[80]克隆了金荞麦类黄酮生物合成转录因子(MYBP1)基因FdMYBP1,通过Southern杂交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FdMYBP1基因是1~2个拷贝基因。马婧等[81]还通过简并PCR结合互补DNA(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CE)的方法,获得了金荞麦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FdLA,该基因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FdLA表达量与类黄酮积累间的关系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推测该基因可能对金荞麦类黄酮次生代谢产物积累起作用。李成磊等[82]采用同源克隆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金荞麦苯丙氨酸解氨酶(FdPAL)基因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后的新生蛋白质相对标准分子质量为75.37 kD,具有催化苯丙氨酸转化为肉桂酸的活性。诱导4 h后,表达产物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比活力最高,达到4386 nmol·g-1·min-1。刘光德等[83]从金荞麦cDNA文库中克隆了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FdDFR1,推测在金荞麦基因组中DFR是1~2个基因的小家族,FdDFR1是单拷贝基因。蒋洁等[84]构建了金荞麦黄酮醇合酶(FdFL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30b(+)-FdFLS,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具有将二氢槲皮素和二氢山柰酚转化为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催化活性。有研究获取分析了金荞麦花青素合成关键酶花青素合成酶(ANS)基因、总黄酮合成关键酶查尔酮异构酶(CHI)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花期金荞麦ANS、CHI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量与花青素含量、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金荞麦ANS基因FdANScDNA包含一个107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58个氨基酸;CHI基因FdCHIcDNA包含一个750 bp的ORF,编码249个氨基酸。FdANS、FdCHI各自编码的蛋白分别与其他植物ANS、CHI氨基酸序列同源率较高,在花期FdANS表达量花>叶>茎>根,而FdCHI表达量花>根>叶>茎。但二者表达量都与花青素含量、总黄酮含量高低分布一致[85-86]。李光等[87]通过转录得到金荞麦TC基因的cDNA序列,金荞麦TC基因与桉树和葡萄的TC基因亲缘关系较近。

7 金荞麦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7.1 资源开发

金荞麦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开发潜力巨大,未来市场前景光明。金荞麦临床应用广泛,其药效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各种疾病治疗中起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在抗癌方面效果显著,现已研发出多种重要的癌预防药物和抗癌药物[88]。金荞麦的种籽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及维生素的含量较丰富,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4.1%,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达4.64%。此外金荞麦种籽中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矿质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槲皮素等[89-90]。目前研究发现,金荞麦种子脱壳后制粉,以一定比例加入到小麦面粉中,可在传统清蛋糕和土司面包配方及工艺方法的基础上制作集保健与膳食一体的高营养金荞麦清蛋糕和土司面包[91]。金荞麦种籽还可制成比苦荞产品附加值更高、保健疗效更好的金荞麦茶,金荞麦的幼嫩植株部分也是近年深受欢迎的蔬菜之一[92]。

金荞麦下脚料可加工为高营养饲料,绿色秸秆可做牧草;金荞麦也可开发为高效、低毒的天然兽药、饲料添加剂,综合提升金荞麦的经济价值。邓蓉等培育出产量高、饲用价值优、抗病虫害性能强、适口性好、生长适应性广的牧草新品系黔金荞麦1号[93]。吕桂兰等[94]研发的金荞麦制剂,作为一种鸡饲料添加药物,既可防治鸡的慢性葡萄球菌病、菌痢及呼吸道疾病,又能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天津市必佳动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荞麦散在临床上有广泛的用途,它没有任何残留,适宜于鸡、猪、奶畜等食品动物应用,无停药期,且不会影响产奶、产蛋、孵化,更不会影响畜禽产品的出口[95]。

金荞麦是一种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药用植物,但野生资源匮乏,严重抑制其开发利用。近年来,海内外在金荞麦生理生态、栽培技术、药理药化、临床疗效、组培扩繁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机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仍需深入研究。野生金荞麦研究要建立在金荞麦种质资源收集和贮存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阐明种间系统关系、各性状遗传规律,发掘新基因。金荞麦遗传规律研究包括金荞麦的多样性保护、遗传分析以及金荞麦分类学、细胞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方面。在未来几年内,野生金荞麦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将取得较大进展。

7.2 资源保护

中药材种质资源问题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一大瓶颈,优良的种质资源是中药材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杂交育种和倍性育种是开发药用植物新品种的核心。到目前为止,在荞麦种间杂交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这为金荞麦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多倍体诱导,可大大提高诱导成功率,缩短育种周期,而且多倍体种苗纯度高、质量好、无病虫害,这将有利于提高金荞麦的产量和质量。全面保护金荞麦野生资源,防止乱挖滥采,借助野生抚育技术保障金荞麦质量提升。利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探索更稳定、可控、高效的分离与分析途径,健全金荞麦质量分析。全面开展金荞麦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原料质量标准、成药质量标准、临床用药标准,使金荞麦的应用更安全可靠。进一步深入挖掘金荞麦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金荞麦潜在的利用率与产能。

猜你喜欢
基因含量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压滤后盐泥中的盐含量和水含量
Frog whisperer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不同桑品种黄酮含量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蓝桉果实中两种marocarpal型成分含量
芪红水煎剂化学成分的HPLC-FT-ICR-MS快速表征与HPLC多成分的含量测定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