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9-07-15 07:03石春勤黄家俏李秀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奥美拉唑

石春勤 黄家俏 李秀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联合组患者给予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 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外周血液中CD3+、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联合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分别为(62.4±3.8)%、(32.2±2.4)%,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2±3.5)%、(30.5±2.1)%, CD8+水平为(25.6±3.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2.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9%略高于对照组的4.4%,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4, P>0.05)。结论 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确切, 安全性较高, 可有效提高患者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水平。

【关键词】 替普瑞酮;奥美拉唑;慢性浅表性胃炎;T淋巴细胞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7.057

慢性浅表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 患者通常在进食后会感到上腹不适、隐痛, 同时还伴有嗳气、泛酸等症状, 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 临床对此疾病常单用奥拉美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但治疗效果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1]。因此, 近年来临床一直在寻找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更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观察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同时排除合并有其他类型胃部疾病者, 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近期服用过与本研究内药物作用类似的药物者, 对本研究内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 无法完成本次研究者。将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联合组患者中, 男24例, 女21例;年龄22~73岁, 平均年龄(45.2±9.5)岁;病程2~17年, 平均病程(10.2±

3.0)年。对照组患者中, 男22例, 女23例;年龄24~75岁, 平均年龄(45.4±10.2)岁;病程1~18年, 平均病程(10.4±

3.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空腹状态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5555), 20 mg/次, 早晚各1次。联合组患者给予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于饭后口服替普瑞酮[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656], 50 mg/次, 3次/d;奥美拉唑用法用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T淋巴细胞主要包括CD3+、CD4+、CD8+水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皮疹、恶心呕吐、腹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外周血液中CD3+、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联合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腹泻1例、皮疹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发热1例;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9%略高于对照组的4.4%,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714, P>0.05)。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为消化科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大部分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引起。目前, 临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防治:①消除病因:嘱咐患者戒除烟酒, 减少盐分、糖分的摄入, 同时停止服用刺激胃黏膜类药物;②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修复剂及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奥拉美唑属于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可浓集于酸性环境中, 当口服至患者胃内后, 可特异性地分布在患者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内, 从而对胃酸分泌进行有效抑制, 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 但单纯应用奥拉美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远期疗效不太理想。替普瑞酮属于一种胃黏膜保护剂, 其具有一定抗溃疡作用, 当药物入胃内后, 可有效促进胃黏膜上皮形成, 减轻胃酸对于胃黏膜产生的刺激性作用, 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2]。据吴冀川等[3]的研究表明, 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此结论在本研究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本研究结果中,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 P<0.05)。结果表明联合应用替普瑞酮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要优于单用奥美拉唑。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在于奥美拉唑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替普瑞酮则可在其中发挥催化作用, 从而更有效地促使葡萄糖合成酶对葡萄糖胺的快速分解, 进而保持胃黏膜生物结构的正常化, 充分保护了患者的胃黏膜[4-8]。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治疗后, 两组患者外周血液中CD3+、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联合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分别为(62.4±

3.8)%、(32.2±2.4)%,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2±3.5)%、(30.5±2.1)%, CD8+水平为(25.6±3.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2.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果表明,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力增强幅度相对更大, 不仅体现了患者免疫系统趋向平衡, 同时也提示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另外, 本研究还发现,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 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 安全性较高, 可有效提高患者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梅花, 李梅, 乌吉木, 等. 优日勒-13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T淋巴细胞的影响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 17(15):1641-1644.

[2] 楼晓军, 沈灵娜, 陈洁, 等. 小柴胡汤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胃黏膜COX-2表达的影响. 中药材, 2016, 39(12):2891-2893.

[3] 吴冀川, 龙恩武, 陈子洋, 等. 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四川医学, 2014, 35(3):331-333.

[4] 申杨, 闫波, 唐国华, 等. 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CD3+、CD4+及CD8+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7, 28(21):3449-3451.

[5] 许秋仁. 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24):64-65.

[6] 郑琴琴, 梁丽娟. 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14):126-127.

[7] 苏守刚. 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2(3):33.

[8] 曾丽宁. 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医药前沿, 2014, 36(21):112-113.

[收稿日期:2019-01-02]

猜你喜欢
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致癌?还能用吗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急性胃炎采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观察及评价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奥美拉唑的一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