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区气象服务需求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9-07-15 11:13虹,刘
绿色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六合区气象部门天气预报

赵 虹,刘 寅

(1.南京市六合区气象局, 江苏 南京 210000;2.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1 引言

目前气象部门开展的气象服务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公益气象服务,即为政府决策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通用性的气象信息预报,如日常提供给报社、电台的气象预报、电话咨询等;另一部分为专业气象服务,指除公益气象服务之外的,根据当地各行各业的不同生产过程对气象条件的特殊要求,为提高工效,减少消耗和损失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最大的特点是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众和某些行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六合区气象局近年来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气象服务的首要目标,不断地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了更准确、具体地了解六合公益气象和专业气象的情况和需求,本文对六合本地的气象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了气象服务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基层台站开展专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2 六合区气象服务现状

六合区气象服务的范围逐年拓展,目前每年都根据最新的需要编制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开展气象服务。通过政府平台更新区委办、政府办、水务、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民政、教育、国土、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公安、区城市管理、供电公司、各街镇等部门服务群体,提供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使得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加强与农业、化工、安监、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高敏感行业的联动,加强与电视台、报社等社会媒体的信息报送,使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2.1 服务方式

随着通信、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目前气象服务主要通过微信、微博、网站、声讯、多媒体显示屏、邮件等方式。上级业务部门也新建了“一键式”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大大减轻了基层台站的工作量。

2.2 服务产品

目前六合的公众气象服务主要以常规天气预报为主。专业气象服务多种多样,涵盖了各行各业的气象条件分析。目前面向各行业部门的服务产品有重要天气报告,旬报期,周报等。另外,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制作了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趋势预测,森林火险,土壤监测报告,“桃花节”天气服务等服务产品。

3 六合区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为了更准确、具体地了解公众和高敏感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针对公众和高敏感行业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气象服务现状评估和气象服务需求调查。现状评估部分包括: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的次数;日常最关注哪个时段的气象预报;平常比较关注那种类型的气象信息;平时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觉得哪些气象灾害对您生活的影响比较大;每逢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天气发生之前,您是否及时获取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获取天气资讯的主要目的;天气预报的可信度有多大等。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包括:气象部门在气象服务方面应该在哪方面重点加强、气象部门开展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您最希望通过哪种渠道获取、您想要得到哪方面的预报服务内容等。除问卷人的基本信息外,总共设置了4个单选和7个多选题(图1)。

通过公众的调查发现,他们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大多集中在每天一次的频次,其它主要是三天一次和一月一次。从气象预报的关注时段上来看,除了夜间不太关注外,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关注数都在4~5成。从气象信息的类型来看,有32.31%的人关注天气实况,关注天气实况的人占比也较高,其次为未来1~3天的逐日预报和一周逐日预报。与预期差别较大的是,仅有10.77%的人关注未来0~12 h的临近预报。从气象信息的获取渠道来看,大多数人是从电视上获取,从手机短信和QQ中获取的次之。超过一半的人认为雾霾、台风、暴雨、旱灾、冰雹这五种灾害对生活影响较大,中小学生比较关注雾霾和台风,对他们上下学路上有影响。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工作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92.31%的人相信我们的天气预报,但仍需要完善。另一方面,从及时率来说,超过80%的人认为气象服务是比较及时的,但是也有9%的人认为气象服务说不清,6.15%的人认为气象服务不及时。人们获取天气资讯的目的大多数为了出行和穿衣,其次是安排活动和提前做好预防,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图1 公众气象服务调查结果

与公众调查结果不同的是,化工高敏感行业调查结果的调查发现,受天气影响较大的的户外作业人员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要较高一些,为一天三次。从气象预报的关注时段上来看,大多数人都比较关注早上的预报,关注下午的预报次之,可能与夏季下午容易出现强对流有关。从气象信息的类型来看,与公众类似,关注天气实况的人占比也较高,关注未来0~12 h的临近预报较少(图2)。

从气象服务重点加强方向来看,提高预报准确率依然是我们努力的第一方向,因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我们应该提高预报准确率,另外三成左右的人认为应扩充发布途径、制作针对性的预报产品以及天气预警要及时获取到。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大多数人最希望用手机短信获取,其次是电视和微博。超过半数的人希望获取三天预报和交通气象预报,另外预警信号(近半成人数)和上下班天气(超过1/3人数)也是人们希望获取的内容。

4 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1)提要预报准确率仍是第一要务,同时也要及时对天气预报进行修正;由于早晨天气预报和上下班天气有很多人关注,建议增加早上预报,一方面,可以及时对预报结果进行修正;另一方面,可以更直观的给公众提供今天白天的预报结果。

图2 高敏感行业调查结果

(2)加强电子显示屏天气预报及预警信息的推广,灾害性天气到来时滚动播放,使得气象信息能够被及时获取;发挥协理员信息员的能动作用,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到来时,社区村干部对气象预警的传播作用最有效,也最直接,尽可能的降低灾害损失的可能性。

(3)加强暴雨、高温、台风、雾霾、雷电等气象灾害的科普和防御。

(4)尽管大多数人希望借助手机短信获取气象信息,但是在现有的平台无法承受大量的用户。建议借助新媒体力量,扩大气象信息接收覆盖面,有条件可以跟运营商合作,覆盖面更广。

猜你喜欢
六合区气象部门天气预报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四单元拓展阅读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蚁先生的天气预报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南京六合区举行中小学创新教育嘉年华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