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镇康传统歌舞“阿数瑟”

2019-07-16 04:27普红雪
北方音乐 2019年6期

【摘要】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当地流行一种传统歌舞“阿数瑟”。镇康传统歌舞“阿数瑟”作为一种打歌歌舞形式的音乐已经融入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音乐来源于生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了对镇康“阿数瑟”起到宣传与保护的作用,本文介绍和介绍了镇康“阿数瑟”的背景,“阿数瑟”的歌曲类型、舞蹈类型以及“阿数瑟”的模式,结合相关文章和作品,梳理了镇康“阿数瑟”的歌曲和舞蹈,完善了对镇康“阿数瑟”歌舞的研究。

【关键词】镇康;传统歌舞;阿数瑟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现代,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转变,外来音乐元素已经入侵,民族民间传统歌舞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很多民族民间歌舞表演都面临着流失和失去传承的危险。镇康县的“阿数瑟”作为一种地方歌舞,形式丰富,融入生活,通过打歌的形式呈现出地方原生态音乐。研究镇康县的“阿数瑟”,梳理和分类镇康县“阿数瑟”的音乐和舞曲,发掘镇康县城的“阿数瑟”,研究镇康县的“阿数瑟”独特的民间文化和歌唱技巧,从而领略镇康“阿数瑟”其中所蕴含的美,并从传统的歌舞文化中,发掘“阿数瑟”的音乐文化。珍贵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成为振兴民族文化、增强镇康“啊数瑟”审美情趣的丰富和提高其教育资源的主要方式,让大家与更多的人们了解与欣赏镇康“阿数瑟”的特殊音乐魅力。

一、传统歌舞“阿数瑟”的介绍

(一)“阿数瑟”的背景介绍

“阿数瑟”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特有的地方传统民间音乐形式,是用以音乐和唱跳相融合的特殊表现手法,一般都会配以三弦为乐器演奏。演奏镇康“阿数瑟”的歌手在弹奏的同时,会配合其独特的舞步,边唱边跳,十分有音乐感染力。在当地的各种庆典活动中,包括婚、丧、嫁娶和休闲生活中广泛应用,是镇康县特有的一种音乐文化现象,不仅仅在镇康境内,邻近的云县以及缅甸果敢地区的华人生活区中,也有广泛流传。镇康“阿数瑟”来源于现实生活,男女老少都唱,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内容各式各样,曲调丰富多样。演唱形式大多都是以原生态唱法为主,演唱内容有历史、生活故事、宗教故事、自然科学、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等数不胜数的内容,是一种以“打歌”艺术形式流传的地方传统歌舞。

目前,现有少部分学者对镇康“阿数瑟”进行研究,其中大部分学者以文化现象与影响方面为研究的主要目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其中的文化现象,促进和传播镇康的“阿数瑟”文化,描述镇康县“阿数瑟”传统歌舞的现状和艺术价值,介绍镇康“阿数瑟”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我认为,对于研究镇康县的“阿数瑟”的歌舞传统音乐现象,除了多加以宣传和保护,还可以进一步整理归纳其中的演唱细节,对音乐曲调种类加以分析研究,使这音乐资源可以应用于舞台表演,教育文化推广和文化旅游资源。

(二)“阿数瑟”的地理位置

镇康县是云南偏远地方的小县城,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处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特区唇齿相依,是古代为西南丝绸之路支道。西汉时期,它为哀牢国度,归永昌郡属的哀牢县,纳入中央郡县管理。三国时期的汉魏时期,诸葛孔明在南征后调整了哀牢县,而后,哀牢县又回永昌县管辖的永寿县;隋唐时期属濮部地,唐朝南诏时期属永昌节度的拓南城;宋朝大理国时就有镇康城的记载。

镇康县自从秦汉时期就是闵濮民族之乡。镇康县是孟高棉语族、佤族、德昂族支族为最初的原始土著居民,而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因躲避战火、矿业发展、农耕、种植罂粟、经商创业等,先后从广州、湖南、江西、南京、贵州等各地缓缓迁入,先代带动后代,如今镇康县已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佤族、苗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彝族、布朗族等二十三个少数民族大杂居的边疆县城,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七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33%。人民民众世世代代在此居住,文化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特色民族文化,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居住内地汉族开始大批迁入,当地受大批汉族影响,使中原内地文化逐渐成为镇康地域文化的主体,结合其他民族的文化。清朝光绪年间,光绪皇帝在北京和英国签署了《中缅条约协议》,将与镇康县山水相连的缅甸果敢特区划给了英国,成为了英国殖民地,由于镇康县毗邻缅甸果敢特区,镇康县的文化开始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镇康县受到国家政府扶持,成为了云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镇康当地形成的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汇集于此。文化经过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彼此吸收,互相借鉴,从而形成了镇康县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丰富性、镇康县就是我故乡,是我深深依恋的母亲,她有历史上的铜鼓文化存在,有着古墓碑文化存在,有着旧石器文化,有着新石器文化,有着刀文化,有着她那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間文化,在近现代时期,也拥有着美丽的海洋文化以及旅游文化等,这些丰厚的的文化资源,都是绽放在祖国西南边陲一朵朵瑰丽的珍宝,都在等待着各类文化的深度挖掘,打造精品,世代传承。

(三)“阿数瑟”的由来

镇康“阿数瑟”源于当地居民普通日常生活的艺术民歌,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融合形成的特色的“打歌”艺术文化,“阿数瑟”是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从而形成的多元复合文化。镇康“阿数瑟”的形成是通过当地居民口述相传的民歌故事,通过打歌的形式呈现出地方的原生态音乐。当地居民通过镇康“阿数瑟”的形式,将自己生活中的历史故事、生活故事、生活习惯以及哲学、宗教、民族学、文学、社会学、美学、自然科学等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现出来。镇康“阿数瑟”结合说、唱、舞等表演方式,曲调格律自然,主要乐器是三弦,辅之以关系笛子。由于贞康的“阿数瑟”表现贴近生活,融入生活,“阿数瑟”的表演根本不需要绚丽的舞台灯光,可以不受地域地形的限制,参加的人数也随心所欲,可以大规模参与,也可以由单人完成,表演的人群可多可少,唱词、唱腔、唱调和打歌的方式多种多样,即使不同的村庄也有不同的歌词、吟唱和唱歌。人们可根据现场临时作歌,也可以随机改变歌词。在人们吃完晚饭后的闲暇之余,当地的居民通常会聚在一起,通过“阿数瑟”的音乐方式来进行生活娱乐。在节日庆典以及婚嫁、丧葬、搬迁、生子等重大日子,也会通过镇康“阿数瑟”这样特殊的音乐方式进行纪念与表达。在远久的过去,人们文化水平不高的时候,老一辈的先祖们常常用镇康“啊数瑟”来教育自己的儿女和孙辈,小辈们从歌曲中受到教育,生动活灵活现的歌曲超过一套空洞乏味的说教,让子女通过学习镇康“阿数瑟”从中懂得生活道理与道德伦理。随着时间不断地变迁镇康县传统歌舞“阿数瑟”文化在不断地推广,镇康“阿数瑟”也从中受益,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功能。比如,镇康县的人们发现,可以通过镇康“阿数瑟”的打歌方式,把政府的宣传政策变成当地人民喜欢的娱乐形式,镇康县“阿数瑟”的传统歌舞音乐魅力极大,它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追求,所以,镇康“阿数瑟”被当地各族人民喜爱,并以口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

(四)“阿数瑟”的现状

在当代,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转换,国外各种音乐元素入侵,民族民间传统歌舞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年轻一代受到西方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少有学习镇康“阿数瑟”的年轻人。“阿数瑟”正在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镇康县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和支持,正在着力打造镇康“阿数瑟”独特的音乐文化品牌。在村村寨寨组织打歌队,全县通过广播、电视以及举办活动或者举办比赛的方式来宣传镇康“阿数瑟”。在宣传与保护镇康“阿数瑟”的同时,也培养和锻造了一批传承镇康“阿数瑟”文化的继承人,全县处处是歌声,也有很多传承“阿数瑟”的艺人。到处可以看到爱好镇康“阿数瑟”歌唱者的身影,为传承和发展边地民族民间传统歌舞,镇康“阿数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阿数瑟”的作用。

二、歌舞形式及种类

(一)“阿数瑟”打歌概括以及打歌调的介绍

镇康“阿数瑟”打歌是流行于镇康汉族、彝族、傈僳族等民族的一种民间歌舞,“阿数瑟”音乐艺术形式符合当地群众的审美,能与当地人民群众的艺术追求高度契合,在这特殊的音乐文化中,当地男女群众都可以参与。由于镇康“阿数瑟”不受人员数量的限制,多少人数都可以参加,所以说“阿数瑟”其实是一种大众类型的歌舞,它的内容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形形色色的人民群众。“看见梅子嘴巴酸,不得打歌脚跟痒”,从此可见当地的人民群众对镇康“阿数瑟”以及融入人民生活的打歌形式的依恋与喜欢。

镇康县传统歌舞“阿数瑟”的打歌音乐,一般需要有三弦和芦笙,笛子伴奏,其中,芦笙和笛子演奏者在其中边奏边舞,而三弦演奏者也会边弹、边唱、边舞。参与人员少的特殊情况下只需要有一把三弦就可以完成“阿数瑟”的表演,少数人便可打歌。因此,舞蹈种类上又称为弦子舞,打歌时形成的曲调也叫打歌调。大部分情况之下,女人们和男人们互作“对子”,一人领唱,众人同合,唱词多数为作对子的演唱者即兴发挥创作,可以唱“小曲”(音乐曲牌名)可以盘“古本”(文学载体),不过能唱小曲的演唱者人数稀少,小曲需要演唱者个人能力出众,而相比起盘“古本”来说相对轻松,且“盘”古本相对规范,还可以按照所弹奏的音乐,众人同唱弦调。而打歌调又被称为“弦调”。在“阿数瑟”的音乐演奏中“弦调”一般分为硬调,软调以及三合弦这三种调。硬调定弦为663,软调定弦为626,三和弦定调为563。而镇康“阿数瑟”传统歌舞中的舞蹈音乐种类分,分为穿花歌、跳跳歌、直歌以及倒着歌等,直歌的弦调音为十六拍,而倒折歌、穿花歌的弦调音乐一般为二十拍或二十四拍,从内容分,又可分为“相会歌”“朝贺歌”“撤行歌”“悠场歌”等。

1.叙事歌

叙事歌大多作为三弦弹唱或说唱流传,能唱者相对较少,一个地方也只有个别歌手,或一人能演唱。在流传中,同一歌名在不同的地域里会有不同的唱法。传唱内容各式各样,有历史故事、风物人文、自然变化、哲学道理等。个人能力较强的歌手才能完成叙述歌弹唱。

2.情歌

在民间俗称“山歌”。在传统民歌中,情歌流传最多、最好、最久,情歌在演唱中,人们按习惯分为“相会山歌”“勾挂(或‘砌花台‘诉苦情)山歌”和“拆离山歌”。而按音乐曲牌,唱腔或唱板又分为“大过山”“小半声”等。无论什么内容,都可以用“大过山”或“小半声”演唱。

(二)“阿数瑟”的歌唱与种类

1.弦调

此类歌曲一般演唱形式十分灵活,歌唱内容十分丰富,一般都为简短的小歌曲,单乐句反复变换。速度和节拍比较固定。有固定定弦,具有说唱性质。多以四二拍为主,平均以八分音符为节奏。其中会少量辅以前十六后八的节奏,调式多为羽调式。歌唱时气息简短而有力,发声状态自然,为原生态唱法。硬调定弦为663。

2.叙事歌

此类歌曲一般为软调,是抒情歌曲,歌曲娓娓动听,一般是在打歌中途休息或者深夜演唱的曲子,歌唱时可以稍带哼鸣,演唱者既可以表达情感,又可以不耗费较多体力来演唱。歌曲一般由女声演唱,独唱带领齐唱。发声位置靠前,音量轻柔,此调一般音域较窄,曲调休闲舒适,轻盈柔和,多为羽调式。多以四二拍为主。软调固定弦为626。

3.情歌

情歌在“阿数瑟”中数量众多,最有特色。曲调多种多样,调式也多种多样,演唱形式丰富,有双人即兴对唱形式,也有多人即兴对唱,其中也包括固定唱词。情歌曲调有硬调、软调、三合调等,演唱形式也有单人演唱。调式变化丰富,歌词也相对与变化较多,歌词小节不再单一重复。演唱技巧各式各样,有的发声尖锐高亢,以表达激烈的情感变化;有的节奏变化稳定,演唱时气息沉长悠远,仿佛在缓缓表达自己的心意;还有的演唱如同耳边细语,节奏欢快愉悦,以此来表达愉悦的心情。歌词多是男女互相表达思慕之情,或者单方追求者表达的爱慕心意,其中会借以自然拟人,或者借助自然来表达心情,充满了趣味。在特殊的丢包节日中或在喜宴上,前半夜的打歌,情歌是唱的最多的歌曲。

(三)“阿数瑟”舞蹈种类的介绍

“阿数瑟”是歌舞相结合的打歌音乐形式,因此,舞蹈舞步也相对于多样化。无论是舞蹈还是歌曲,都是来源于生活。“阿数瑟”因在边陲地域发展,其舞蹈舞步大多是摹仿农耕、自然、动物以及生活形態进行艺术加工的。

大体舞步种类有二面翻、甩手歌、栽秧歌、三摆手、倒折歌、丰收歌、串山小狗、黄鼠狼望蜂子等舞步类型,其中运用最多的是两面翻,跟随三弦的跳两步,挑腿翻过身,又跳两步,再挑腿翻身,然后重复以上动作。“阿数瑟”可以通宵达旦地进行一整晚的歌舞表演。上半夜的舞步大多是统一的舞步,节奏感稳定强烈。由弹奏者领头,围绕着篝火转圈唱跳。后续多人加入,跟随着领头者的舞步,有序地排成行进行歌舞唱跳。后半夜因为人数没有前半夜多,所以后半夜的舞步相对于前半夜更加自由洒脱,使用的舞步种类也更加广泛。后半夜领头演奏舞者所使用的舞步大多是悠闲缓慢,以便保持体力完成整场“阿数瑟”的表演。

三、“阿数瑟”的推广及研究意义

(一)“阿数瑟”的文化价值

镇康县的“阿数瑟”是镇康独特的生态传统和歌舞,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康“阿数瑟”其中很多的调子堪称经典,只是因为城市地理与经济发展原因,传播途径较少,还未被外界所了解与接受。早年时期,当地各族居民因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无法使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和历史。而通过镇康“阿数瑟”的歌舞与歌曲,能够充满趣味地传承下自己的民族传统和历史,也通过镇康“阿数瑟”记录下曾经前人所观察到的风物趣谈。 在没有文献记载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人们能更多地了解到那时镇康的人物风情、历史发展。镇康“阿数瑟”记录下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男女情爱,历史发展,甚至人身哲理,其内容的丰富与多样性,让现今的人依然叹为观止。

镇康“阿数瑟”,用最贴近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的语言、最生动可爱的比喻,创造出整卷整卷令人深陷其中的美景画卷,让人沉迷不能自拔,而“阿数瑟”苍凉悠远,热情奔放,柔肠百转,镇康“阿数瑟”深深弹拨着人民群众的心弦,镇康“阿数瑟”让大家身心融于其中,镇康“阿数瑟”让大家情不自禁随声唱和、随歌舞蹈。镇康“阿数瑟”柔美的一曲一调,一字一腔,随着歌者在自由的精神世界欢唱,大家获得精神安慰和美妙的审美愉悦后,还在激发着听众爱与善良的美好品质,去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

镇康县的“阿数瑟”已经成为镇康县城人民生活幸福快乐的真实写照,也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镇康“啊数瑟”是镇康文化的“活化石”。这是一部生动的史诗,记载了镇康社会的历史发展,是民俗文化日益成长的常青树。从悠远长久茶马古道故事开始一直到民国末期的历史故事,再到镇康县解放,新镇康县城搬迁以及中国和缅甸友好的社会历史与故事,都可以从镇康的“ 啊数瑟”的歌词中找到、生动的对应记录。

在这个镇康的地方,小小的县城里的22个少数民共同进行“阿数瑟”的传唱、傣、德、德、布朗、苗、苗、苗等少数民族22个少数民族将镇康县的“阿数瑟”作为共同传唱的行走中的语言,并且各行各业的人们也都会随口传唱出“阿数瑟”,他们也许是学生,也许是工作职员,也许是艺术家,也许是老师。而如今,镇康的“阿数瑟”已经成为镇康县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学校、工厂企业文化中相互融合的一部分,作为镇康县常用的行走的音乐艺术,镇康“阿数瑟”的艺术价值、生活价值,已经涉猎于人民生活中,成为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二)“阿数瑟”的音乐价值

镇康“阿数瑟”在曲调方面的内容,几乎涵盖了镇康当地居民的方方面面。曲调变化多样,种类细分数不胜数,镇康“阿数瑟”作为本土的原生态发展的传统的歌舞,在当今受到国外音乐的影响,镇康的“啊数瑟”正面临着来自外国音乐的严重冲击,逐渐失去了他的生活土壤。镇康“阿数瑟”的音乐是独特的,镇康“阿数瑟”的音阶越简单,说明时代离我们越久远。镇康“阿数瑟”的音乐魅力在于当地独特的民间音乐。所有的音乐发展都是从简单的音节演变到丰富复杂的曲目的,而镇康“阿数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融合着生活,曲调曲式也越来越越复杂多变。享受镇康的“阿数瑟”音乐之美,让镇康“阿数瑟”得到更多的宣传和发展,可以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歌舞的繁荣发展,出现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研究整理镇康“阿数瑟”可以进一步用于舞台表演、音乐教育学习。剔除糟粕,吸收精华,能够帮助镇康“阿数瑟”让更多的人接受与喜爱,感受其音乐魅力。当你到达镇康以后,善良的镇康人民用自己最热情的水酒、最催情的音乐“阿数瑟”来欢迎你。“阿数瑟”的音乐一定是热烈而欢快的、富含着深情厚谊的,你会沉醉在“阿数瑟”的音乐海洋中。

镇康“阿数瑟”作为当地的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结合着现代的所学知识,有潜力能够开创出一片新的特色音乐文化。在镇康县政府的努力之下,为了使镇康传统歌舞“啊数瑟”的打歌调绽放出不一样的特色光芒,镇康县的音乐艺术家舍弃糟粕、取其精华,对“阿数瑟”的打歌歌曲《啊妈小儿悄悄睡》改編成新的大型舞蹈音乐剧《娃娃娘》,镇康“阿数瑟”的改编创作包括了傣族、佤族、傈僳族、布朗族、德昂族、彝族、汉族在内的打歌调与打歌舞蹈形式,创新出了新的“阿数瑟”音乐歌舞剧。

(三)“阿数瑟”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

镇康“阿数瑟”开展的文化活动、经济商贸活动,在把镇康县城一步一步推进音乐的艺术海洋,镇康县通过“阿数瑟”展现出一个新的边交商贸平台,展示出当地居民的团结发展,繁荣安定,商业经济飞速提升。

镇康县通过“阿数瑟”的歌舞音乐平台,在南伞镇边交会将会成为推进次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桥梁纽带与重要平台,镇康县会成为国内外企业和各界朋友扩大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从而使镇康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临沧、镇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地人民也会以良好的经济受益,过上更好的生活。

镇康“阿数瑟”不仅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培育和发展了民族民间文化产业,而且繁荣了农村文化市场,从此产生了乐民、育民、惠民效应,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镇康县毗邻的缅北果敢地区居民几乎全部是华人与华裔,境内外居民种族同源同根,风俗习惯、语言口音、文化十分相似,两国边民世代友好亲密往来,中缅华人同胞情谊源远流长,打歌唱“阿数瑟”是双边民间友好交往联谊活动最常见、最受欢迎的方式。千百年来,中缅的镇康边民共同传承弘扬着镇康县“阿数瑟”的歌舞文化,共叙互相的深情,中缅边境人民源远流长的“阿数瑟”文化和友谊,使镇康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国际打歌城”。

参考文献

[1]李开义,刘流,肖志雄.边地镇康唱响“阿数瑟”(下篇)[J].云南日报,2011(10).

[2]普红雪,李晓娟.跨国文化镇康“阿数瑟”民间传统歌舞研究与构想[J].当代音乐,2017(14).

[3]罗鸿敏.以镇康的“阿数瑟”打歌为例——浅谈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J].戏剧之家,2016(18).

[4]段建淑.浅谈云南民族音乐的奇葩——“打歌”[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5]李晓梅.云县彝族打歌唱调的主要特征和重要价值[J].民族音乐,2016(4).

[6]高凡然.云南峨山彝族打歌音乐研究[J].民族音乐, 2011(1).

[7]顾建豪.李金亮 南诏故里的彝族打歌[J].云南档案, 2017(5).

[8]普秀萍.响彻边陲的“阿数瑟”[J].致富天地,2014(4).