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校本共生课程建设

2019-07-15 07:39
江苏教育 2019年43期
关键词:共生校本师生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每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课程。这里的“自己”,是指属于一所学校的、有特色的课程。特色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只有从课程切入,寻求特色课程的支撑力,学校文化才能由外到内地影响教育教学,才能由内到外地彰显育人成果与特色学校的灵魂。

作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在坚持内涵发展的同时,不断寻求质量突破,努力寻找学校发展新的着力点。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评估实施办法》,为学校新时期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其中“建设优质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成为关键。以此为背景,“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共生课程”成为学校品质发展的内涵抓手。

“共生”原先是生物学概念,后来人们从哲学的高度把“共生”引入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形成了“以生命为目的、以异质为前提、以关系为方法、以交往为途径”的“共生”哲学理念。我们提出的“共生文化”,是以师生共同的生命发展为旨归,在其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逐渐形成的以包容合作为特征的观念文化、交流互惠为特征的行为文化以及人本关爱为特征的制度文化的总和。共生文化是我们基于学校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在对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主动适应中逐步积累、不断完善而形成的办学文化。进入教育新时期,学校力求将师生彼此发展的文化观念进一步明确,先后进行了长时间、系统性、渐进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在共生文化背景下建设了学校“共生课程”体系,将课程目标明确为:通过构建适合的课程体系,提供适切的课程教育,让学生健康、高雅,让生命独到、丰富;课程与师生共生,让优秀影响优秀,在影响中彼此成就。

我们力求以“共生课程”为基础,聚焦“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课程建设,使课程目标指向更集中于师生审美:追求灵魂的完美,成为最好的自己,立己达人,尊重自然,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实现“诗意的栖居”。

“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中学共生校本课程建设”是指以生命发展的审美境界为旨归,开发与实施校本共生课程,在师生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升格审美情趣,升华审美理想,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以完善人生。

一、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1.“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共生课程”相关课题研究。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校本共生课程建设研究”为核心,建立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课题体系,申报省、市、区级研究课题,对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共生课程建设的影响要素、课程内容、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等问题开展合作研究,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让项目建设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2.建构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校本共生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人生好像一艘驶向审美境界彼岸的航船。共生课程是“船身”,是人生航行的基础;审美是“船舵”,掌控着人生的前进方向;具体的课程形态是航行的“风帆”,丰富着人的审美素养,提升着人的审美状态,为审美之旅不断增添动力。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初步构建的课程形态包括:(1)开发实践体验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以生为本,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强调师生、生生的活动交融,实现师生在活动中亲历美和体验美。主要有四种课程:话剧表演课程、航模运动课程、微电影创作课程、研学旅行课程。(2)开发阅读修身课程。阅读修身课程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陶冶情操,升华心灵。主要有四种课程:寻找传统文化的共生哲学、英语美文赏析、师生佳作共鉴、教育题材的经典影视回顾。(3)开发心灵成长课程。心灵成长课程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透过对表面的生命状态的自我觉察,塑造一个人良好的心灵,激发生命活力,探索个人的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三种课程:朋辈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积极心理课程。

在课程开发建设基础上,我们将构建审美共生课堂范式,并不断健全完善审美课程评价框架。

审美共生课堂范式构建主要由“预学—感悟美”“合作—探究美”“展示—升格美”三部分构成,这一课堂范式主要通过生生、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来共同感悟美、评鉴美和表现美,实现审美情趣的共同提升。审美共生课堂范式打破传统意义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森严差别,从自主预学相关课程内容,再通过对美的东西的外在表象自我感受、认识,到根据预学反馈,师生合作探究,欣赏美、认知美、鉴别美,到师生合作创作美、表现美,实现审美素养的感悟提升等三个环节。其课堂流程为:预学感受体验→各美其美反馈→情景合作探究→鉴赏创作表达→美美与共提升。

我们通过科学、适切的课程评价促进师生在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升华审美理想;完善课程设置,提高课程操作性,提升“共生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指向师生双方;二是过程性原则,在师生具备一定审美境界前,审美能力的形成具有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三是多元性原则,包括自评、他评,成果评价、过程参与评价,分值量化评价、表达评价等。

二、课程建设关键意义

1.显性的课程创新。

首先,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校本共生课程是融合国家课程精神,立足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学校办学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课程两个要素“共生”和“审美”,贯穿课程始终,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从课程育人到文化育人内涵追求。

在课程意识并未突出的当下,不少课程与文化实属“两张皮”,课程仅仅是工具,造成“普天之下课程相似”的窘境。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充分显现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课程的价值的过程。[1]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共生课程,在学校文化的统领下构建完成,保证了与文化的高度融合,确保在实施过程中成为传递核心价值观念、塑造师生精神骨骼的有效载体,确保了发端于学校文化的课程理念、目标得以贯彻,使文化发挥育人作用。

其次,课程目标脱离了对最终评价的单纯依赖,将课程开发过程纳入目标体系。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中学共生课程,最大特点在于三个“逆向开发”,即以尊重学生需求为前提,实现从“学校定课程”到“学生定课程”的转变;从“学校限课程”到“学生选课程”的推进;从“教师主导课程”到“多元参与课程”的扩展。而且,我们注意避免“教师→课程→学生”三者之间的单向流动,即由教师开发课程,再借助课程培育学生的顺向性。而是采用多种途径,鼓励具备较高知识能力的学生参与学校课程开发,实现“教师课程学生”的双向互动,从根本上体现“审美共生”。

2.隐性的课程价值。

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校本共生课程,旨在唤醒学生审美意识。通过课程实施不仅帮助高中生恢复爱美的人的天性,在现实中寻找美,追求美,更在于拓展人的精神世界,使其成为一个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为他们的诗意人生奠基。

课程注重渗透共生发展理念,指向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觉醒,克服了当前高中教育的关注视角仅仅停留在学生发展,价值取向使得教育过于工具性、功利化和工业化的片面现象,强调师生发展的互利共生,强调师生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利于提高个体发展的生命质量。

我们还注重推进校本审美教育,以校本共生文化为背景,“以审美为价值取向”来研究高中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操作路径,由此而形成的审美共生课程体系必然对共建学校形成一定的辐射作用,有效推动校本审美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共生校本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兵器 多元共生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