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天麻钩藤饮对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9-07-16 02:23焦富英韩冰凌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钩藤半胱氨酸内皮

张 东,焦富英,韩冰凌,于 乐,刘 桑,李 智,吴 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H型高血压系指同型半胱氨酸(Hcy)增高的原发性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可诱发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脂质产生过氧化反应,增强血小板黏附性,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脑梗死发病风险[1-2]。现代医学通过药物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致病因素,无法降低其加重脑梗死的风险[3-4]。中医学治疗本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阐述本病属中医学“中风”“头痛”“眩晕”等疾病范畴。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面临压力较大,使得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煎灼阴津,致使肝阴不足。风性轻扬开泄,肝阳上亢,扰乱清窍,发为本病。故本次研究采用针刺联合天麻钩藤饮的治疗方案对肝阳上亢证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试验探究,观察其对患者血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现就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阳上亢型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6.8±18.9)岁,平均病程(17.37±4.43)月,冠心病者26例,血脂异常10例,糖尿病8例,高尿酸血症6例;治疗组男性3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5±19.2)岁,平均病程(17.85±4.21)月,冠心病者20例,血脂异常16例,糖尿病6例,高尿酸血症8例。两组患者各项基本临床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高血压联盟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6]共拟:脑梗死诊断需经临床影像学检查证实,临床检测提示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值超过15 μmol/L者;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7]:肝阳上亢证:症见偏身瘫痪、口眼歪斜、言语困难、感觉障碍、头胀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耳鸣、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③年龄45~75岁之间者;④所有入选者性别、民族不限;⑤对试验涉及药物不过敏者;⑥对针刺不晕针者;⑦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良好者;⑧自愿参与实验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降低血压、抗凝抗脂、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及营养供应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非洛地平(生产厂家:上虞京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03557)口服,5 mg/次,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天麻钩藤饮的治疗方案,针刺选用毫针(规格:0.25 mm×40 mm;生产厂家:臻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针灸处方以通调督脉、滋阴潜阳、定眩降压为治疗原则,选取内关、风池、合谷、太冲、三阴交、太溪穴及百会透刺前顶穴。操作方法:进行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其中风池穴针尖向同侧鼻尖方向斜刺15~25 mm,得气后施捻转泻法,每次行针3 min,留针20 min;合谷、太冲穴采用提插泻法,内关、三阴交、太溪穴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行针3 min/穴,留针30 min/穴;百会透刺前顶穴选用毫针(规格:0.25 mm×25 mm;生产厂家:南昌华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沿头皮平刺,方向由百会穴向前顶穴透刺,刺入40~50 mm,得气后采用捻转法行针,针柄做前后交替旋转捻动,指力均匀,角度为180°~360°,行针频率200 r/min。天麻钩藤饮组方如下:天麻9 g,钩藤(后下)12 g,石决明(先煎)18 g,栀子、黄芩各9 g,川牛膝12 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各9 g,茯神15 g,以上诸药以水1 000 mL煎煮至300 mL,温水送服,100 mL/次,3次/日。煎煮操作由我院煎药室完成,中药饮片由安徽亳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提供,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4 观测指标

1.4.1 血压改善情况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计数压,测量前嘱患者休息5 min,采取端坐位或平卧位。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患者右上肢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3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4.2 血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改善情况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嘱患者检测前12 h禁食,次日清晨进行空腹静脉血采集4 mL,缓慢注入无菌试管内,送至检验室检测,检测操作由我院检验室人员谨遵要求完成。

1.4.3 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 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结果,主要观测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水平。嘱患者于检测前12 h禁食,次日清晨进行空腹静脉血采集4 mL,缓慢注入无菌试管内,送至检验室检测,检测操作由我院检验室人员谨遵要求完成。

1.5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显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70%,血压控制稳定;有效:30%≤临床症状积分降低<70%,血压得以轻微控制;无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30%,血压无改善或加重。

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值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压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3。

组别例数时间全血高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粘度(mPa's)血浆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同型半胱氨酸μmol/L治疗组50治疗前7.41±1.0312.82±1.711.89±0.144.22±0.6225.13±5.38治疗后6.54±0.91#△9.92±1.41#△1.61±0.12#△3.64±0.73#△9.33±4.95#△对照组50治疗前7.40±1.0912.79±1.691.87±0.154.21±0.6026.32±5.63治疗后6.95±0.96#11.96±1.51#1.72±0.14#3.95±0.67#14.15±5.3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NO水平升高、ET-1和OX-LDL水平下降,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NO、ET-1、OX-LDL改善更明显,说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中无“H型高血压”或“脑梗死”这一病名,依据其症状及体征将其归属于“中风”“眩晕”“头痛”等范畴,临床以肝阳上亢证多见[9-12]。本次研究采用针刺联合天麻钩藤饮的干预方案对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探究,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内关穴乃手厥阴心包经之腧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脑梗死、高血压、眩晕等疾病[13-14];风池穴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针刺风池穴可起到调控血压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其异常兴奋状态,从而调节神经体液循环系统,降低血压[15]。风池穴邻近延髓下段、颈髓及枕骨大孔,这也决定了风池穴的针刺角度及方向与其治疗疾病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6]。当采用向同侧鼻尖方向斜刺15~25 mm的操作时,针刺作用可抑制同侧交感神经兴奋状态,扩张周围小动脉,有效降低血压。加之针感可向同侧头顶、颞部或前额眼眶部扩散,改善患者头晕、头胀、眼部不适感等临床表现;合谷穴具有属阳主表、取清走衰之性,具有宣泄气中之热、宣通血中之瘀的疗效,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脑梗死等疾病;太冲穴具有降逆平冲、活血化瘀之功效,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意义;三阴交具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的功效,针对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肢体偏枯、头晕头疼、失眠烦躁等病理表现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位于巅顶,入络于脑,系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前顶”同样作为督脉主穴,两穴配伍使用起到了一穴带多穴的整合作用,共奏通调督脉、调和阴阳、定眩降压、宁心安神之功。研究表明百会透刺前顶可显著降低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差和PPI,可持续、平稳、有效地降低24 h血压,亦可调节血NO、内皮素ET-1、OX-LDL含量,稳定患者血压水平[17]。太溪穴位归属于肾经,具有疏通肝木、滋养肾水之功效,能够滋助肾经气血之本源,同时肝肾之间存在“乙癸同源”的脏腑联系,当肝阳上亢失于制约日久必会耗伤肝肾之阴,故针刺太溪穴可起到滋阴潜阳、清解虚热的作用。本研究表明针刺太溪穴可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改善患者血NO、内皮素ET-1、OX-LDL含量,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取其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之功效,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所诱发的血液凝、聚、粘、浓现象,降低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堵塞、破裂的风险,同时又可实现清热三焦火热,降低头部气血热盛的功效[18-20]。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联合天麻钩藤饮可改善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本方案既汲取了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又避免了临床诊疗分割患者病、证之间联系的局面,主要选取百会透刺前顶通调督脉,三阴交、太溪滋阴潜阳,以定眩降压为治疗方法,联合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实现针药并举,颇具特色,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钩藤半胱氨酸内皮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华钩藤研究综述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