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

2019-07-15 03:35俞豆彤常明陈永福余湛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俞豆彤 常明 陈永福 余湛

【摘 要】 本文以西咸地区小学阶段的93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儿童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方面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其人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社会、学校、家长应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应由专业的老师对流动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家长应引导流动儿童积极参加多种社会活动。

【关键词】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影响

一、引言

儿童作为国家的新鲜血液,家族的下一代,肩负着祖国复兴的重任和家庭的期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口迁移是必然的现象。家长们希望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将孩子带在身边,带离户籍地。这样,儿童们也成为流动的对象,时间久了,这些儿童被冠上了“流动儿童”的标签。本研究中的流动儿童指6-14岁,离开本户籍所在地在它地居住半年以上、跟随父母其中一方或其抚养人、具有一般学习能力的儿童。他们带走了孩子,带不走孩子的友谊。在儿童身上也逐步显现出了这种流动性的弊端。如:心理上的孤独,在同伴关系上产生的焦虑、抑郁以及情感上的缺乏,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胆怯、自私等。而这些心理现象都在悄悄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儿童的心理健康还未达到成熟的水平,尤其是流动儿童在对于新信息的认识、接收和处理上,更难形成合理的认识。对此,流动儿童更应该受到合理的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发展出完善的人际关系。

本研究基于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际关系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的范式,对西咸地区小学阶段的9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儿童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来调查,使社会有关方面来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并促使其树立正确的心理发展观念。从而使流动儿童健康成长,能够全身心地享受教育资源,乐于学习,乐于交友,用心表达,快乐成长。

二、理论假设及关系模型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跟随着父母或抚养人到一个陌生的新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可能会有新的朋友、同学、老师、邻居和家庭。他们能做的就是被动接受,保护自己,蜷缩在父母的背后,用眼睛观望着这个新环境,胆战心惊地去尝试,一点点地去触摸,去参与,以便融入这个集体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身体加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要素,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像平常生理问题一样,吃点药就会好。心理上的问题,不只需要医生的帮助,同时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流动儿童面临着陌生的环境,人群,新型的社会相处模式,因此,特有的流动性,导致其在心理方面易产生孤獨、自卑、不安、焦虑、抑郁等问题。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他提出把人格分为自我、本我、超我三部分,他认为个体人格的正常发展,需要这三者之间保持平衡,如果这三者之间得不到平衡,那么个体就会产生焦虑,导致神经症和人格异常。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则认为,有无社会兴趣才是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最高层自我实现,他认为自我实现才是一种理想的心理健康状况。基于前期的调研,在与流动儿童的相处中发现,这类儿童经常会表现出敌意,自私、占有欲强、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分散等表现。因此,本研究对易出现在流动儿童中的焦虑、孤独、抑郁症状进行调查,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以同学、朋友、家庭为主。同学友爱,同窗之谊,朋友陪伴,家庭温暖,都是影响流动儿童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对于流动儿童的人际关系,由其社会支持度来体现。

三、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邀请西咸地区小学阶段的高年级段学生作为研究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体抽样调查,共获得被试230名。其中流动儿童93名,男生52名,女生41名,儿童平均年龄10.6岁,获得真实有效性数据93份。

2、研究工具

流动儿童基本情况问卷为自编问卷,用来筛查是否为流动儿童,问卷调查了流动儿童的年龄、性别、年级、户籍所在地、来西安的时间等人口学信息。儿童社交焦虑量表采用La Greca编制的用具评估儿童焦虑障碍的筛查量表,本研究中用于筛查流动儿童是否具有社交障碍。抑郁量表采用Zung于1965年编制的用于进行心理咨询,抑郁症状筛查及严重程度评定的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其中2.5.6.11.12.14.16.17.18.20为反向计分项目。本研究中用于筛查流动儿童是否具有抑郁症状及相应的程度。儿童孤独量表采用1984年由sher,Hymel以及Renshaw编制的,用以评定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的量表,此次研究中用于了解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现状。其中2.5.7.11.13.15.19.23为插入题,不计分,3.6.9.12.14.17.18.20.21.24为反向计分项目。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是以肖水源的社会支持理论模型为理论支撑模型,由叶悦妹、戴晓阳、崔汉卿和王娥于2008年编制的,其中包括被测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资源及对其已有资源的利用情况。本研究通过调查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度来反映人际关系状况。

四、数据分析

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1)儿童社交焦虑状况。流动儿童中67名无社交焦虑状况,占总人数的71.42%。21名儿童存在轻度社交焦虑,占总人数的22.85%。5名儿童处于中度焦虑水平,占总人数的5.71%。

(2)儿童抑郁状况。流动儿童中89名儿童无抑郁障碍,占儿童总数的95.71%。4名儿童患轻度抑郁障碍,占总人数的4.28%。

(3)儿童孤独状况。流动儿童中11名儿童无孤独感,占总人数比例为11.42%。66人有一定孤独感,占百分比为71.42%。16人存在明显孤独,占总人数的17.14%。

(4)儿童社会支持状况。流动儿童中处于社会支持高分段有62人,占比为66.66%,中等分数段有31人。占流动儿童总数的33.33%。

2、在心理压力方面女生小于男生

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其中在儿童社交焦虑、抑郁、孤独方面,男生的均分、标准差普遍高于女生。而女生的社会支持均分、标准差高于男生。说明流动儿童中的心理压力方面女生小于男生。

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不存在性别差异

流动儿童性别对于其社交焦虑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方差齐性检验不显著(p>0.05),男生与女生关于儿童社交焦虑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t=0.451,df=91,p>0.05)。代表流动儿童社交焦虑状况在性别上没有差异性。流动儿童性别对于其抑郁的影响,数据显示:方差齐性检验不显著(p>0.05),男生与女生关于儿童抑郁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t=0.405,df=91,p>0.05)。代表流动儿童社交抑郁状况上不存在性别差异。流动儿童性别对于其儿童孤独的影响,结果表明:方差齐性检验不显著(p>0.05),男生与女生关于儿童孤独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t=0.094,df=91,p>0.05)。代表儿童孤独感不存在男女差异性。

流动儿童性别对于其社会支持的影响,样本检验得出:方差齐性检验不显著(p>0.05),男生与女生关于儿童社会支持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t=0.157,df=91,p>0.05)。代表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方面不存在男女差异性。

4、存在社交焦虑障碍的流动儿童更容易患孤独障碍

根据数据显示:流动儿童社交焦虑与抑郁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9,社交焦虑与抑郁之间不显著(p>0.05),表明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儿童不一定会出现抑郁状况。社交焦虑与儿童孤独之间相关系数为0.409**,流动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在0.01水平上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存在焦虑障碍的儿童可能患有孤独障碍,焦虑程度与孤独感同步增长,焦虑程度越高,存在孤独的可能性越大。流动儿童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相关系数为-0.233,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度之间不显著(p>0.05)。

5、存在抑郁障碍的流动儿童更可能患有孤独障碍

儿童抑郁与孤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47*,儿童抑郁与孤独在0.05水平上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患有抑郁的儿童,也可能存在孤独障碍。并且抑郁程度越高,孤独症状更严重。儿童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相关系数为-0.104,儿童抑郁与其社会支持之间不显著(p>0,05),表明流动儿童的抑郁程度与其社会支持度高低不存在明显关系,也就是说,流动儿童是否抑郁对其发展人际关系发展没有明显关系。

五、结论

有十分之一的儿童保持着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多数流动儿童存在至少一种不良心理障碍,有一小部分流动儿童存在较明显或较严重的不良心理问题。能够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流动儿童属于极少数,并且持有高度的社会支持度。在心理压力方面女生小于男生。而且超过三分之二的儿童存在明显孤独感,并且,存在社交焦虑和抑郁的儿童比普通儿童更容易感觉到孤独。

六、原因分析及措施建议

其一,从社交焦虑的角度出发,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新生活新环境,产生的社交焦虑的状况略为明显,对于新的生活方式,交友模式会让流动儿童产生窘迫和不安。当儿童处于社交焦虑中,其社会交往行为就会随之减少,严重的话,甚至会发展出其他的心理障碍,对其心理的发展会带来极大的阻碍。

其二,从儿童抑郁的角度看,大多数流动儿童并不存在抑郁障碍,但確实有个别儿童受到抑郁障碍的影响,产生抑郁心境,对于新的生活提不起兴趣。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存在抑郁障碍的儿童很容易贬低自我,否认自身价值,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丧失、形成自卑的心理状态。

其三,从儿童孤独的角度看,有较少数的儿童不会感到孤独感。大部分儿童都存在一定的孤独感,并且有一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孤独感。当面临新的环境,父母碍于工作养家糊口,很难有专门的时间陪孩子,而陪伴孩子们更多的是电视,电脑等无情感、无交流的设备和物品。因而,造成了流动儿童孤独感的明显趋势和普遍性。近年来屡屡发生儿童失踪事件,使得家长们不敢让孩子自行外出玩耍,进而也造成了他们的孤独感。

其四,从社会支持角度看,大多数儿童属于社会支持度的中度阶段,而处于低社会支持度儿童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发展人际关系不存在太大障碍,其人际网络并不狭窄,通过人际网络获得的社会资源还是可观的,同时能够良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培养优秀的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交才能。

其五,要普及学校、社会、家庭对于流动儿童的认识,加强政策关于教育的优惠倾向,提高社会对流动儿童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如教育资源的共享、平等性。加强家、校、社会三方面的沟通、联结,为健康成长铺路。学校可以设立专业的岗位,加强心理健康、学习生活方面的关注和援助,专业老师对流动儿童进行融入性活动辅导,加强其与其他普通儿童的交流、沟通。

其六,家长应将工作、生活合理分配协调,为家庭关系的发展提供机会,尽量多关注孩子,及时了解其发展状况,降低孩子到新环境中的孤独感。并在儿童课余之际,尽可能多地带子女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让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到全新的社会生活中,适应当前环境。

【参考文献】

[1] 程黎,高文斌,欧云,刘正奎,王文忠.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04.389-391+394.

[2] 杨静,宋爽,项紫霓,张兴慧,罗玉晗,王耘.流动和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与利他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11.833-837.

[3] 萧易.流动儿童人际信任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个人积极品质的中介效应[D].闽南师范大学.2015.

[4] 潘璐明.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安全感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5] 张丽敏.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文化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预[D].北京林业大学.2014.

[6] 石燕,周建芳.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的人际关系现状研究[A].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2012.18.

[7] 王盼兰.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下的城市流动儿童人际关系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6.09.27-35.

[8] 陈丽,刘艳.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2.1.58-63.

[9] 王中会,蔺秀云.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特点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2.3.62-91.

[10] 白春玉,张迪,牟均,顾国家,罗威威,顾如芳.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4.31.29.5099-5102.

[11] 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z/tjdt/ 201407/t20140707_577438.html.

【作者简介】

俞豆彤,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

常 明,内蒙古集宁人,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儿童性格.

陈永福,陕西汉中人,任职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法学、法理学.

余 湛,江西上饶人,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心理发展.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我的关怀德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