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2019-07-16 01:03王博雅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三农城乡城镇化

文/王博雅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前不久,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本目的是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也意味着,当前在我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有现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又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从城乡关系层面看,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乡村。不少人认为,只要城镇化搞好了,大量农民进城了,“三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一定要认识到,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不能以农业萎缩、乡村凋敝为代价,城镇和乡村是互促共进、共生共存的。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确实很华丽很繁荣,但不少乡村与欧洲、日本、美国等相比差距还很大。如果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也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四化”是叠加发展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的地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问题。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头重头在“三农”,必须向农村全面发展聚焦发力,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必须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美丽中国的底色。

城乡融合发展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大动力。新的增长点在哪儿?就在我们身边。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但差距也是潜力。从农村看,农村住房条件普遍改善,很多地方盖起了漂亮的小楼,但污水垃圾遍地,道路泥泞不堪,公共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农村。从城市看,高楼林立,大广场、宽马路气势恢宏,但设施老旧落后,城市管理不足,地下设施老化,棚户区、城中村大量存在,都需更新改造。总之,这些潜在的需求如果能激发出来并拉动供给,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城乡融合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从农民看,不管城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农村人口还会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也还有4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要牢记亿万农民对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猜你喜欢
三农城乡城镇化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