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词中的“梦”意象

2019-07-15 03:30王成海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思想内涵苏轼意象

王成海

摘要:苏轼词中“梦”意象的词表现内容丰富多样,本文试从“梦”意象的呈现情况,功能特色,以及“梦”意象的思想渊源来论述苏轼词中“梦”意象。从而分析“梦”意象词作中所体现宿舍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感悟。

关键词:苏轼;“梦”;意象;思想内涵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词方面,他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增加了词的表现手法,使词的风格更加多样化。苏轼现有存词331首,其中涉及到“梦”意象的词共计58首,占整个苏轼词的六分之一,在如此大规模的“梦”意象的词中,苏轼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人生感悟,通过对苏轼词“梦”意象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苏轼词中独特的艺术境界与多样的情感体验。

一、苏词中“梦”的呈现情况

苏轼词中的“梦”意象,题材内容非常丰富,按照类型分,可分为送别之梦,赠答之梦,感怀之梦,自我体验之梦等。按照梦意象所呈现的不同对象来说,既有与自己有真挚感情的友人,也有相濡以沫的妻子,同时还有自己的人生之梦。按照作者的人生轨迹来说,从最早的出现“梦”意象的词《行香子 过七里滩》,这首词作于熙宁六年(1073),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到最晚出现“梦”意象的词《西江月 中秋和子由》,作于绍圣四年(1097),苏轼时年被贬儋州,时间跨度达二十四年之久。囊括了苏轼作词的时间跨度。“梦”意象随着苏轼在宦海沉浮中始终伴随着他。苏轼词“梦”的意象涉及的题材广泛,其中涉及到爱国、言志、隐括、感旧、归隐、怀古、咏史、咏物、记游、写景、寄远、离别、送别、唱和、赠答、人生、爱情、美女、侍妾、丫鬟、琴妓、歌妓、家妓、亲情、师情、回文、集句等等,包罗万象。苏轼词中的这些“梦”意象,在展现托意感怀、梦中怀人、赠别友人、惜别思乡、人生哲悟等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

二、“梦”意象的功能特色

(一)托意感怀

借“梦”以托意感怀,是苏轼带有“梦”意象词的一大特色。苏轼的几首咏物词,都通过“梦”意象来达到这一效果。如《浣溪沙 荷花》“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梦魂东去觅桑榆”。该词作于熙宁十年。苏轼的好朋友鲜于侁留苏轼在新堂饮酒,席间好友的家妓陪侍,词当作于此时,词中以荷花比喻好友与歌伎,一语双关。在目睹好友美好生活之后,苏轼借梦魂东去指代自己赴任。身在酒席,可是自己的精神恍惚如梦一样飘到了下一个任职地点。“梦魂东去觅桑榆”,作者由自己的好友联想到了自己,希望自己在京东之地找到一个能满足自己生活的职位。借用“梦魂”来感怀自己飘零的仕宦生涯,可谓别出新意。又如《渔父》“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以渔父自比,塑造了一个“酒醒还醉醉还醒”的渔父形象。文中的渔父其实就是作者的自比。“梦断落花飞絮”梦断一词表明作者因正午的落花惊醒了自己的好梦。突出了“醒”。醒醉之间的转化通过落花飞絮打断了迷梦,构思清奇,作者以梦为醉,他“一笑人间今古”笑古今人世间追名逐利之人,受浮名之累,执迷不悟。借梦境与渔父表达了作者感慨人世功名都是浮云,寄身于世外的出世情怀。

(二)梦中怀人

苏轼通过梦境怀人,如自己的妻子,还有的歌伎,都写的真挚而催人泪下。如《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是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作。词下片记梦,“忽”字写出了梦境的迷离恍惚。后两句“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写梦中相见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于自己妻子的无限悼念,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苏轼另一首梦人词也写的颇具特色,如《永遇乐》。开头题记云“彭城夜宿燕子樓,梦盼盼,因作此词。”燕子楼位于徐州境内,唐代贞元年间张愔镇守徐州,为名妓盼盼修筑修筑燕子楼。张愔去世后,盼盼终身不嫁,独身居此楼十余年。词云:“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词的上片写梦,前六句几笔写出了清凉的夜景。中间三句交代因为“梦盼盼”而被惊醒,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并为触及到“梦盼盼”的具体内容,仅用“梦云惊断”一笔带过,下片通过人去楼空,古今如梦的对比,引起了作者的怀古伤今。此词借梦盼盼,感情浓郁,寄情于景,借古伤今,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是动荡政局和厌倦官场的心绪在词作中的艺术折射。苏轼的梦中怀人词不管古人今人,都写的感情浓郁,通过梦来怀人,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赠别友人

苏轼带有“梦”意象的词,很大一部分都是赠别友人之作,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但拥有着许多不离不弃的朋友,如陈慥,陈述古,陈君猷,参寥,虚谷道人等,通过苏轼的笔下那些感人至深的赠别词,使我们能感受到苏轼与朋友离别之际那真挚的友情。如《南乡子 送述古》的下篇写到“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用“梦不成”难以入睡,来表现作者送走友人后对友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又如《浣溪沙 赠陈海州》“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作者描写陈海州今昔对比,感慨韶光易逝,简单的一句“聚散交游如梦寐”点出了两人友情关系之久,再长的时间分别时都好像一场梦一样。而临别时对朋友的勉励与肯定也体现了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品质。苏轼词通过写梦表现时间的飞快,从而表现了与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发自肺腑,读之令读者感动,也钦佩苏轼之为人光明磊落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

(四)人生哲悟

苏轼的很大一部分记述“梦”意象的词作都带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而这一部分的词作以两次被贬生涯有很密切的关系。苏轼在黄州度过了五年贬谪生涯,在此期间,涉及到了大量含有“梦”意象的词作。包含着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在元丰四年到元丰七年间,苏轼密集的创作出带有“梦”的意象的词作,如《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满江红》“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醉蓬莱》“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满庭芳》“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十拍子 暮秋》“身外徜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西江月 平山堂》“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另外在苏轼第二次贬谪时期,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八月贬惠州到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五月移廉州,年底渡海翻南岭归期间也写了大量带有“梦”意象的词作,如《木兰花令 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贺新郎 夏景》“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西江月 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两次贬谪期间是苏轼文学作品创作的高峰期也是其收获期,仕途上的挫折使得苏轼将内心的郁闷不快,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出来,而词更是苏轼此时期写情达意的代表,在“梦”意象的烘托下,将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喟叹高度结合起来,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生感慨熔铸于被贬谪之地的自然美中。苏轼通过“人生如梦”这一主题,表达出自己对功名利禄世俗之物的摒弃,表现了一种物我两忘、超然自适的处世态度,折射出向往老庄、陶渊明般的超然不羁的意趣。同时也通过“梦”表达出了光阴流逝的感慨。这些贬谪时期创作的词成了苏轼心灵的一面镜子、一面旗帜。通过梦来宽慰自己,通过梦来使自己释怀,达到一种看淡浮名的人生境界。从而表达出苏轼深刻的人生观与深刻的人生哲悟。

参考文献:

[1]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思想内涵苏轼意象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