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时代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7-15 01:24纪胡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必要性

纪胡祥

摘 要 进入本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对于诸多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等職业学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需要改革的问题。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在“互联网+”时代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其改革方向和改革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探索“互联网+”时代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对“互联网+”时代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进行简要阐述,最后主要阐述“互联网+”时代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广告设计与制作 互联网+ 创新型人才 必要性 培养目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当前,互联网已经得到全面的普及,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思维成为近年来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为了迎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要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虽然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发展历史较短,缺乏系统完整的办学经验,但是基于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必须要开创出一种“互联网+”时代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促进该专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1探索“互联网+”时代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门与市场上广告设计与制作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尤其是在当前探索“互联网+”的背景下,该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行业发展情况为参照。只有加强市场调研,适时更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使教学工作和社会需求之间不产生严重脱节现象。纵观近几年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探索一种“互联网+”时代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显得的极为必要。通过严谨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发展现状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思维,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创新型人才。

2“互联网+”时代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近年来,创新一直是一个热度较高的话题,国家倡导各行各业都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完成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创新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人才。创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深入把握知识的内涵,在达到一定层次后,对多种相关知识进行重组,然后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以前未出现的知识或者事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获得知识变得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大量的知识,然而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实现创新,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的丰富了媒体形式,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多种新型媒体,这就给广告设计与制作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制作技术,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传统的广告设计与制作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行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巧,相关软件的使用以及对于新媒体传播模式的了解,这无疑极大的提高了广告设计与制作行业的从业标准。

有鉴于此,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首先应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的要求,以适应当前行业的从业标准。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行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相关实践技巧的训练,同时还需要注重计算机操作技术,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以及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新媒体的相关知识。要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掌握当前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广告设计与制作当中,甚至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并促进本专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3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3.1改革课程体系

“互联网+”时代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改革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具备“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学校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是广告学、传播学、美学和市场营销学,这四类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按照目前的课程结构来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往往都是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匮乏,课程结构中缺乏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应该适当的对理论知识的课程比例进行适当的降低,增加关于实践技能学习和训练的课程,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此外,鉴于当前行业的“互联网+”特征,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还应当增加关于计算机技术、相关软件操作技术、新媒体相关知识等课程。通过关于传统的四类理论知识课程也要加入相应的互联网元素,譬如市场营销课程,在开展教学时,不仅要教授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同时还要根据当前时代发展特性,加入新型的营销理论知识,比如,通讯手段营销、微信微博营销以及其他网络平台营销等。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构建出符合“互联网+”时代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课程结构,培养出合格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同时还应符合未来广告行业的发展需求,首先第一到第三学期应该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如图1);然后第四和第五学期开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能检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图2);最后第六学期主要开展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所学知识为基础,进行一定的创新,从广告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进行实习完成从设计理念到创意策划以及广告制作整个过程(如图3)。

3.2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实践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具备前瞻性、灵活性以及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点。所谓前瞻性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眼光要放长远,不要仅仅着眼于当前教学和考试的相关要求,或者囿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应该放眼于当前广告行业的发展,以及未来广告行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上。前瞻性的教学可以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对未来广告行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更加深刻的理解“互联网+”思维,从而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提前做出规划。

同时,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出灵活性的特点,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鼓励学生不要囿于课本和课堂知识,多方面的了解关于广告行业当前发展的动态,鼓励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此过程中将自己产生的疑惑与教师进行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

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要积极进行创新,利用各项现代技术手段,開展多元化教学。譬如采用“作坊式”教学模式,在学校内部成立工作室,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将工作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工作室中开展实践锻炼,熟悉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流程,积累经验。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让工作室成为校企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的强化实践技能。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在毕业后可以快速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3.3创建高素质教学团队

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为了培养出符合未来广告行业要求的人才,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极有必要的。首先,在教学团队中应该包含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的教师,老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中年教师教学思想较为成熟,而青年教师通常对于广告行业的前沿较为了解,这种结构的教师团队可以充分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此外,为了保证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发展接轨,还应当聘任兼职教师,这类教师由广告行业的企业高层兼任,定期为学生讲述当前广告行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保持对广告行业的了解。这两种结构组合的教学团队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会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对于整个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4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

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资源库,其主要目的是将各种与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形成具有交互性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这些信息主要包括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课内外教学资料、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项目、行业内成功的案例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不断收集,使得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动态的更新。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专业教学资源库,从中获取国内外的行业相关资料和发展现状等信息,完善自己的教学和相关的研究项目;学生可以在这个专业教学资源库中获取大量的行业相关知识,了解更多课堂之外的东西,从而更好的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

3.5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中,评价模式往往较为单一,仅仅通过考试等简单的手段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以及评价,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以应付考试,相对而言,在实践能力方面比较缺乏,这对于学生后期的职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降低理论知识考试所占的比例,将评价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理论知识考核部分、实践能力考核部分、日常学习部分,从多个方面开展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可以避免传统单一评价模式的弊端,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实现全面发展。

4结语

“互联网+”时代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转变人才培养目标,革新课程体系,同时创建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创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此外,构建教学资源库,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广告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校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广告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珊.互联网时代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策略[J].职教论坛,2016(27):72-74.

[2] 张勇.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07):154-155.

[3] 李晴.创新型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及解决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4(s1):67-68.

[4] 刘宗红.基于行业需求构建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1(09):63-64.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必要性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